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招生專業
三年制大專:舞蹈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大專層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系統地掌握舞蹈教育的基本理論和突出的舞蹈表現技能,具備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現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一定的人文素養。能勝任小學舞蹈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教師和教學管理工作者。同時也可在藝術團體、文化單位從事舞蹈教育及表演工作。
二、基本要求
(一)綜合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
2.職業素質:熱愛基礎教育事業,具有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觀、教育觀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具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作風;具有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創新素質;具有較強的自身專業發展能力。
3.人文素養與科學素質:具有較為寬闊的視野,具有扎實的藝術類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小學、舞蹈培訓機構、群文教育從事舞蹈教學工作。具備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觀點、較強的審美能力,個性鮮明、學有所長。
4.身心素質:具有一定的體育運動和生理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講究衛生的習慣,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積極樂觀的態度、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全的人格品質。
5.具有認識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基本素養,樹立以美育人的從教信念。
(二)基本知識、能力及素質
1.具有良好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
2.具有良好的能夠從事小學或幼兒園、社會兒童培訓機構舞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和教育研究的能力以及從事群文舞蹈教育表演的能力。
3.具備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制作教學課件、使用多媒體設備組織教學的基本能力;
4.具有學科課外活動組織、輔導能力和擔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5.具有教育調查研究與科研創新的能力。
(三)職業證書
1.普通話二級乙等等級證書;(必考)
2.獲得由省級教育部門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必考)
3.獲得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級證書;(選考)
4.獲得以下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之一(選考)
⑴湖南省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證書;
⑵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MS OFFICE”一級證書。
5.獲得不同考級中心舞蹈教師資質證;(選考)
三:修業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就業面向:
小學舞蹈教師,大中型企事業事業單位演出團體的演職人員、社會兒童藝術培訓機構的教師或者管理人員。
五:主要職業能力
1掌握舞蹈教學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舞蹈專業的基本技能。
2掌握中國民族舞蹈文化及民族舞蹈的風格和韻律。
3較強的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4具有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具有一定的教學實踐和舞臺實踐經驗。
5具有適應于教學、表演、創作排練及舞蹈文字編輯工作的能力。
六:核心課程與實習實訓
(一)核心課程:
1.小學心理學
本課程在于揭示兒童的認知發展與社會性發展的心理特點,探索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和創意、形成態度和品德、激發動機和興趣的心理規律。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教育觀,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選用教材:
(1)章志光《小學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李曉東等《小學生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學教育學
本課程主要講授小學教育的基本理論,使學生初步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問題研究意識,并鞏固專業思想,培養學生形成適應當前小學教育實踐的基本能力,激發學生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增強教育的責任感。
選用教材:
(1)黃甫全《小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黃濟等《小學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3.《舞蹈基礎訓練》
本課程主要教授(中國古典舞、芭蕾舞)中的舞蹈發展概況、風格特征、審美特征及訓練方法等,讓學生基本掌握中國古典舞、芭蕾舞和現代舞三種舞的訓練體系。訓練舞蹈表演需要的技術技能,提高跳躍、旋轉、翻的幅度、速度、柔韌性、力量、耐力、重心、協調性等身體素質。提高學生身體的表現力。
選用教材:
(1)《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教學法》,作者:劉玉珍,龐禹文。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2)《古典芭蕾教學法》,作者:李春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國民族民間舞》
本課程通過系統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民間舞蹈的風格特征及動作特征。提高舞蹈動作的韻律感和表現力,展現民間舞蹈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培養學生對舞蹈表演的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拓寬其藝術文化修養。讓學生把握舞蹈教育規律;能夠勝任一定教學工作。
選用教材:
(1)《中國漢族民間舞教程》,作者:趙鐵春 田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國少數民族民間舞教程》,作者:韓萍 郭磊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組合編排法》,作者:周萍,黃奕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5.《兒童舞蹈創編》
本課程主要通過啟發和引導學生對兒童舞蹈創編的理解和分析、充分發揮想象力、舞蹈動作的運用等有效手段,通過肢體的具體表現,實現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掌握兒童舞蹈創編的基本知識;創編技能和實用方法。初步掌握兒童舞蹈創編的基本技能的同時,進入課堂練習;深入課后實訓,探索兒童舞蹈的創作規律和方法,將學習到的舞蹈知識運用于創編。能勝任各類舞蹈教育機構教學
選用教材:
(1)《舞蹈編導基礎教材》 作者:李承詳
(2)《兒童舞蹈創編技法》作者:楊書明 (VCD)
(3)《兒童歌舞》 作者:李嘉平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4)《幼兒舞蹈創編》,作者:蔡艷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6.中國古典舞身韻
中國古典舞身韻是“身法”與“韻律”的總稱。“身法”指中國古典舞的外部表現技法,“韻律”指中國古代舞的內在氣韻,是指訓練身法與陶冶神韻的方法。本課程主要學習呼、吸、提、沉、沖、靠、含、腆、仰等10種身韻的基本動律元素,將“形、神、勁、律”結為一體。通過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學習與訓練,使學生的舞蹈動作達到神與形的有機結合。
選用教材:
《中國古典舞身韻》 作者:李正一等 出版社:北京舞蹈學院 版次:內部教材
7.基本樂理
本課程系統地講授音樂基礎理論知識,訓練學生建立正確的音樂概念和良好的音樂感覺,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音樂語匯,逐步提高音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現能力,從而促進綜合音樂能力的協調發展,并將這些能力運用到演唱、演奏和創作的實踐中去。
選用教材:
(1)《音樂理論基礎》 作者:李重光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2)《基本樂理》作者:廖洪立 李亞偉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8.中外舞蹈史
本課程沿著歷史的軌跡,闡述了中國舞蹈及外國舞蹈發展的歷史。通過本科程的學習,主要是學生掌握中外蹈的發生、發展的狀況及其各階段的審美特征、藝術風范,以便能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舞蹈、感受舞蹈、傳播舞蹈,促使學生在一定的高層次上進行舞蹈的學習、表演、欣賞。
參考書籍:
(1)《中國舞蹈史》 作者:王寧寧等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2)《外國舞蹈史》 作者:歐建平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實習實訓
1.國防教育
通過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防意識教育,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及集體榮譽感。安排在第1學期前2周進行。
2.入學教育
通過校紀校規與專業教育,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并了解本專業培養目標及要求。安排在第1學期前2周進行。
3.社會實踐(調查)
要求學生提出問題、了解社會實際,撰寫調查報告,考察學生應用本專業所學知識能力,增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4.公益勞動(社區服務)
要求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社區服務),培養學生服務意識,養成勞動習慣。總計不少于2周。
5.專業見習
專業見習是師范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專業見習,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提前介入教師角色,在激發和培養他們熱愛教師工作的感情基礎上,了解一名合格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樹立成長為一名合格教師的自覺意識;在學生對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使其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與基礎教育的背景相聯系,增強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和主動性。見習3周,安排在第2.第3.第4學期進行,每學期各見習1周。
6.畢業(設計)論文
畢業論文安排在第三學年。畢業論文的指導與寫作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集中時間6周,安排在第6學期。
7.畢業匯報演出
每個學生應參加學校組織的畢業匯報演出。第5學期進行。
8.教育實習、頂崗實習
畢業實習是學生在畢業之前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全面檢驗學生三年的學習成果,為學生較快較好地適應小學教育工作創造條件。全面檢查本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設性意見,為本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實踐依據。進一步加強與小學,與地方教育管理部門的聯系,聽取地方教育管理部門領導和小學校長、老師對舞蹈教育專業建設的意見,以求更好地更切實際地培養專科層次的小學教師。集中教育實習6周安排在第5學期,頂崗實習12周,安排在第6學期。
七、畢業規定
符合以下規定,準予畢業。
1.修業時間不少于三年,且最多延緩一年。
2.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其中普通話參加湖南省語委辦組織的水平測試,成績達二級乙等以上;計算機基礎、大學英語自愿參加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的相關等級考試,并獲得相應的等級證書。
3.教育見習、實習、頂崗實習及畢業論文設計成績合格。
4.修業期間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本校學生管理手冊中規定的不予畢業的條款。
三年制大專: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招生對象與學制
招生對象:應往屆普通高中畢業生、職高對口生。
學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小學美術教育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良好職業道德,具備一定的美術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掌握小學美術教育的原理與方法,能夠在小學從事美術教學,組織課外活動和競賽工作的小學美術教師,培養能在社會培訓機構從事兒童美術教育的工作者。
職業崗位:小學美術教師、社會機構美術工作者。
三、培養規格
(一)綜合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熱衷美術教育,熱愛小學教育,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
2.職業素質:熱愛基礎教育事業,具有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觀、教育觀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具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作風;具有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創新素質;具有較強的自身專業發展能力。
3.人文素養與科學素質:具有較為寬闊的視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美術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具備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觀點、較強的審美能力,個性鮮明、學有所長。
4.身心素質:具有一定的體育運動和生理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講究衛生的習慣,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積極樂觀的態度、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全的人格品質。
5.具有認識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基本素養,樹立以美育人的從教信念。
(二)職業能力
1.具有良好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
2.具有良好的能夠從事小學美術實踐活動課程以及手工制作、書寫等課程教學和教育研究的能力;
3.具備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制作教學課件、使用多媒體設備組織教學的基本能力;
4.具有學科課外活動組織、輔導能力和擔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5.具有教育調查研究與科研創新的能力。
6. 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質合格標準。
(三)職業證書
1.普通話二級乙等等級證書;(必考)
2.獲得由省級教育部門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必考)
3.獲得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級證書;(選考)
4.獲得以下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之一(選考)
⑴湖南省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證書;
⑵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MS OFFICE”一級證書。
四、主干課程
(一)核心課程
1.小學心理學
本課程是研究兒童發展特點與學習規律及其教學應用的一門科學。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兒童認知發展與社會性發展的心理特點,了解兒童掌握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和創意、形成態度和品德、激發動機和興趣的心理規律。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教育觀,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選用教材:
(1)章志光《小學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李曉東等《小學生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學教育學
本課程主要講授小學教育的基本理論。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問題研究意識,并鞏固專業思想,培養學生形成適應當前小學教育實踐的基本能力,激發學生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增強教育責任感。
選用教材:
(1)黃甫全《小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黃濟等《小學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3.透視基礎
本課程系統地講授美術透視基礎理論知識,訓練學生建立正確的繪畫技能和良好的繪畫風格,幫助學生解決美術透視空間的形成,逐步提高繪畫技巧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現能力,從而促進綜合繪畫能力的協調發展,并將這些能力運用到繪畫和創作的實踐中去。
選用教材:
王福陽《 繪畫透視學基礎教程》福建美術出版社
4.設計基礎
本課程是在學習美術繪畫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繪畫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設計技能課程。通過教學,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圖案設計理論及其實用美術的運用;能制作一般的圖案、設計紋樣,掌握初步的設計技能。
選用教材:
(1)ArtTone視覺研究中心《配色設計》中國青年出版社
(2)田春,吳衛光《設計美學》湖南美術出版社
5.中外美術史與欣賞
本課程是闡述中外美術文化發展歷史的科學。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中外美術文化歷史發展的過程與成果,擴大美術藝術視野,提高藝術鑒賞力,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為從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提供較豐富的美術歷史知識,通過欣賞中外名家名作、中外美術發展歷程等,了解中外美術的發展,了解美術的體裁,使學生拓寬視野,提高美術文化素質。
選用教材:
(1)徐改《中外美術鑒賞》清華大學出版社
(2)王洪義《中外美術史簡明教程》哈爾濱工業大學
6.素描基礎
本課主要通過基礎素描訓練,講授繪畫基礎知識,使學生懂得繪畫的造型原理,掌握繪畫構圖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樹立正確的繪畫技能,能掌握正確繪畫姿勢,能較好地理解和處理基礎素描的繪畫技巧,具有一定的示范素描的基本能力。
選用教材:
張恒國《素描基礎教程》化學工業出版社
7.色彩基礎
本課程主要是傳授色彩調色、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過教學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調色方法,具有一定的調色、配色能力,能運用不同的色彩媒介掌握不同類型的色彩調色、色彩搭配以及色彩繪畫技巧,能用水粉顏料、水彩顏料、油畫顏料繪畫不種類型的題材,能適應美術專業學習和小學美術教學的需要。
選用教材:
(1)于國瑞《 色彩構成》清華大學出版社
(2)趙錦劍《色彩》吉林美術出版社
8.國畫基礎
本課程是美術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能課。通過本課程學習與訓練,使學生掌握國畫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技能和訓練方法,提高國畫繪畫的素養,具有較規范、扎實的基本功及技能技巧,具有國畫寫意、工筆教學的能力,能勝任小學的國畫教學工作。
選用教材:
(1)張國恒《 國畫起步》化學工業出版社
(2)張純桂《中國畫教程》中國電力出版社
9.兒童畫創作
本課程通過對兒童繪畫技能的學習,把兒童繪畫技巧運用與不同繪畫材料的有機的組合,完成比較具有現實意義的繪畫創作題材綜合教學,使學生具有從事美術教育、課外活動以及繪畫比賽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具備一定的兒童畫創作的能力。
選用教材:
高長江《兒童畫創作引導教程》 湖北美術出版社
10.小學美術教學法
本課是研究美術教育全過程的理論性與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小學美術教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具有從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和組織輔導課外活動的能力。
選用教材:
羅克中,李慶云《中小學美術教學法》 廣西美術出版社
(二)認證課程:普通話、計算機。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1.國防教育
通過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防意識教育,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及集體榮譽感。安排在第1學期前2周進行。
2.入學教育
通過校紀校規與專業教育,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并了解本專業培養目標及要求。安排在第1學期前2周進行。
3.社會實踐(調查)
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要求學生提出問題,了解社會實際,撰寫調查報告,考察學生應用本專業所學知識能力,增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4.公益勞動(社區服務)
要求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社區服務),培養學生服務意識,養成勞動習慣。其時間總計不少于2周。
5.專業見習
專業見習是師范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專業見習,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提前介入教師角色,在激發和培養他們熱愛教師工作的感情基礎上,了解一名合格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樹立成長為一名合格教師的自覺意識;在學生對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使其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與基礎教育的背景相聯系,增強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和主動性。見習1.5周,安排在第2、第3、第4學期進行,每學期各見習0.5周。
6.社團活動
學生應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第1至第4學期進行。
7.教育實習、頂崗實習
畢業實習是學生在畢業之前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全面檢驗實習生三年的學習成果,為實習生較快較好地適應小學教育工作創造條件。全面檢查本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設性意見,為本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實踐依據。進一步加強與小學,與地方教育管理部門的聯系,聽取地方教育管理部門領導和小學校長、老師對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的意見,以求更好地更切實際地培養專科層次的小學教師。集中教育實習安排在第5學期共6周,頂崗實習安排在第6學期共12周。
8.畢業論文(設計)與畢業作品展
安排在第三學年。畢業論文和畢業作品展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集中時間共8周,安排在第5學期畢業創作共4周,第6學期畢業論文共4周。
六、畢業規定
符合以下規定,準予畢業。
1.修業時間不少于3年,且最多延緩1年。
2.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其中普通話參加湖南省語委辦組織的水平測試,成績達二級乙等以上;計算機基礎、大學英語自愿參加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的相關等級考試,并獲得相應的等級證書。
3.教育見習、實習、頂崗實習及畢業論文等成績合格。
4.修業期間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本校學生管理手冊中規定的不予畢業的條款。
更多內容,請查看 湘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