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姜凝)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期間,我市多所高校攜多項智能創新成果亮相,展示了學校在科學研究、創新驅動、產教融合、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強勁動能和優勢成果。
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機器智能研究所所長劉杰團隊自主研發的“財經政法大模型”,讓企業和個人可以根據個性化需求擁有定制的“智能審計助手”和“法律智能助理”。天津師范大學共遴選8項來自相關學院科研團隊和天開園入駐企業的成果參展,其中,“古籍檔案智能檢索系統”和“5G+智慧農業”頗具代表性。天津科技大學參展13項成果,其中,“海域引領——國內首款面向船舶視覺感知的智能雙端系統”,可大幅提升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天津工業大學此次參展的“三維視覺引導機器人智能制造系統”項目,已運用于船體打磨、模具打磨等多個領域。中國民航大學此次共有14項前沿科技成果參展,其中,“UAM(城市空中交通)垂直起降場概念模型及智慧運行系統”等5項科技成果是首次亮相專業博覽會。
原文鏈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6/24/content_143082_960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