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從醫患糾紛看醫學生就業難

2012/9/17 16:24:30

目前,看病難,看病貴,醫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職業,但是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王紅漫教授公布了一份針對北京市醫學院校本科生的調查。她發現,對就業前景有信心、愿意從事臨床醫學的醫學生只有一半;而在2010年這個數字為56.9%。換句話說,僅2年,醫學畢業生對就業前景的信心就下降了近7個百分點。

多少年后,醫生還是熱門職業嗎?業界稱:風險大回報少,醫學生一半都想轉行。“醫患關系的緊張,多次發生的傷醫事件,也會對醫學生的從醫志愿造成影響。”張強說,除此之外,現在社會上需要醫學專業背景的職位越來越多,藥廠、媒體,甚至IT行業、投資公司都開始設立醫學相關職位。面對這么多待遇明顯好于醫院的選擇,他們怎能不動心?

  由于醫學生所學知識的專業程度較高,很多人轉行后都不同程度地荒廢了所學。埋頭苦讀5年甚至8年書后,卻找了專業不對口的工作,這在畢業就轉行的醫學生眼里顯得很平常。“現在很多人就業都和學的專業不對口,醫學生并不是特例!碑厴I后在某外資醫藥公司工作的小李這樣告訴記者。她所學的預防專業如果尋找對口的工作,一般都要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但如果進入比較好的醫藥公司,本科生就能有一份相當可觀的收入。對來自農村的她來說,選擇放棄醫生這個職業,沒有太多遲疑!昂芏鄮熜謳熃悖厴I去醫院后,最開始幾年每個月才能拿到兩三千塊錢,這根本不夠我在北京平時的開銷。算算房租、水電、交通,我就算不吃不喝也一分錢剩不下來!

  風險大回報少,當醫生“不劃算”

  報酬偏低,也是醫學生就業的障礙之一。在王紅漫教授的調查中,超過八成的醫學生期望年薪在“9萬元以上”,但事實情況卻遠達不到這個數值。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的小陳告訴記者,她畢業后雖然進入了北京一家三甲醫院,但3年過后,現在她的月工資仍徘徊在3000元左右,這對于在北京生活的她而言,實在有些捉襟見肘。

  對此,張強表示,雖然從整個社會來看,畢業生工資待遇低是很正常的現象。但不同的是,其他行業如金融、IT等從業人員有兩年工作經驗后,便可以享有比較合理的待遇,醫療行業卻很難如此。按照當前醫院的工資制度,醫生的薪水分為基本工資、科室獎金等,除此之外還和醫生的職稱掛鉤。比如在有些地方,已經工作兩三年的醫生收入其實和剛畢業不久的醫學生沒有太大差別。

  醫學的特殊性,還要求醫學生們要長期不停地學習、充電、考試,以謀求職位的晉升。有句話說:“沒有十年的臨床積累磨煉,出不來一名好醫生”。但在這期間的精力和金錢投入,常常會讓他們覺得不劃算。已經轉行在網絡編輯崗位做得如魚得水的小祝直言:“做醫生要一輩子考試、無休止地,我做不到!

  轉行的根源在于培養與就業脫節

  盡管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內外因,陳育德教授仍一針見血地指出,醫學生轉行的根源在于培養規劃、招生規模與各地崗位需求的脫節。

  中國教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招收醫學研究生、本科生和大專生共計59萬,畢業49.8萬。“從這兩個數字來看,醫學生不算少,但其中各類學生的比例可能與實際需要有差距,以至于影響實際從醫者的比例。如在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已經達到1:1左右,甚至研究生比本科生還多。”

  陳育德教授說,現在很多醫學院都在擴招,一些地方醫學院招生規模甚至出現了很不均衡的情況,比如在山東地區,醫學院很多,本科畢業生也多,供大于求;陜西、甘肅卻剛好相反,醫學院少,且多數學生是長學制,5年制畢業生反而供不應求,致使一些縣醫院招不到5年制的臨床醫學畢業生。

  所有這些問題,最終會導致這樣的結果:有些地方的區縣級醫院招不到合適的臨床醫學本科生,有些地方的大醫院卻是博士也要擠破頭。

  “如果讓博士生下到基層,先不說基層醫院能不能養得起,從目前8年制臨床醫學博士生的培養方式,很可能導致他們下到基層也看不了病,因為基層醫院缺乏專業的設備及相關人員的輔助!比缃竦默F實情況便是,基層醫生嚴重不足。按照國家計劃,到2015年,要為城鄉基層培養15萬名全科醫生,而目前全科醫生實際只有7.8萬,且大部分是轉崗培養的,其質量不容樂觀。

  此外,現在很多醫院的用人制度也制約了醫學生的實際發展!搬t院都有上級規定的人員編制,且多年不會變化;醫院的管理者也要考慮人力成本,在編制滿員急需醫生的時候,醫院寧愿返聘一些有經驗的老醫生,也不愿選擇需要增加編制才能進院的應屆畢業生。而且,如此一來,醫院還能省下培養新人的時間和精力,并減少新醫生因為沒臨床經驗而帶來的問題。”

  所以,我們也可以想到,醫學生的轉行,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單位接收。

  “要讓不管幾年制的學生,都成為優質的醫生”

  醫學院在讀,保研在本系的小徐,今年暑假的主要任務是幫導師整理資料和聯系同門的師兄師姐。對于臨床醫學生的紛紛轉行,她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實際上,很多轉行的人都是在本科畢業找工作或者考研究生時就已經找到了方向,碩士甚至博士生畢業后,進入臨床的人仍然占大多數。而且,也不是只有醫學生會在畢業后轉行!

  小徐的話,剛好說到了一個關鍵。陳育德教授表示,人們關注醫學生的轉行,主要是因為醫生這個職業的受關注程度高。畢竟,有經驗的好醫生越來越少,最終可能就會影響到治療質量。但事實上,不止醫學生,其他各個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后轉行的也都不少,沒有必要將醫學生看成特例。

  陳育德教授說,要想不浪費多年培養出來的醫學人才,需要的是綜合考量。

  首先,要讓醫學人才的培養有更切實的規劃,包括每年八年制、五年制、三年制學生分別要招多少,才能滿足各地的實際需要,國家主管部門要在培養與需求不平衡的地區間進行統籌協調;其次,要進一步完善醫院的用人制度,讓新進入醫院的醫生能夠勞有所得,保證他們的各種權益;再次,社會要尊重醫生的人格與他們的辛勤勞動,要為醫生執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使他們的人生價值得以體現。

  陳育德教授最后補充,現在教育部和衛生部正準備實施一項名為“卓越醫生教育”的培養計劃。它不是為了培養出博士、博士后那樣的頂尖人才,而是要讓不管幾年制出來的學生,都能成為一個優質的醫生:有技術、有醫德、有經驗,還要有責任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