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中央青年發展部副部長馮華東頒發首都“挑戰杯”獎杯(我校左3)
主賽道終審答辯師生合影
本屆賽事
主賽道,我校共報送15項,10項進入決賽路演
獲8項金獎、3項銀獎、3項銅獎
專項賽,我校共報送39項
獲5項金獎(含擂主1項)、10項銀獎、10項銅獎
累計獲獎39項
學生257人次
指導教師82人次
賽事成績取得新突破!
本屆競賽獲獎項目情況
主賽道
專項賽
項目學生負責人第六臨床醫學院心外科碩士研究生王世攀路演展示
項目學生負責人和團隊成員第二臨床醫學院影像科碩士研究生郭思慧(右)、張宇凡(左)互動展示
閉幕式上,我校《輔酶護脈,國藥創新——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創新藥物治療開創者》作為金獎項目代表進行路演展示。《影創未來——國產耳科專用微米級CT設備開拓者》在高校科創優秀作品展區進行了互動展示。
我校高度重視競賽工作,校黨委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挑戰杯”等科創競賽為載體,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以高水平科創競賽促進高質量創新型人才培養。
為充分發揮賽事育人作用,校團委牽頭,研究生院、學生處、教務處、科技處、科技成果轉化部等相關職能部處密切配合,各學院、臨床醫學院精心組織、宣講動員,舉辦第14屆“超越夢想”校級競賽,共培育百余項優秀項目,參賽學生1207人次、指導教師183人次,參賽人數、覆蓋面進一步提升。
項目培訓、模擬路演
備賽期間,學校還邀請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專家學者對參賽隊伍進行專業指導和經驗分享,通過模擬路演、專題講座等幾十余次培訓,持續優化打磨參賽項目,助力學子賽出風采、賽出水平。
參賽師生以國家發展戰略和衛生健康領域社會需求為導向,聚焦科技前沿、醫學交叉,從人工智能、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研發、檢測技術革新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落地性、服務性的創新創業實踐,為國家生命科學和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注入了首醫青春新動能。
據悉,本屆賽事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聯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共同主辦。賽事以“挑戰正當時,奮斗正青春”為主題,立足首都功能定位與發展階段特征,強化聯動辦賽,創新打造“一杯六賽”新賽制(“挑戰杯”主賽道和六個專項賽),為首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金獎團隊風采展示
主賽道
天識腦絡——全球領先腦卒中智能決策專家
申報單位:第五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韓穎、周宏宇、甘金、王玥、侯葉葉、王文潔、武瓊、姜曉晴、李若愚、馮晉茹
指導教師:張心邈、李子孝、王擁軍
影創未來——國產耳科專用微米級CT開拓者
申報單位:第二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郭思慧、張宇凡、孫婧、王星皓、喻李、安冉、宋麗君
指導教師:呂晗、尹紅霞
神經紐帶,重塑未來——腦機接口開啟神經科學新紀元
申報單位:第一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宋子昂、李子駿、徐航、孫嘉辰、李楓琦、史建偉、李昭穎、卜子軒、王點
指導教師:趙國光、王長明、魏鵬虎
智擎“腦卒”——基于AI技術的出血性腦卒中治療支持系統
申報單位:第一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蘇新、龐薈深、黃明月、張紹涵、王淞、宋子豪、李翔宇、趙執、俞臻、孟笑生、黃浩宸、劉輝維
指導教師:張鴻祺、張鵬、洪韜、李桂林、馬永杰
智視輔助——基于人工智能的病理性近視眼底輔助診斷系統
申報單位:基礎醫學院、第四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陳炫宇、牛羽凝、何海龍、柳一欣、李由雅、趙星宇、吳一川、王羽恬
指導教師:金子兵
輔酶護脈,國藥創新——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創新藥物治療開創者
申報單位:第六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王世攀、梁嘉俊、鐘笑涵、紀智奇、劉佩嶧、吳昊天、張辰宇、白沐涵、李恩澤、張秋芬
指導教師:張宏家、李海洋、姜文劍
智微識光——智能微腔外泌體光譜檢測領航消化道腫瘤篩查
申報單位:第二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徐陳潔、詹浩蘇、曹子文、朱文嬌、文麗靈、趙義軒、柏李一、段冰、代珊珊、張婧怡
指導教師:閔力、張澍田、楊大全、李鵬、朱敏
數治腦愈——血管性認知障礙疾病數字診療平臺建立及應用的先行者
申報單位:第一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尹筠思、何苗、屈俊達、周榮深
指導教師:唐毅、李春林、秦琪
專項賽
“青智未來”新質生產力專項賽
基于高通量測序和特征基因表達譜的養陰扶正解毒方藥效物質篩選與分析
(擂主)
申報單位:第十二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梁羽玲、商子夢、劉玉婷、吳愿
指導教師:楊志云
“青繪京彩”文旅創意專項賽
文創產品:社會價值的創新力量
申報單位:公共衛生學院
項目成員:范思涵、雷思彤
指導教師:田文煜
“禮興風華,賢啟新篇”——以康農文旅之鑰,解鎖鄉村振興之門
申報單位:第四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茍格、楊三秋、吳世琪、徐楚蓉、何文君、楊汶曉、曾一曲
指導教師:常征
“青系四海”國際交流交往專項賽
“知心預危”心血管全能監測儀
申報單位:基礎醫學院
項目成員:董芃、趙騰嘯、范甲申、張昊翀、李陽、盧仕煊、魏子墨
OculoCare——一款基于微納技術的角膜接觸鏡式眼壓測量計
申報單位:第四臨床醫學院
項目成員:王燚、閆海涵、張宇飛
指導教師:李樹寧
“讓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
讓創業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首醫學子
將在濃郁的科創氛圍中
攻堅克難、再迎挑戰!
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上
拼搏奮斗,再攀高峰!
撰稿:吳雅霖、王宇琛
攝影:王一帆
排版:陳晨
審核: 周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