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現場座無虛席。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牛文利、意大利駐華使館文化參贊菲德利克(Federico Roberto Antonelli)與150余名中外觀眾一同觀看演出,沉浸式體驗了意大利語和葡萄牙語演繹中國經典戲劇的魅力。 “雖然不懂這兩種語言,但是借助中文字幕的輔助理解,結合演員的精彩演出,使我沉浸其中而不覺時間流逝,我也深深感受到以劇為媒、以藝通心,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互鑒的無限可能!币幻^眾在看完演出后贊嘆不己。 一名從事葡萄牙語相關工作的觀眾在接受采訪時說:“同學們在臺詞發音和劇本演繹上都把握得很精準。南開大學的外文戲劇傳統令人印象深刻,希望未來能培養出更多站在世界舞臺、講好中國故事的外語人才。” 演出前,菲德利克在致歡迎辭時表示,作為東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中意兩國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近年來,中意各領域合作日益密切,尤其在人文、雙邊交流和互鑒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他高度肯定了南開大學外文戲劇多年來取得的成績,期待未來雙方能展開更多形式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中意文化友好發展! 斑@是一個中國的故事,更是一個世界性的故事,是一個跨越國籍和背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故事!蹦祥_大學意大利語版《雷雨》指導教師樂小悅(Vallini Letizia)表示,看到意大利語與中國戲劇以這樣的形式相結合,感到非常自豪。她認為,外文戲劇是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重要途徑,不僅能夠促進中外文化的溝通交流,還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中國文化! ,南開大學堅持將戲劇育人作為美育教育重點,堅持用藝術完善人格,提升學生服務社會與報效祖國的能力。用藝術傳播中國聲音、以藝術互鑒實現與世界平等對話的成功實踐更是南開先賢們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的精彩一頁! 1921年,張彭春與洪深聯合編導英文戲劇《木蘭從軍》并登上百老匯舞臺。上世紀80年代,南開大學外文劇社成立,排演了中國經典劇目《雷雨》和《洋車夫》,赴美國和日本十余所知名高校演出,開創了中國大學生在境外用外語表演中國話劇的先河。 近年來,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探索了貫通第一、二課堂外語人才培養新模式,多語種開設外文戲劇課程,組織師生共編共譯、共學共演。此前,《雷雨》并沒有現成的意大利語和葡萄牙語版本,經過兩語種外教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意大利語和葡萄牙語版《雷雨》(選段)得以順利登上舞臺。今年5月,六語種版《雷雨》曾應邀赴北京人藝演出。(天津日報記者 姜凝)原文鏈接:https://www.app2020.tjyun.com/cms_sys/cms_template/000/000/093/index.shtml?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json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cms_mob/v200/cms_news/000/000/056/834/000000056834961_19c3e6f6.json&resources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v300/cms_mob/v200/cms_oth/chan.json&jy_uid=300850194&newsId=056834961編輯:閆瑾 | 微信往期推送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