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名家大講堂 | 第十講:大地江山:中華民族歷史演進的地理基礎

2024/6/24 11:09:56

韓茂莉從史前時期人類文明與國家的建立、中國國家形成的初期對于地理的選擇、中國自然環境與區域經濟的雙軌制三方面,梳理了不同時期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地理基礎。其中,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線與青藏高原邊緣所圍成的地理地帶,即農牧交錯帶,在清朝以前一直是中國歷代疆域伸縮的軸線。清朝穩定地將中國東西兩部彌合為一體,所以今天我們會以大清帝國18世紀的版圖來確定歷史時期的中國疆域。韓茂莉認為,中國東、西兩部盡管有自然地理、生活方式和文化習慣的差別,但在歷史上始終處于一個共同走近和融合的過程之中,這一融合進程也是中國歷史演進的過程。

講座開始前,強世功向韓茂莉教授頒發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聘書。

強世功表示,中華民族和其他國家民族的特點、特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理,地理基礎在歷史變遷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他指出,本次講座提供了重要啟發,我們需要把空間和地理理論帶到對人文社會科學的思考和研究中,在更普遍的層面上理解地理問題。

該系列講座由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主辦,學校科研處協辦,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就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的核心理論問題展開討論,旨在推動學校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建設。【以上內容為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攝影:劉鶴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