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為迎接以“弘揚科學家精神,勇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為主題的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深入弘揚科學家精神和西遷精神,西安交通大學舉辦“弘揚西遷精神 激發創新活力”科學家精神話劇專場,展演了以殷培璞、唐照千、屈梁生、吳文俊四位科學家為原型的師生原創話劇,講述了他們投身科學救國、科研報國、科教興國、科技強國的感人故事,生動詮釋了科學家精神內涵,展現了交大人“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家國情懷。
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通過舞臺講述和演繹讓科學家精神走進師生心靈。由公共衛生學院學生出演的《殷培璞》話劇,生動再現了中國著名地方病學專家殷培璞教授半個多世紀以來,克服困難、深入調研,扎根陜西偏遠貧困的大骨節病病區,將一生奉獻給大骨節病的防治事業,幫助無數患者遠離病痛的感人故事,展現了殷培璞先生“大醫精誠,衛戍健康,扎根基層,厚德濟民”的偉大精神品質。
承璞話劇社的社長林斯琦同學在采訪時說:“此次活動讓我切身體會到了話劇在文化傳播中的巨大力量,這不僅激發了我作為交大學子傳承西遷精神的使命感,更鼓舞了我在學習和科研工作中不畏艱難、積極進取。”演員鞏千匯同學激動地說:“感謝老師讓我參演《殷培璞》話劇,這個過程中讓我對公共衛生這個專業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識。殷培璞教授教會我,公共衛生的意義不光體現在數據上,更體現在患者身上。他用一生向我們詮釋了這一點,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科學研究只有解決了實際問題才有了實際意義,科研人員不僅要望向浩瀚的天空,也要關注土地上辛勤工作的人民。”
《殷培璞》劇照
帶著興學強國的壯志,他從南洋走來。航天學院帶來的話劇《一代力學大師唐照千先生》以唐照千教授留校后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展現了他對科學真理的執著追求,以及他對國家未來的殷切期望和對人民的深厚情感。作為西安交通大學力學系創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唐照千先生畢生從事力學與振動工程研究工作,開創了國內振動測試技術、時序分析研究與力學應用新領域,引領國內斷裂動力學研究,指引一代代交大人砥礪前行。
“整個話劇前后排練了一年半的時間,劇本多次修改,演員們多次排練,今天才得以把唐照千先生的事跡講給大家。唐老師的事跡絕對不是幾幕話劇就能講完,希望大家能從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內,感受到這位大先生嚴謹治學、矢志報國的精神。” 劇導演任延釗同學是航天學院研三的畢業生,畢業后他也將扎根陜西,服務國家。
飾演唐照千的杜青陽同學在接受采訪時說:“很榮幸能夠在劇中飾演唐照千先生,唐照千先生放棄優厚條件,扎根西安,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都在為學校及學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力學人、航天人,我們也應該謹記唐教授的囑托,努力為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代力學大師唐照千先生》劇照
機械工程學院帶來的話劇《給機器看病的醫生》講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屈梁生教授克服重重困難,在機械故障診斷領域的技術進步與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故事。作為國內機械檢測與故障診斷學科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一生孜孜不倦,打破了技術壁壘,讓中國轉子動平衡技術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他傳道授業,桃李滿天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科研人才,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學生導演高奇分享道:“有一幕是身患帕金森癥的屈梁生院士坐在電腦桌前,吃力地敲著鍵盤完成全息鋪理論。每當排練到這里時,臺下鴉雀無聲,我們每個人都靜靜地被屈老師百折不撓、嚴謹認真的態度所感動。臺上的演員有許多是屈老師學生的學生,他們都想盡全力把這部劇演好,想把屈老師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家。作為學生導演,我為團隊參演大先生話劇感到無比自豪,也期待著將這部話劇呈現給更多的觀眾。”
《給機器看病的醫生》劇照
他曾立誓“做研究要讓外國人跟著我們中國跑”,他創造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他說“要創新,就要獨立思考”,他就是“數學機械化之父”“人民科學家”吳文俊。由數學與統計學院帶來的話劇《“科學巨匠”吳文俊》演繹了吳文俊結緣數學、耕耘不懈、卓越蛻變的故事,生動展現了他立志成才、敢為人先的科學家形象,激勵了一代代交大學子不懈奮斗,勇擔時代使命。
“非常榮幸能站在這里把吳文俊先生的故事演給大家,通過排練演出,我也收獲頗豐。”飾演吳文俊的大一新生魯軒宇同學動情地說:“演了話劇以及聽了一些導論課之后,我開始對劇中的一句話有了很強的共鳴‘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是我們理解和掌控自然的工具’。吳文俊先生研究的數學機械化為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這告訴大家,學好數學,用中國方法,為世界算數!”
《“科學巨匠”吳文俊》劇照
本次“弘揚西遷精神 激發創新活力”科學家精神話劇專場由校黨委宣傳部、校團委聯合主辦,數學與統計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航天航空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承辦。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是精神信念的交匯與碰撞,是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最為生動的一課。鼓舞和激勵著廣大師生校友,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共同書寫賡續西遷精神血脈、傳承科學家精神的時代華章。
文字:黨委宣傳部 蘇語彤、數學學院、機械學院、航天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圖片:朱建欣、機械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編輯:朱凡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