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測控技術與儀器 專業代碼:080301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測控技術與儀器主要研究測量與控制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精密儀器的使用原理、方法和設計方法等,將高精密儀器和測控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進行緊密結合,提高數據測量的精準度和速度。例如:示波器、拉伸儀、壓縮機等精密儀器與計算機技術結合,能夠更精準地進行數據測量且更易控制儀器。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專業知識、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掌握測量、控制和儀器領域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的技術方法,具有測量控制領域技術集成和儀器綜合設計應用能力的復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測量控制與儀器領域的科學研究、設計制造、技術開發、應用研究、質量控制和生產管理等工作。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測量理論、儀器設計與測控系統集成技術基礎,學習測量、控制和儀器相關的光學、機械工程、電子與計算機科學、自動控制等理論與技術基礎,通過多種教學環節和工程實踐,接受現代測控技術等基礎訓練,具有測控系統和儀器設計、開發及集成應用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測量理論、測量控制技術、測控系統和儀器分析、設計與集成應用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2.掌握分析和解決測量、控制和儀器領域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綜合應用光學、機械、電子、計算機技術、控制等領域知識的能力;
3.具有批判性思維、創新意識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內外產品質量控制和安全生產的政策、法規,對目前國內外本專業常用的技術規范和標準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市場經濟、企業管理等基本知識;
5.至少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溝通與交流的初步能力;
6.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7.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素養,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交流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8.具有終身學習意識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主干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數理基礎、傳感與信息獲取、測量理論與測試技術、測試信號處理、計算機技術、測控總線及數據通信、控制理論與控制技術、儀器設計與制造、儀器性能測試與評價、測控系統分析、設計及集成等。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電路基礎(64學時)、計算機結構與邏輯設計(64學時)、電子電路基礎(64學時)、信號與系統(48學時)、自動控制原理(52學時)、微機系統與接口(48學時)、工程力學(54學時)、工程光學(56學時)、信息通信網絡概論(56學時)、儀器科學與技術概論(16學時)、傳感器技術(56學時)精密機械設計基礎(64學時)智能儀器設計技術(56學時)測試信號分析與處理(48學時)、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34學時)、現代控制理論(34學時)、導航定位控制與應用(32學時),學科及專業選修課不少于12學分。
示例二:電路分析基礎(68學時)、信號與系統(68學時)、電路信號與系統實驗(15學時)、模擬電子技術基礎(60學時)、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46學時)、C語言程序設計(45學時)、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78學時)、電子線路實驗(I、Ⅱ、Ⅲ學時)(23學時)、數字信號處理(46學時)、電磁場與電磁波(46學時)、射頻模擬電路(46學時)、自動控制理論基礎(46學時)、傳感器與信號調理(60學時)、電子測量技術(54學時)、單片機原理與程序設計(54學時)、自動測試技術(54學時)、軟件技術基礎(54學時)、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新技術講座(16學時),學科及專業選修課不少于22學分。
示例三:工程力學(51學時)、工程圖學(80學時)、機械設計基礎(85學時)、電路與電子技術(128學時)、自動控制原理(40學時)、微機原理及其應用(56學時)、傳感器技術(48學時)、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32學時)、工程流體力學(40學時)、熱工基礎(48學時)、儀表電路設計(40學時)、應用光學(40學時)、物理光學(48學時)、測控電路(40學時)、熱工過程控制系統(40學時)、自動檢測技術(80學時)、精密儀器設計(40學時)、精密測量技術(80學時),學科及專業選修課不少于20.5學分。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金工實習、電子實習、生產企業實習、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創新實踐、工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社會實踐調查等。
主要專業實驗:傳感器技術實驗、測試理論與檢測技術實驗、儀器設計實驗、測量系統建模與數據處理實驗、智能化儀器與網絡化儀器實驗、測控系統綜合設計實驗、儀器性能測試與評價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0804 材料類
學習內容
電工學、電子技術基礎、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及應用、控制工程基礎、信號與測試系統、智能機械設計、數字化測控技術、精密儀器設計、測控電路設計、智能儀器設計、微機電系統等。
主要科目
《傳感器技術與應用》、《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智能儀器儀表技術》、《精密機械與儀器》、《測控儀器設計》、《光電測試技術與系統》、《自動控制理論基礎》、《電氣自動控制》、《光學設計》、《智能檢測技術》、《虛擬儀器及應用》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自控、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現代醫療儀器設備、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飛機機載電子電氣設備維修及管理。
就業前景
就業方向:主要就業方向包括以下三個方向:
智能儀器儀表方向
智能儀器儀表方向主要是從事儀器儀表,電子產品的軟件,硬件研發,測試,也可以從事儀表自動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這是一個偏向于電子的方向,最好要學好C語言,匯編語言,單片機,labview等并有相關的實踐開發經驗 。剛開始工資不會太高,一般就5500到6000(單位不同工資會相差很多)。研究生畢業在不同的地方哪的錢也不一樣。在北京應該有6500左右,這是開始,工作一段以后就看你的實力了。
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方向
這個方向主要是從事計量,測試檢測,品質檢驗等的工作,這個方向學術研究的成分比較重一點,一般本科生比較難找到較合適的工作。
計算機測控技術方向
這個方向有一個亮點課程就是圖象檢測與處理,是一個比較偏向于計算機的方向,與第二個有相類似的地方都是從事的檢測測量,只是計算機測控技術方向比較偏向于計算機操作平臺的運用。現在的計算機人才是緊缺的,學好了很容易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平均水平大概在6000左右。
就業崗位
儀器、電子類企業:產品研發、儀器儀表的設計制造、運行管理、計量、測試檢測;工業、工程類企業:工程技術、自動化控制、過程控制、儀器工程。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