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4年考生減少135萬?茖σ恍┛忌褯]吸引力
“適齡人口持續減少,招生計劃不斷增加,一增一減讓身處高等教育鏈條末端的專科院校率先感受到了招生難。”中原工學院招生工作處處長苗振青說。
2008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50萬人,此后開始逐年減少,今年降到915萬,4年少了135萬。
從2010年至今,我省考生減少近15萬,招生計劃增加了9萬多,錄取率逐年提高,今年達到76%。
在上大學變得越來越容易后,考生和家長的需求也開始變化,從“有大學上”向“上好大學”轉變。
“?茖σ恍┛忌咽チ宋Α”招生老師劉華說,上不了本科的學生會復讀,分數稍低的考生去打工了。
有家長曾給她算過一筆賬,上民辦“專二”院校,學費每年8000元,加上各項開支一年要1.5萬元,三年就是4.5萬元。
在家長看來,這樣的投入有點不劃算,如今大學已“貶值”,畢業后難找工作還得去打工,既然這樣還不如趁早去打工。
生源減少已是趨勢,在這種背景下還有些考生“用腳投票”選擇到國外上學。根據統計,這幾年,我國出國留學的人數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
危機
未來幾年可能有高校撐不下去
生源減少已是大勢,2008年是個拐點,此后開始逐年下降。
中國招生代理網配圖
中原工學院招生工作處處長苗振青從事招生工作多年,今年他明顯察覺到了生源減少對高校的沖擊。
在他看來,生源減少,受沖擊最大的是一些新的高職高專院校及收費較高的專業,尤其是實力不強、特色不突出的民辦院校。
“對于公辦高職院校來說,盡管也會面臨生源問題,但背后有政府‘撐腰’,民辦高職院校則完全靠生源來維持運轉,沒生源也就意味著破產。”我省一職業院校劉校長說。
之前,曾有專家預言,生源減少,未來10年間我國部分高校將面臨破產關門的危機。在劉校長看來,如果這種趨勢延續下去,可能用不了10年,就會有高校撐不下去。
“生源減少,競爭加劇,高職高專院校重新洗牌,甚至出現倒閉,不是危言聳聽。”苗振青說,對民辦院校來說,生源減少就意味著學費收入的減少,這將使他們面臨生存危機。
建議
建立辦學預警機制
當前,生源減少,已給高校敲響了警鐘。
高職院校為什么招不滿學生?
鄭州一高校的招生負責人說,生源減少是一方面,教育質量也是一方面。當前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尤其是一些民辦?圃盒,專業設置重復,沒特色,難吸引生源。
對于這個問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曾表示,如果大學沒良好的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來保證培養質量,文憑的價值就會降低,社會不會認可。
“生源減少未必全是壞事,另一方面它會倒逼高校改革。”苗振青說,院校應更注重特色打造與市場需求,同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招生計劃和專業。
無論最終危機會不會到來,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應該不算壞事。
有專家建議,政府加大職業教育投入的同時,應建立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高職院校的辦學預警機制,完善民辦高校重組和退出機制,確保高等教育健康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