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三位昆杜學子在U-Corp中的成長經歷和收獲。 Q1:這段經歷中,有沒有你最難忘的時刻?又遇到了哪些挑戰? 我們的項目是通過運用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從家庭視角入手,為一號地點盒子(One Place Box)社區設計一個跨時代共居的方案,為出生于不同年代、有著不同成長背景的人們構建一個合適的共同生活社區空間。 令我最難忘的是團隊一同前往泉州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實地考察。在U-Corp的支持下,我們實地探訪了泉州一號地點盒子社區,通過創始人帶領的室內外考察、與主理人和項目導師的交流、與目標用戶的深度訪談,我們近距離接觸到了盒子社區的環境與設計理念,同時洞察了用戶的真正需求與使用體驗。而晚間團隊有機會住宿在盒子社區內,也讓我們由設計者轉變為體驗者,收獲了在盒子社區生活的直觀體驗。 在項目考察之余,團隊的伙伴們也有機會漫步于泉州的街巷,品嘗當地美食的同時領略了這座古老城市的別樣風光。總而言之,前往泉州的實地考察寓教于樂,深入項目洞察的同時也獲得濃厚的跨文化交流體驗,格外難忘。 借由高強度的實地采訪和考察記錄,他們不僅看到了真實的生活場景和“分享空間模型”的現實運用,也借以建構出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經典行為與生活模型,同時總結出不同世代人群的每日作息時間表。在大量的研究和討論之后,他們為一號地點盒子社區提供了“娛樂+學習”的解決方案。通過老少皆宜的一系列娛樂活動,寓教于樂的同時也能夠創造由所有家庭成員所共享的活動經歷,繼而創造一個適用于大多數家庭的未來跨世代社區生活范式。 Q2:你如何在項目中融合不同學科和領域的知識技能? 系統性思維在其中非常重要,它意味著不局限于自己的專業領域,而是將各種技能,例如公開演講、品牌建設、銷售等看作是跨行業通用的能力。即便是在金融、環境或學術等領域工作,這些技能依然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幫助我有效地傳達想法、推廣理念。 我學會了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相互融合,通過實驗和嘗試,找到它們之間的平衡點,甚至設計出創新的項目。這個過程讓我認識到,不必擔心所學專業與所需技能之間的差異,勇于嘗試和錯誤是成長的一部分,也是找到個人發展路徑的關鍵。 我們也要善于從同伴與前輩身上學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專業,而DKU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跨學科交流的環境,因此要有好奇心,多多思考,主動和朋輩師長多交流,思想的碰撞能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靈感,把不同的知識與能力融會貫通。 Q1:在U-Corp項目中,你們面對的主要挑戰是什么?是如何應對的? 我們團隊的客戶是火柴公益,是一家致力于提高中國農村兒童教育公平的非營利組織。我們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增強火柴公益與各利益相關方(包括企業贊助商、非政府組織、志愿者和學校教師及校長)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設計了一個數據庫原型,作為未來微信小程序的模型。這個集中化的平臺旨在簡化操作、增強協作,并為利益相關者提供一個統一的空間來管理數據和互相聯系。通過利用這一平臺,火柴公益能夠更好地協調其項目,提高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度,并最終增強其對農村教育的積極影響。 Q2:對于想參加U-Corp項目和正在參與項目的學生,你有什么建議? 對于正參與類似項目的朋友,我主要有三點建議。 首先,作為團隊領導者,我深刻體會到溝通的重要性。在項目的每個階段,我們通過定期會議來討論項目進展、解決遇到的挑戰、調整策略,并鼓勵團隊成員之間的開放對話。通過這些溝通機制,我們不僅提高了團隊的工作效率,還增強了成員之間的協作和信任,使得項目能夠順利推進并取得預期的成果。在整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傾聽不同的意見,平衡各方需求,并在必要時果斷決策,這些經驗對我今后的職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其次,我鼓勵大家保持好奇心,通過這個機會去探索感興趣、想學習的領域。U-Corp是跨學科學習的寶貴平臺,正如我利用項目機會學習了數據庫的設計與管理,擴展了自己的知識背景和經歷。 最后,我建議大家詳細記錄項目經歷、成就和反思,這對于求職、實習申請和未來的研究生申請來說都是很有用的材料。U-Corp的經歷為我在申請研究生院時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展現了我的團隊合作精神、領導才能以及與所申請專業相匹配的實踐經驗。 Q3:你從U-Corp項目中獲得了哪些個人成長? U-Corp項目不僅是幫助我連接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橋梁,更是一個全面培養個人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平臺。通過這個項目,我大大提升了創新思維和項目管理能力,學會了在團隊合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技巧。與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合作進一步豐富了我的學習經歷,讓我深刻理解了團隊合作和多樣性的重要性。這種跨學科的合作展示了各種專業知識的融合能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通過U-Corp項目,我不僅獲得了寶貴的實踐經驗,還拓寬了視野,為未來的研究生學校和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Q1:在U-Corp項目中,你如何克服了與客戶溝通時的不確定性,確保項目能夠順利進行? 在U-Corp項目初期,面對客戶對公司需求的不明確,我和團隊采取了主動且持續溝通的策略。我們有一位成熟的初級顧問作為領導,他引導我們不斷與客戶進行深入討論,反復詢問他們對于項目的具體需求:“您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實現什么?是改進現有ESG結構,建立實施ESG的框架,還是需要ESG報告?”通過這種“循環提問法”,我們幫助客戶逐步清晰化他們的需求。 同時,我們準備了三個初步方案供客戶選擇,模擬實際工作場景下向領導匯報的方式,讓客戶感受到參與決策的過程,從而確定了項目的方向——制定一個關于如何吸引新客戶的啟動計劃。這一過程鍛煉了我的溝通技巧,也教會了我在不確定情況下如何引導對話,促進了個人成長。因為做這個項目其實是一個雙向商量的過程,與客戶一起共同塑造和成長。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可以激發我的主動性,整體意識,以及理解客戶。 Q2:在項目過程中,如何利用學生身份的優勢,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促進個人能力的提升? 作為U-Corp項目的一員,我們雖然都只是初級員工,但學生身份卻成了我們的一大優勢,而且我認為很幸運。我們充分利用這一點,敢于像學生一樣提問,不害怕顯得不夠專業,因為客戶也理解我們還在學習階段。在準備提案時,我們結合之前的實習經驗,設計了多個方案,不僅限于單一的建議,而是提供了一個選項菜單,讓客戶根據自身情況做出選擇。 此外,我們還親自到訪客戶公司,觀察其運作,與不同層級的員工交流。同樣的,這也與公司背調盡調不一樣,我們是以一種“學習”的視角到訪。這加深了我們對客戶業務的理解,也拓寬了視野。這種特殊的“身份”,一種學生與員工的混合身份,讓我學會了如何快速適應真實市場環境,同時可以循序漸進地增強了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Q3:你認為在U-Corp 項目中,哪些經歷對你個人成長最為關鍵,這些經歷如何影響了你的職業發展? 在U-Corp 項目中,我認為最關鍵的成長經歷主要是學會了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推進項目。通過與客戶不斷的溝通和方案調整,我學會了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如何引導客戶明確需求,這種能力在未來職場中極為寶貴。因為指示不明確,所以其實自己也是在摸索;要一次次寫報告改方案,然后與公司溝通,再調整;一次次來來回回都有點戰戰兢兢地在工作,但最后的收獲則是精雕細琢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解決問題、適應變化和有效溝通的能力,為我后續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三年的校企合作中,學生們的項目成果被廣泛認可,部分成果已被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或計劃在有影響力的媒體上發表。這些寶貴經歷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術履歷與社會實踐經驗,拓寬了他們的創新創業視野。 創新創業辦公室副主任任麗琦博士表示:“我們致力于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人才,U-Corp項目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體現。我們鼓勵每一位昆杜學子都能參與其中,至少有一次機會,能夠融入企業或社會的實際工作,深度體驗行業的需求與挑戰。”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下,U-Corp項目堅信,校企合作的經歷能夠讓學生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并理解行業的運作和挑戰。“我們期待每一位學生都能走出學術的象牙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他們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他們拓寬知識視野、提升綜合素質的寶貴機會。” 昆山杜克大學創新創業中心(DKU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itiative,簡稱DKU InE)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實踐平臺和資源中心。我們堅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項目制學習理念,啟發學生探索真實世界,并幫助同學們將創新的想法轉化為有意義、有影響力的實際行動。
2025屆本科生
2024屆本科畢業
2024屆本科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