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
音樂表演專業介紹(省級品牌專業)、舞蹈類、播音與主持類專業介紹
音樂表演專業組建于2005年,目前分為聲樂、器樂、鋼琴和流行音樂演藝四個方向,是省級特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較強的音樂表演能力(吹、拉、彈、唱、跳)和一定的音樂節目編排、創作能力,熟悉社會基層演藝市場,能勝任社會基層文藝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音樂鑒賞、中外音樂簡史、合唱與指揮、和聲、聲樂、鋼琴、即興伴奏、流行舞、舞蹈與編排、器樂、文藝活動策劃、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和專業課程。
音樂教育專業(初等教育音樂方向)是我院傳統專業之一,我們堅持“一專多能”(一專指:精通一門專業技能。多能指:能唱、能彈、能跳綜合發展)的培養路線,注重學生的德育滲透、職業素質以及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基本理論,具備較強的音樂表演技能(吹、拉、彈、唱、跳)和一定的文藝活動組織和編排能力, 能勝任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和社會基層藝術培訓機構的高端技能型音樂教育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音樂鑒賞、中外音樂簡史、合唱與指揮、和聲、聲樂、鋼琴、即興伴奏、民族舞、舞蹈與編排、器樂、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課程。
合作企業:浙江曉雯音樂教育集團 湖北陸軍預備役國防文工團、廈門天盟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天翔世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阿丁秀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明星演藝有限公司 黑龍江瑞維文化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青島市民族藝術劇院 東莞太子酒店 湖北省影視藝術中心
專業特色:
三方聯動,學演結合:與企業聯合組建藝術文化傳播公司,共同承擔演出活動,促進本專業建設、學生的能力提升和企業的發展,實現校企共建、共育、共管、共享、共贏。
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立足職業崗位構建能力本位的“三大領域、三個模塊”的課程體系,將相關職業資格標準的考核內容納入教學過程,提高學生核心技能。
師資隊伍:
專任教師20人;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師”教學崗位一個;兼職教師和客座教授:鋼琴演奏家劉詩昆、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曹樹鈞、廣西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曉農教授、湖北實驗花鼓劇院副院長李春華、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樓巍。
實習實訓基地:
校內:小型音樂演播廳一間、可容納千余人的學院大禮堂一間、琴房222間、器樂練習房38間、器樂排練廳5間、形體表演練功廳5間、學術報告廳8間、影音資料查詢室6間、電腦錄音棚一間。
校外:湖北陸軍預備役國防文工團、廈門天盟文化有限公司、浙江曉雯音樂教育集團、潛江市實驗小學、浙江婺劇團暨九韻藝術培訓中心、武漢市田園音樂藝術培訓學校、潛江美利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10多個實習實訓基地。
優秀畢業生掠影:海南省歌舞團獨唱演員馬旭;三亞歌舞團獨唱演員陳靜;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獨唱演員杜威;湖北陸軍預備役國防文工團獨唱演員、文藝干事張雪萌。
06級學生陳紅久考取內蒙古文化局文藝干事事業編制;06級夏瑩任浙江曉雯音樂教育集團教學干事、教學骨干教師;08級張萬春考取天門群藝館事業編制;06級匡曉紅在東莞開設曉雯音樂學校東莞分校任校長。
學術成果:省級立項課題4項、 “聲樂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50余篇,40余篇論文在省級獲獎。公開出版自編教材4本,參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3本。
獎勵·榮譽
耿同梅、陳麗娟被教育部評為優秀指導教師,周劍波、練達、劉丹等7名專業教師受到省級表彰,張明明、劉敬明等8名專業教師受到市級表彰。
學生在國家級比賽獲獎20余人次,省市級比賽獲獎100多人次。
2005年7月05級學生馬旭、鄭冬梅、蔡娟參加全國首屆大學生藝術節優秀節目展演獲二等獎;同年五月在湖北省第二屆大學生藝術節活動中獲三個一等獎。
2006年9月學生馬旭、鄭冬梅等參加星光大道演出獲周亞軍,并參加了年度總決賽;馬旭還被中央電視臺邀請參加第十四屆金雞百花獎頒獎晚會。
2007年06級學生楊柳獲“湖北省首屆大學生服裝秀”大賽冠軍。
2008年11月學生付潔、張雪萌、樊娟在湖北省第三屆大學生藝術節上所表演的三重唱《山寨素描》獲得一等獎。這是參加優秀節目頒獎晚會演出的唯一的專科院校;同時女聲獨唱《斷橋遺夢》,嗩吶二重奏《百鳥朝鳳》獲得一等獎。
2009年音樂學院社會實踐團隊被湖北省委評為“2009年湖北省大中專優秀服務團隊”。
2010年音樂系學生郭章哲在湖北省首屆網絡歌手大賽中評為“十佳”選手稱號;2010年音樂學院團總支被評為為省級優秀團總支。
2011年我院女生三重唱《天藍藍》和男生小合唱《數蛤蟆》獲第四屆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同時女生三重唱《天藍藍》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全國聲樂類三等獎,學院榮獲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
2012年學生董濤獲得“長江之春”青年音樂家民樂笛子比賽獲得銀獎(金獎空缺)。2012年學生楊迎在湖北省第三屆師范類教學比武中獲二等獎。2012年在湖北省“長江之春”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比賽中,學生楊迎、文玉璇獲基本功全能一等獎、張藝璇獲基本功全能二等獎;在聲樂、鋼琴、自彈自唱、合唱指揮和綜合理論知識等單項比賽中,我院學生獲得8個單項獎。
2013年,音樂表演專業李勝威同學在湖北省教育廳、文化廳、團省委舉辦的首屆楚天大學生藝術節活動中,技壓眾多本科院校好手,獲得“楚天高校好聲音比賽十佳歌手”。
2013年,王琴同學,張藝璇同學在湖北省第二屆“長江之春”聲樂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2013年,音樂表演專業楊迎同學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聲樂類一等獎。(湖北省同類院校中的全國最好成績)
音樂學院女生三重唱《天藍藍》和男生小合唱《數蛤蟆》獲第四屆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同年女生三重唱《天藍藍》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得全國聲樂類三等獎。
舞蹈表演及舞蹈編導方向專業介紹
舞蹈表演專業組建于2005年,舞蹈表演專業為中央財政扶持的重點專業,也是我院教育教學改革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之一,我們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以“實景相融、分段循環”的培養模式,注重學生實際表演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教育。
培養目標: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和舞蹈實用理論,具有舞臺表演能力、舞蹈編排能力、文化活動組織能力,同時能夠勝任社會舞蹈培訓高素質技能型演藝人才。所培養的學生就業面向各類城市演藝單位、各社區文化服務行業、企業文化組織以及各類藝術產業經營單位。
主干課程:基訓、古典舞身韻、技巧、中國民族民間舞、劇目排練、表演技術、舞蹈賞析、舞蹈藝術概論、舞蹈編導、舞蹈基礎知識、表演技術等課程以及流行舞、外國代表性、化妝技巧、服裝設計等公共選修課。
編導(舞蹈方向)創建于2010年,培養高素質技能型的舞蹈編導、舞蹈表演人才。本專業擁有一批年輕有為、業務能力強、編導水平高的師資隊伍,近年來編創了不少精品原創劇目,先后獲得全國第四屆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黃鶴美育節一等獎、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多次承擔湖北省各項大型晚會的舞蹈編排任務,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具備策劃、導演小型舞蹈節目同時具備舞蹈實用理論知識和表演技能的人才,學生必須具有舞臺組織能力、舞蹈創作能力、舞蹈編排能力、舞蹈表演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文化培訓機構、演藝機構等相關部門從事舞蹈編創、表演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
舞蹈編導理論、舞蹈編導技巧、基訓、技巧、身韻、民間舞、劇目排練、舞蹈賞析、舞蹈基礎知識、藝術概論
合作企業:海南現代舞團 多彩貴州文化傳媒公司 中國郵政武漢郵政藝術團 東莞太子酒店 杭州三角洲廣告傳媒公司 海南三亞警官藝術團 江西井岡山歌舞團 仙桃絲寶藝術團 潛江市茜宇舞蹈培訓中心 潛江美利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專業特色:
實景相融、分段循環:與校外實訓基地共同承擔學生的培養任務,通過頂崗實習,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場景。以實踐學習領域為培養學生職業競爭能力和職業素養而開設課程,采用“1+0.5+1+0.5”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中演、演中學,在表演的過程中豐富了自身藝術情感的積累和體驗,讓學生在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較快地適應崗位需要,自主進行編、導、排、演。加強了三個結合,即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堂與實踐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和職業素養。
師資隊伍:
專任教師14人;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師”教學崗位一個;兼職教師和客座教授:國家二級編導李金桃、湖北實驗花鼓劇院副院長李春華。
實習實訓基地:
校內:高標準地配備現有排練廳、演播廳、舞臺等校內實訓基地14個,多媒體功廳2個配備有多媒體電腦,視頻展示臺,投影機,電動幕布、高級音響等一批現代化教學設備。服裝道具室共4間,演出服裝、道具4萬多件套,影音資料查詢室4間。
校外:海南現代舞團、多彩貴州文化傳媒公司、中國郵政武漢郵政藝術團等9個實習實訓基地。
優秀畢業生掠影:武漢郵政藝術團舞蹈演員張帥、海南現代舞團演員趙靜;中國人民解放軍前哨藝術團劉夢展;多彩貴州傳媒公司舞蹈隊長黨翠;山西晉城藝術團舞蹈編導楊輝。
學術成果:課題《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實踐學習課程建構研究》獲湖北省教育廳2010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省級指導性課題,同時獲批院級重點支持課題。2011年《劇目排練》課程獲批省級精品課程。教師在國家藝術教育核心期刊中發表論文10余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40余篇論文在省級獲獎。公開出版自編教材1本。
獎勵·榮譽
舞蹈表演專業教師團隊獲得優秀教學團隊,多次被評為學院文明院部。
蔡艷、胡文婷、徐麗蓉、趙一瑾等名專業教師受到省級表彰,張明明、劉敬明等8名專業教師受到市級表彰。
本專業學生曾多次參加湖北省黃鶴美育節、全國大學生藝術節、第二屆全國智力運動會閉幕式、曹禺文化周開閉幕式大型文藝晚會、國家電網全國匯演、省、市電視臺春節晚會、“舞動潛江”潛江市首屆舞蹈大賽、潛江市龍蝦節等大型演出實踐活動。
2008年舞蹈《紈扇仕女》或湖北省第三界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
2009年大型地域風情音畫詩《江漢風》在第九屆楚天文華獎、第二屆湖北舞蹈“金鳳獎”(職業)的評比中獲得單項獎類舞蹈音樂創作獎、舞劇(舞蹈詩)劇目獎。
2011年舞蹈《車水情歌》榮獲專業組二等獎。
2011年參加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第七屆“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暨第四屆武漢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頒獎晚會。
2011年本專業老師學生赴德國海登海姆市進行文化交流,她們所表演的《構樹女》、《旦角》、《秦俑魂》,以鮮明獨特的舞蹈風格、精湛的表演技術贏得了外國友人的高度贊揚。
2012年,舞蹈《梧桐引》獲得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青春大舞臺”全國大學生優秀藝術節目網絡展示“優秀節目”。
2013湖北高校達人秀總冠軍之夜落幕,歷經4個小時的精彩角逐,我校HOPE組合獲得亞軍,學生肖慶婷獲得最佳青春獎,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2013年,音樂表演專業楊迎同學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聲樂類一等獎。(湖北省同類院校中的全國最好成績)
音樂學院女生三重唱《天藍藍》和男生小合唱《數蛤蟆》獲第四屆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同年女生三重唱《天藍藍》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得全國聲樂類三等獎。
播音與主持類專業介紹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原湖北省潛江幼兒師范學校)自1989年開辦幼師專業以來,培養了很多像秦國慧、江霞、蔡娜等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2005年,主持與播音專業開始面向全國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目前是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的特色專業之一。
培養目標:培養與現代傳媒要求相適應的,牢固掌握主持與播音專業所需要的基礎理論和現代傳媒技術,熟練掌握普通話語音、播音發聲、語言表達、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影視配音、新聞采訪與寫作、廣播電視節目編輯與制作等專業技能,具有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和全面過硬的專業水平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開設普通話語音、播音發聲、播音基礎與語言表達、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影視配音藝術、主持人思維訓練、新聞采訪、新聞寫作、廣播節目編輯制作、影視節目編輯制作等專業課程。
專業特色:
1、高度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突出就業針對性。強化本專業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所必須的專業技能,開展針對性的訓練。實踐課在教學總課時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通過校內的廣播臺、電視演播室、錄音棚等實訓設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機會。讓學生能夠在最接近實際工作環境的場所中體會話筒與鏡頭前的狀態,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
2、得益于江漢藝術職業學院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使主持與播音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接受到更多的藝術熏陶,校內眾多門類的藝術選修課,提高了學生的藝術造詣。經常性的舞臺藝術演出,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舞臺主持實踐機會。
3、將播音員、主持人上崗資格證書、廣播電視編輯記者執業資格證書等相關職業資格標準的考核內容納入教學過程,提高學生核心技能。 鼓勵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取得一種與本專業相關或相近的職業資格證書,以提高就業競爭力。
師資隊伍:主持與播音專業具有一支專業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隊伍。專業教師100%具備雙師素質,梯隊結構較合理,整體素質較高;專業教師知識、能力、素質符合專業建設發展要求,有著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
校內實訓設施:
電視播音實訓室二間、電視演播廳一間、可容納千余人的學院大禮堂一間、錄音棚一間、小型錄音室6間。
就業保障:
本專業自2005年辦學以來,已累計培養了五屆、二百余名畢業生,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5%以上,其中,畢業后從事本專業的畢業生達到70%以上。畢業生分布在湖北、河南、河北、山西、新疆、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福建、貴州、廣西等地的廣播電視機構及影視傳播公司。畢業生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良好的敬業合作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素質等優勢,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有些畢業生已經成為當地廣播電視機構播音主持崗位的業務骨干。
近兩年榮譽:
2013年5月,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辦的首屆楚天大學生藝術節朗誦比賽中,11級焦浩展榮獲二等獎第一名。
2013年11月,在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文化廳組織的第二屆“長江之春”音樂季詩歌朗誦比賽中,11級焦浩展、皇甫宜碩兩位同學均榮獲一等獎。(與武大、華師等重點本科院校選手同場競技)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