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松教授,中共黨員,國家領軍人才,是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之一,長期從事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與攻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與國家重大需求,他原創提出以“智感”“透析”“活現”為核心要素的主動網絡安全模型,在威脅感知、檢測防御、追蹤溯源方面開展系統性、開拓性的創新,實現我國網絡安全能力從單項技術突破到自動化、體系化的跨越,相關成果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工程業務中取得重要的社會效益,入選“十三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以第一完成人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全國創新爭先獎、網絡安全優秀人才獎等榮譽。
從教二十余年,張小松教授致力于網絡安全領域人才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指導學生獲2019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一等獎、 2018INFOCOM最佳論文獎(1995年來東亞地區首篇),培養5位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和5位省級人才計劃入選者,以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技術創新骨干,為國家的網絡安全事業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因在人才培養上業績卓越,為四川省推進治蜀興川和教育強省戰略作出了重要貢獻,入選首批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
張小松教授始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重要使命。積極面向經濟主戰場,解決國家重要行業發展技術瓶頸,主持研制國產大數據全棧技術基礎平臺軟件(5項關鍵性能指標國際領先),服務全球1000多家政府與企事業單位,支撐“西電東送”“川藏聯網”等重大工程,近8年應用累計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5億元,取得重大社會效益和顯著經濟效益。
據了解,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舉辦的首屆“全國科創名匠”選樹宣傳活動,通過基層推薦、省級產業工會擇優推薦、初選、復試以及公示等環節,最終在全國67名候選人中選出20名“全國科創名匠”作為重點宣傳對象,旨在號召廣大職工特別是科技工作者以“全國科創名匠”為榜樣,勠力自主創新,勇攀科學高峰,肩負起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使命。
編輯:劉瑤 / 審核:李果 / 發布: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