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中式自信英語網絡走紅國內學子自嘲諷刺

2013/3/31 10:37:25

記憶中從小開始學習英語,死記硬背,更為搞笑的是批注上中文發音,不知被英語老師糾正了多少遍才改正過來。這種中文音標是班上大多數同學都采用的學習英語的快速技巧,年紀小不知道為以后的正宗英語的學習埋下了禍根。

 

當時英語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能聽懂能看懂能筆試就是學習英語的目的,考試成績是衡量英語學習的唯一手段。但是我們叫啞巴英語,雖然詞匯量、語法都過關,但是口語很拗口,我們很少練習口語,開口說英語感覺很不好意思。

 

近來一段視頻曝光,才知道中國式英語不是我們學校獨有的,而是全部中國特有的。網曝一段央視記者采訪贊比亞發展署總監安德魯的視頻在微博迅速走紅,視頻中男記者操著一口流利的“中國方言式英語”和贊比亞官員對答。這位記者神一般的中式英語發音讓網友紛紛表示“這是要氣死英語老師啊”,“外國友人竟然聽懂了”,“我突然對自己的口語有自信了”,“記者一開口,世界安靜了!”中式英語碉堡了!感覺記者說的英語自己竟然能聽懂,頓時自信了。不過記者同志比自己還自信,訪問官員時候的神態很自信。

 

英語是日常交流的工具,而在中國學習英語是為了讓應付考試,升學職稱等,沒有把英語作為一種工具,是中國的教育制度讓中國英語質量遭到毀滅性打擊。讀書生涯中,痛苦的背單詞、背語法。英語毫無感情,一味的默寫、聽寫。課堂大多時間用來對付啞巴英語,沒機會交流,把自己的所學用在實踐中。害羞是主要原因,沒有學習氣氛。

 

目前,英語納入必須課程,特別是偏遠的農村學校,沒有英語老師,只能讓在校老師去進修,半年速成代課,這樣的老師能帶出什么學生。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不能看那么重,有些群體學了幾十年的英語,根本用不了。語言的發展要有一定的環境和氛圍,多讀多聽是關鍵,互相對話才是學習英語的最高境界。

 

現在2歲的兒童就要開始學習英語,小孩子連自己的母語都還沒開后,竟然要學習英語,中英混雜,把孩子的語言天賦就嚇壞了。語言教育是鼓勵、啟發、探索,讓孩子自己去探求,孩子擁有更多的自主性,開拓孩子的思維模式,讓老師、家長成為孩子的助力者,而不是約束者。中國教育太多填鴨式,硬灌溉孩子接受,小孩子年齡太小,語言思維還不完善,記憶力和表達力都不完整,輸入教育比較容易。但是年齡稍大后,語言思維已經固定,再重新輸入糾正語言費時費力,沒有好的成果。很多家長讓孩子跟外教學習,希望學習語音更純正、更規范、更自然。但是盲目的追求外教,對于一些詞匯量還不足夠大的孩子,因為交流范圍實在太小,效率太低,會使他們在學習之初受到打擊而產生沮喪感,從而影響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應該讓孩子循序漸進的不接受新事物,不能強迫,被動的接受。

 

中式英語在外國友人面前出丑,多讀多背多交流才是硬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