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下文簡稱:中文系)在王安憶教授率領下,開風氣之先,成立全國首個MFA創意寫作專業學位授權點。
15年來,秉持“文學創作不僅需要‘天才’,也需要‘工匠精神’”的理念,復旦創意寫作開展科學系統的寫作教育,培養大量創作型人才,助力創意寫作這一新興學科的蓬勃發展。
6月2日,復旦大學MFA創意寫作專業成立15年暨文學寫作教育高峰論壇在光華樓舉行。學者、作家、校友齊聚復旦,共話創意寫作的未來。
結緣30載,王安憶引領復旦創意寫作發展
“在我的職業生涯里,我換了很多工作,在復旦的20年是我職業生涯最長的一段時間,而且這段時間我過得非常非常愉快。”
今年適逢王安憶教授榮休,也是她與復旦大學結緣的第30年。早在1994年,王安憶就受聘于復旦中文系“小說創作研究”課程的教授,為本科生開設選修課程。她的講稿后來經過整理,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書名《心靈世界》,在當時引起過廣泛關注。十年以后的2004年,身為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的王安憶正式受聘于復旦大學,擔任中文系教授。作為復旦創意寫作的奠基人和靈魂人物,王安憶深耕課堂、嚴謹治學,為培養創意寫作人才傾注了大量心血。
回憶起15年前為復旦創意寫作MFA奔走的場景,王安憶仍歷歷在目,她感謝為之付出努力的同道。“成為作家不那么容易,因為作家還需要天賦,還需要社會的環境,需要很多很多條件。我們就是進行文學教育,哪怕我們培養出一個好的讀者,我們也做到了一點點。”王安憶希望復旦創意寫作MFA堅持文學教育的理念,高水平的師資團隊;希望學生不要急于發表作品,對自己的作品嚴格要求,“不要松弛,一直堅持下去”。
“王安憶對高校學科建設的參與完全不同于一般駐校作家,僅止于在校園里做做講座搞搞活動,而是一頭扎在具體的課程建設和學科建設之中。” 當年與王安憶一起推進復旦大學創意寫作學科建設的教師都深情回憶,王安憶為了上好文學寫作課,特意請來幾位著名海外作家,以及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的兩位資深教授,為復旦中文系的學生系統講授文學寫作課程。“她像一個普通的學生那樣坐在課堂里認真聽課,學習西方創意寫作課程的教授方式和規律,這樣整整聽了一學年的課程,借鑒和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然后再設計自己的寫作課程。”
通過這次系統聽課,王安憶受到啟發,她和當時擔任中文系主任的陳思和教授一起設計和籌辦復旦大學自己的創意寫作專業,并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創意寫作專業碩士點,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于2009年正式建立創意寫作的專碩學位點,2010年招生。“王安憶教授從事教育事業已經整整20年,她豐富的教育實踐和以此基礎形成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研究。這是復旦大學創意寫作學科建設的一筆寶貴財富,將會對以后的全國創意寫作學科產生重要而不可取代的影響。”
在王安憶身上,作家與教授的雙重身份相得益彰。5月24日,王安憶被授予法蘭西共和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蘭西共和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是法國政府頒授的最高榮譽騎士團勛章,1983年,中國作家巴金曾獲得這份榮譽。十年前,王安憶還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兩枚勛章是法國政府對其文學成就的肯定,是中法兩國文化與文學交流的見證之一。
校友、學生代表為王安憶獻花、留言冊
中文系主任朱剛為王安憶頒發紀念證書
走過15年,復旦創意寫作未來可期
在圓桌會議環節,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文貴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張清華、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梁鴻、上海市作家協會孫甘露、同濟大學中文系張生、上海大學中文系譚旭東、南京大學文學院葉子、復旦大學中文系嚴鋒、張怡微等學者、作家,圍繞“創意寫作教學的現狀與未來”,交流心得體會。論壇還設置校友論壇,共話“創意寫作:實踐、思考與展望”。
日前,中文創意寫作被正式列入中國語言文學下的二級學科,受到學界與社會廣泛關注。而這門先前被視之為冷門、小眾的學科,復旦已耕耘15年,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和培養路徑。
這是一方揮灑文學情思的天地,涌動著蓬勃而盎然的生命力。“小說寫作實踐”“散文寫作實踐”“非虛構寫作實踐”和“文學翻譯實踐”等課程注重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意寫作能力,同時緊緊圍繞“創意寫作是一門藝術”的核心理念,在豐富的人文史和藝術史背景下展開教學。
復旦創意寫作已形成老中青相結合、層次鮮明、梯隊完整、具備豐富寫作經驗且術業各有專攻的一流校內師資隊伍,還配置了行業導師,構成雙導師制。專業實習基地上海市作家協會舉行的“上海寫作計劃”每年都來到復旦校園,為學生們打開國際化視野。
“每一位創作型人才,在教養、學識方面的需求,都是非常個性化的,而且其個性化的程度之高,肯定超越一般專業人才的培養。”中文系主任朱剛教授說,中文系的其他專業,乃至其他院系,在諸多領域為MFA提供豐富的優質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形成各具特色的知識結構。“重要的是自由寬松的教學氛圍、尊重個性的校園文化,讓我們遠離單調、刻板、獨斷,而獲得真正的教學成果,那就是我們優秀的畢業生。”
15年以來,復旦創意寫作專業累計招收學生232名,開設課程130門次,產出作品100余篇,出版學生作品集10本。復旦創意寫作MFA的畢業生,逐漸成為了新生代作家的中堅力量。其中張凡、余靜如、王侃瑜、伍華星、史玥琦等學生已經成長為國內80、90后作家群體的中堅力量。
“科幻對我來說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和事業,并且是我主動選擇的。”重慶移通學院科幻學院院長張凡是第一屆MFA畢業生,2010年在復旦讀書時,他已經認識到科幻將會是一個重大的風口,并在15年里由創意寫作走向科幻。“復旦MFA的教育,在畢業15年里,像緩釋的膠囊,一年一年重塑了自我對世界的感覺和認知。”張凡說,“復旦創意寫作的培養之價值全在于諸位老師偉大的認真和安靜的愛,我每次重新教育自己,以為是自我提升,終歸追溯到這種默默無言的文學和寫作傳承。”
去年上半年,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等九所高校發起成立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整合各校資源,進一步探索寫作人才的培養模式。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代表學校,對王安憶教授、陳思和教授以及創意寫作專業的各位老師致以敬意。他表示,大學擔負著傳承弘揚文明、以文化人的本然使命。近年來,學校厚植卓越而有趣的文化沃土,引領服務學生全面個性成長。在這片沃土上,創意寫作這門復旦“最文藝”的專業有其獨創特色、發揮著獨特作用。創意寫作的教育,既一絲不茍于字句,又超越文字本身。穿梭于字里行間,見天地之廣闊,見文明之滄桑,見時代之澎湃,見人間之煙火。以寫作入門,以藝術升華,以人生為最終歸宿,三重境界詮釋了創意寫作的精神內核,在復旦的校園里需要這樣一片詩意的棲居地。希望復旦創意寫作繼續走在學科發展最前沿,總結積累寫作教育實踐經驗,以創新精神建設好這個富有創造性的學科方向,為繁榮大學文化發揮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