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Children ----Kahlil Gibran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一、 辦園理念
----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
遵循華德福教育理念,幼兒如同感覺器官,“他們做他們看見的,他們成為他們所體驗的”。他們毫不過濾地吸收環境的一切:在緊張的環境中長大,孩子會變得緊張;被混亂和無序包圍,混亂便成為孩子的一部分。于是,營造最適宜孩子成長的環境是悠鹿和家庭合力奮斗的目標。在適宜的環境中,讓孩子完成自我的內在構建,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
二、辦園特色:
環境布置:提供安全、有序、溫馨富有創造力的環境
柔和的彩色墻面,木質家具,天然材料的簡單玩具如木頭或毛線動物、羊毛或棉布娃娃,各種木樁、木塊。玩具取材天然,方能滋養孩子天性,讓孩子在與玩具的摩挲中與自然親近。玩具唯其簡單,才能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一塊圓木在孩子手中可以是椅子,可以是輪子,也可以是方向盤、帽子、鏡子……無限可能!而一個笑意盈盈、睫毛長長的芭比娃娃正因為她太精美,沒有留給孩子任何想象的空間。
節奏與秩序:“萬物皆有時”日出日落、四季輪回,孩子的成長也一樣。順應孩子內在的發展機制,調諧內在與外部世界的節律是健康生活的保證。每天,每周,每月乃至一年中,順應四季的節氣,我們為孩子安排每天的活動和課程:
冬季,大自然沉睡,在白雪覆蓋的冰冷土地下,種子在聚集能量。冬至是最大的吸收時刻,孩子們該早睡晚起
春天,萬物復蘇,成長的季節。孩子們要早睡早起
夏天是個懶散的季節,暖洋洋的空氣中充滿著花香和昆蟲的嗡嗡聲。夏至是最大的呼出時刻,孩子們可以晚睡早起。城市的孩子們去鄉下,仰望夏夜的星空吧。
秋天,清醒的季節。秋收后的原野里,感到大自然在撤退。山巒的色彩層層疊疊,是帶孩子們登高眺遠的好時節。
不論哪個季節,我們每天有近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每周三有遠足,讓孩子們自由奔跑、舒展筋骨,親近大自然。在四季里,我們唱不同季節的歌;四季桌的布置也與四季節奏相呼應;每月、每周、每天的主題活動和技能學習如繪畫、手工、造型、園藝和故事、舞蹈等也與季節相聯系。節日的慶典穿插在每個季節的活動中,通過孩子們和老師的共同勞動,把節日的文化和自然之節奏協同起來,從而,孕育孩子的對大自然的親近和文化意識。同時,很重要的是,節奏中的重復和秩序使孩子們獲得安全感。
游戲與自主學習: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動手即動腦”,他們在游戲中學習、長大。有想象力的游戲造就有想象力的孩子和長大后有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悠鹿園內為孩子們提供激發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簡單、自然的玩具和安全、放松的游戲空間。每日保證孩子們至少一小時的自主游戲時間,孩子們自主游戲時間是神圣的,此段時區內,老師不能隨意中斷游戲,只在需要時,給予孩子幫助和引導。晨圈、主題活動以及故事時段,老師通過示范,吸引孩子,讓孩子們在做中,學習合作和各項技能。但不強求孩子們的學習進度,讓他們按自己的步伐自主學習,在學習中體會美、成功的樂趣。為孩子成長為終生的學習者走好第一步。
半天純英文環境:
在半天英文時間區,主班老師使用全英文,貫穿孩子們洗手、整理、游戲引導和日常交流。同樣,教學活動的晨圈、主題課與口述故事時,英文貫穿始終。幼兒習得外語不同于成人學習外語:適宜的語言環境和一定量的語言輸入可以讓孩子在不自覺中自然習得語言。用學習母語的方式習得一門外語也是華德福教育的外語教學中的力行的方式。
老師為值得模仿的榜樣:身邊的成人是孩子成長環境中最具重要意義的因素。所以,老師與家長承擔同等重要的責任。正因為幼兒如同眼睛,不加選擇的汲取我們成人的一切行為,所以老師應保持自愛、快樂、寬容和學習的積極狀態,成為孩子自發模仿學習的榜樣。
三、課程與師資
課程設置:
每日的主題課,通過韻律活動和動手制作,讓孩子感受美和體驗創造的快樂。
漢語和英語安排的教學環節基本一致,內容也有相關性。
成圈律動:大家手拉手成個圈,有說有唱。其中包含詩歌說唱、手指游戲或肢體運動,成圈的形式既有利于老師觀察每個孩子,又能滿足幼兒的心理安全感。
藝術活動:多樣化的藝術活動如蜂蠟、陶泥塑型,濕水彩,廚藝以及各種手工如貼碎布畫、染布、紙板穿線畫等等。
故事:老師利用簡單的道具如自制的玩偶、指偶、紙房子和木樁等,口述故事。我們挑選古老的故事以及自編的簡單故事。原則是要能滋養孩子,滿足孩子“世界是良善” 的需求。簡單的布景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老師輕柔的聲音能給孩子帶來撫慰和安全感。
師資簡介:
牛盼: 漢語主班教師,幼教畢業。三年幼教經驗。曾參加華德福幼兒教師短訓。
易素芳:英語主班。悠鹿籌辦人之一。留學英、法,語言學,二語習得雙碩士。曾任教武漢大學和北京林業大學英語系。自小夢想當幼兒園老師,華德福教育理念點燃了這個夢。
喬小杰:配班老師。曾小學任教。負責衛生、飲食方面的工作。
四、 招生信息
1. 招生對象:二月十五日開始招生,三月十五日正式開園。 招收兩歲半至學齡前兒童,20名以內,招滿為止。
教育保育費:2000元/月,以學期為單位交費,每年的寒暑假期間可以整月休園,收取教育保育費的一半作為名額保留費,其余時間整月休園將不退還教保費;
餐費:350元/月,以月為單位交費,如遇幼兒缺勤,家長需提前通知園方,可在下月的餐費中扣減。
車費:100元/月,以學期為單位交費。用于每周遠足租用車輛的費用。
被褥、服裝費:新生入園時一次性繳納300元被褥服裝費,被褥和服裝離園時可帶走。
2. 上學時間:每周一至周五,早上七點半至下午五點
學期開始與結束:上學期為每年9月至次年1月,下學期為每年3月至7月,每年有寒暑假各一個月,寒暑假期間幼兒依然可以選擇來園,我們有老師輪流值班,但是不安排新的教學內容,只是復習性的教學。其他節假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3. 入園流程:
1)口頭申請入學后,園方安排與家長面談。面談目的在于了解家長和孩子,同時也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溝通教育理念,統一家園對待孩子的方式、態度,培育身心健康的孩子。
2)提交入園體檢表、繳費。 附件1:園內作息
冬 春 季
時間段/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7:30~8:30 入園+早餐 8:30~9:20 自主游戲 遠足 自主游戲 9:20-10:00 晨圈+塑型 晨圈+濕水彩 戶外晨圈 晨圈+手工 晨圈+廚藝 10:00-10:10 洗手整理 10:10~10:20 早茶點 10:20~11:20 戶外活動 11:30~12:00 午餐 12:00~14:30 午休 14:30~15:00 下午茶點+英語故事 15:00~15:50 戶外(英語成圈10分鐘) 16:00~16:40 英語主題活動 16:40~17:00 整理 17:00-17:30 離園 夏秋季
時間段/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7:30~8:30 入園 + 早餐 8:30~9:20 自主游戲 遠足 自主游戲 9:20-10:20 戶外活動 (10分鐘晨圈) 10:20-10:30 洗手整理 10:30~10:40 早茶點 10:40~11:30 塑型 濕水彩 手工 廚藝 11:30~12:00 中餐 12:00~14:30 午休 14:30~15:00 下午茶點+英語故事 15:00~15:50 自主游戲 16:00~16:50 英語主題活動(英語成圈10分鐘) 16:40~17:00 整理 17:00-17:30 離園 附件2:關于飲食
1. 以回歸自然,清淡營養為原則,不用味精、雞精等調味品。
2. 綠葉菜和肉類盡可能使用有機菜。
3. 幼兒園不提供晚餐服務。首先,時間不合適。孩子在4:30在園里就餐,這個時間對于晚餐來說太早。另外,孩子和家人共進晚餐,交流一天收獲,對親子關系也大有裨益。
4.“星期一、星期二……”的概念對孩子來說是抽象的,不易理解。因此我們將飲食和“星期”的概念結合起來。星期一的午餐固定是包子(經常更換不同的餡)+粥,孩子就會很自然的知道“星期一是包子日”;星期二的午餐是米飯+炒菜+湯;星期三是餃子+原湯;星期四是面條(各種鹵料和口味的面);星期五是西餐日。通過飲食培養孩子口味的多樣性,同時讓孩子了解各國的文化差異。具體食譜詳見幼兒園每周一的公示欄。
悠鹿幼兒園地址:西三旗金榜園小區3號樓1單元102
聯系人:郭愛麗13426395971;易素芳13717770619
更多幼兒園招生簡章,請關注幼兒園招生簡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