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高校自主招生5大罪實為生源斗

2012/2/14 14:24:52

  回顧,中國高校自主招生十年,風格越來越像“小高考”,學生負擔越來越重,實際選擇權沒有擴大……

  自主招生在我國已經走入了第十個年頭,從最初的高校“各自為戰”,到后來的“抱團結盟”,社會對于自主招生的質疑從未停止。有評論認為,我國高校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招生,正日益淪為高考的“附屬品”,越來越像“小高考”。

  1美好初衷都落空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近日發表博客認為,回顧高校的自主招生操作,良好的初衷幾乎一一落空。比如,高校稱將為少數有特長的“偏才”提供進入大學的途徑,可結果是,各高校看重的還是平時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高校稱將推進基礎教育的素質教育、減輕學生的負擔,可結果是,學生的負擔反而越來越重,既要抓高考,又要準備自主招生,還得四處趕考;社會輿論和高校認為自主招生將促進高校招到合適自己的人才,可結果是高校對自招生采取完全相同的培養方式,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并沒有多大調整。

  網友“二姐小瞳”也評論說:自主招生真是苦了學生。完全背離了給學生提供更多機會的初衷,而是在高校搶奪生源的大戰下給了學生更多的壓力,而且對地域偏遠的優秀學生實在不公平,實在又是一大可悲。還是高考吧,平等一點,學生備考也能專心一點。

  2自主性極大削弱

  學而思自主招生研究中心的鄧楊在看了今年“北約”、“華約”的數學卷以后,無奈地說:“目前的自主招生,無論是選拔形式,優惠政策等,在當今的形勢下越來越趨近于高考的一次預熱。”

  鄧楊結合今年的數學試卷分析說,今年北約雖然保留了命題權,但閱卷權已經移交給考試院,造成的直接結果便是在數理化三科中均增加了選擇題,減少了主觀題的數量,北約的數學試卷也從習慣的5道大題變成了6道選擇+3道大題的形式。“這樣的轉變無疑傳遞出一個信號: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自主招生的‘自主性’已經極大地遭到削弱。”鄧楊認為。

  3實質就是搶生源

  熊丙奇認為,現行的自主招生并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真正的自主招生,學生擁有選擇主導權,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學校,并被多所學校同時錄取。

  在熊丙奇看來,目前的自主招生政策根本不可能給“偏才”、“怪才”進入大學的路徑。自主招生對試點高校來說,就是“搶生源”的手段,因為按照程序,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必須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將該校填報在A志愿(對于平行志愿)或者第一志愿(對于傳統志愿),方可獲得自主招生錄取優惠。還有的地方要求獲得自主招生資格并確認的學生,必須填報該校,否則,將不能在第一輪投檔中,被第一批院校錄取,只能填報征求平行志愿。

  很顯然,高校給學生自主招生資格,就是事先“圈定學生”。

  另外,由于每個學生最終只能獲得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因此,自主招生并沒有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學校還是處于選擇學生的強勢地位。

  4應能獲多校錄取

  自主招生政策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回歸初衷?熊丙奇提出了兩種改革方案,一是基于社會化聯考基礎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不再參加統一高考、集中錄取。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社會化聯考,與目前的聯考完全不同,與學校沒有綁定關系,不是搞結盟對抗。同時,不是與高考科目重復的學科考,而是學業水平測試。二是基于統一高考的高校自主招生,將高考作為自主招生的筆試成績,在高考成績公布后,學校自主劃定分數線,學生自主提出申請,每個學生可獲得多張大學錄取通知書。

  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認為,高校的自主招生應該立足于自身辦學改革,“現在中國的高校基本都是同一個面孔,沒有自己的辦學特色,怎樣去招特色考生。所以招來招去還是高考的標準”。

  5應由第三方出題

  對于自主招生高校的自主權大小,有網友評論認為:高校獲得完全招生自主權之日就是中國教育完全腐敗之時。

  張敏強表示,自主招生不是毫無條件地放權給高校,教育部門應該設立一個基本的“學業能力測試”門檻,就像美國的SAT考試。考試命題評分應由第三方機構來完成,不能高校自己出題,自己招生。

  熊丙奇則認為,擴大學生的選擇權才能有效地避免招生腐敗。“只有權力過分集中才容易滋生腐敗,考生有充分選擇權的環境自然會抑制腐敗的生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