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出國留學到底值不值只有自己知道

2012/1/5 14:03:26

  一面是就業頹勢,一面是蜂擁留學,出國留學到底值不值?帶著疑問,記者對一些學生和家長進行了采訪。

  準備出國

  人物代表:林彤,男,42歲,國企職工

  女兒正正(化名),15歲,初中即將畢業

  留學國家:澳大利亞西班牙

  預計花費:每年20萬元人民幣

  未來計劃:讓女兒一直“深造”下去

  談到讓正正出國的原因,林彤最先想到的就是難以負荷的中考壓力。望女成鳳的心情自不必多言,想讓女兒在不同的教學理念下接受全新教育,才是林彤和愛人的期盼。

  林彤很肯定地表示,留學扎堆這個現象的確存在,而且年齡段也不僅限于應屆高考生,女兒正正就是初中生,將來如果能夠留學,預先接受的也是高中教育。林彤光是在“口語特訓”這方面就投入了不少資金,例如,英語口語一對一輔導,每小時300元,西班牙語培訓,1500元一期。

  談到正正自身對出國留學的意愿,林彤表示孩子積極性不高,但還能認真學習。由于自己和愛人都是大型國企職工,對未來的生活并不擔憂,唯獨孩子的學費,才是最讓他們頭疼的問題。林彤坦言,他咨詢過的留學機構已不下十家,想去西班牙和澳洲留學,每年學費高達20萬元,眼下家中的積蓄只夠孩子勉強完成高中學業,至于大學,林彤最大的心病是沒有方向感,一方面正正的志向并不明確,另一方面家中財力不足,即使孩子能夠考取國外大學,他們也只能寄希望于孩子自己爭氣,讓她靠獎學金完成學業。

  已經回國

  人物代表:楊琳,女,29歲

  留學國家:韓國

  留學期間花費:56萬元人民幣

  目前薪酬:月薪3500元

  楊琳在大學二年級時,通過交換生協議進入韓國釜山大學就讀,學費一年14萬元。為供給她,家人只能賣掉一處房子。4年中,她完成了首爾大學的廣告學碩士學業。僅就求學而言,相比于其他留學生,楊琳算是比較成功的。但是,歸國后,楊琳再次遭遇了就業的尷尬。僅憑碩士學位,并不能為楊琳的求職多加幾分。“當時,有韓國的教育企業、食品企業還有濱海的電子韓企聘用我,選擇還算多,但職位卻和我的專業不對口。”楊琳表示,這幾所公司中,最高起薪3500元,最后,她無奈地只能從其中選擇了一家天津的企業。諷刺的是,楊琳老公在國內完成正規大學學業后,便順利進入外企從事銷售專員的工作,眼下,由于業績良好,每月的收入都在萬元左右,這讓楊琳多少有一些危機感。

  人物代表:張偉(化名),男,28歲

  留學國家:澳大利亞

  留學期間花費:60萬元人民幣

  目前薪酬:月薪2500元

  張偉18歲離開了天津,直接前往澳大利亞墨爾本,開始就讀于語言預科班。他坦言,父親搞航運收入豐厚,因此他出國前有恃無恐,出國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想要擺脫中專生的身份,理想的話,最好在澳洲完成大學學業成功鍍金歸國。

  歸國的原因,一是家里資金“吃緊”,二是張偉無法在地廣人稀的孤獨環境中繼續忍耐。“負面評論不好做,我只能說好山好水好無聊……”張偉無奈道。

  歸國后,因為拿不出文憑,張偉愣是在家啃了4年老,其間,父親曾責罵他害家里白白損失了一套房子的錢,這經歷讓他苦不堪言。眼下,他只能通過熟人關系,在一家建筑公司任職,工作地點在河北省,起薪2500元。不僅如此,他還經常要五湖四海地出差,經受奔波之苦。

  正在留學

  代表人物:韓陽(化名),女,17歲

  留學國家:日本

  已經花費:每年20萬元人民幣

  未來規劃:回國高考

  韓陽15歲便到日本名古屋的一所私立高中留學,求學的目標是著名的名古屋大學。但是,由于一年20萬元的學費實在太過高昂,加之當地的物價過高,無法適應新環境的韓陽已經和家人打好了“預防針”,準備完成高中學業以后,就回到天津參加高考。回憶在日本生活的經歷,韓陽只表示天氣太冷和食物匱乏都是她無法忍受的痛苦。去年寒假,韓陽曾經回國過年,進門就喊:“要吃一個西瓜!吃一鍋燉肉!”不僅如此,韓陽坦言日本的升學壓力更大,競爭更強,不要說就業,就連考入大學的信心都沒有。如果沒有能力成為交換生,就進不了日本的公立學校,因此,韓陽只能將此次求學看做是學習了日語,她寧可面對國內的高考壓力,也不想再次返回名古屋。

  出國念大學人數逐年增多

  近期,網上圍繞著“出國留學到底值不值”這一問題展開了論戰。究其始末,眼下“海歸貶值”和“留學扎堆”兩種現象的同時上演,成了此次論戰的導火索。

  根據最新發布的一份對7000多名海歸調查所得的《海歸就業力報告》可知,如今,海歸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58%受訪者的工作職位是普通員工,月薪在3000元-10000元的占71%,超過四成人的月薪不足5000元,只有15%的海歸收入超萬元。

  然而,一個怪現象正在同時上演:國內的學生仍舊迎著“海歸貶值”潮逆流而上,爭相報考國外知名學府。據報道,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四中2012屆應屆畢業生中已經有10人分別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名校錄取,比一般高考生提前半年拿到錄取通知書。與此同時,今年四中出國班考生的數量比去年增加了三成。與四中相同,北京的其他幾所高中名校國際教育部的考生人數也出現了大幅度的增加。大批的學生家長不惜血本將兒女送往大洋彼岸“鍍金深造”。盡管海歸的就業形勢并不樂觀,這些家長還是在孩子的行李箱中放入了一份沉甸甸的期望。

  觀點分析

  兩成留學生成績不佳

  留學產出比難出正值

  當被問及留學產出比是否失衡時,從事青少年教育心理研究的東玉林的回答一針見血:“這是一個絕不會出現正比的產出。”

  對于留學產出比失衡,東玉林表示,家長、學生、社會辦學機構三方都有責任。家長望子成龍的殷切之心,學生本身為了逃避中高考或是因為貪慕虛榮而強迫家長送其留學,最后,加之社會上充斥著魚龍混雜的留學服務機構,其宣傳誘導也對增加留學比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東玉林稱,留學失敗,近在眼前的例子不勝枚舉。粗略計算,天津青少年服務平臺每月接到的咨詢電話中,有三成是留學生家長打來的。其中,反應子女在海外學習成績不佳者占20%,其余問題則全部集中在學生成長期心理問題爆發以及學生孤獨無助兩個方面。

  針對目前學生家長所反映的問題,東玉林提出,盲目出國的結果不僅僅是留學產出比失衡,由于經營不善,部分國外學校的突然倒閉,除了帶來經濟上的損失,還產生了一連串的不良影響。

  “留學本身不是壞事,但僅僅做形式上的提高,對于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好處,誤入歧途的可能性倒是很高。”

  微評論

  該不該留學,看透了再辦

  對于該不該留學這個爭論,用最平和的心態去看待,最終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無論留學海外,還是留守本土,每個人付出的心力都是平衡的。通俗地說,就是走哪條路都要費一樣的勁,誰也別想多拿,誰也不會少占。

  假設,讓一名國內考生通過高考進入本土正規高等院校,隨后再遵從就業規律進入一個普通企業就職,即使這名學生的起薪只有兩千元,但隨著就業時間的累加,其薪酬和經驗都會得到相應的增加。再做一個假設,讓一名普通學生進入國際高考班,報考各類語言晉級輔導班的同時,還要突破重圍考入國外高等院校,考前成本已經高于一般考生。當進入國外高等院校時,如果成績差強人意,每年高昂的學費就成了學生乃至家長所不能承受的重壓,要么由家長賣房買單,要么學生自己打工買單,要么就傾盡所能贏得數目可觀的獎學金。可見,對留學生來說,別說歸國后贏得傲人的成就,即使是在國外正常完成學業,也是相當耗費心力的事情。

  兩個假設,讓兩種學生站在了同樣的高度。這種結論只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國內國外,想要出人頭地,走捷徑是偶然,吃得苦中苦才是必然。俗話說得好,要想人前顯貴,必先人后受罪。所以說,留學還是留守,究竟哪個方式值得?還得你自己看著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