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小學生開學的日子,各學校都在忙著“發新書”。在被圖書業內人士稱為“金飯碗”的教材教輔發行領域,一場維權與侵權的斗爭也分外膠著。
幾天前,廣東省新華書店接到舉報稱, 茂名高州市第一中學使用的部分教輔書籍存在侵權行為。2月9日晚,羊城晚報記者隨廣東新華發行集團下屬廣東華南圖書有限公司和廣東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一道,前往茂名一探究竟。
偏遠地區成“山寨”重災區
據華南圖書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小軍介紹, 目前在廣東省內中小學使用最普遍的教材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廣東教育出版社,根據國家規定,為配合這兩個版本的教材編輯的教輔書籍,必須得到出版社授權,否則就是侵權行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廣東僅授權兩家單位出版其配套教輔, 而粵教版的教輔只有廣東教育出版社是合法出版方,并未授權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對于這兩類正規教輔, 廣東省新華發行集團是唯一的合法發行商。可是,現在市面上卻有很多自稱“配人教版”、“配粵教版”的教輔,均出自一些未獲授權的出版社。很多書商更是擅自經營這些違規教輔。
廣東有中小學生1500 多萬人, 高職、技校學生300 多萬人,教師100 多萬人,粗略估計省內教輔市場需求每年超過25 億元。廣東省新華發行集團調查發現,省內教輔市場十分混亂,除上述對“人教版”、“粵教版”教材的侵權行為,打著“海淀”旗號的教輔多達170 余種,打著“黃岡”旗號的教輔資料達300 多種,打著“廣東名校”旗號的也有100 多種,絕大部分是盜版。此外,還存在一位“主編”同時掛名教輔材多達一兩百種的怪現狀, 明顯超過了個人編寫能力的極限。同時,編寫方式更是五花八門,出版社、民營書商、教育部門都在隨意介入。這些書大同小異,應試趨向明顯,而且粗制濫造、錯漏百出。
“尤其是韶關、茂名、湛江、梅州這些欠發達地區,可以說是非法教輔的重災區!焙涡≤娬f,“不少出版商、書商通過高回扣、超低折、搞‘一號多版’、甚至盜印正版書的形式來炮制、推銷侵權教輔。剪刀加糨糊,快速高產,不用付稿酬、版稅,成本超低,就算賣兩折都能賺70%-80%! ”在何小軍的維權經歷中, 有的侵權書商公然進課堂叫賣,十分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