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發言】 “拼爹”:社會的腐蝕劑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社會學教授李偉民
“拼爹”成為潛規則 反映民眾對公平缺乏信心
南方日報:媒體上每一次與官二代、富二代有關的新聞都會吸引公眾的關注。“二代”問題背后引出的是“拼爹”問題。在您看來,公眾關注的“二代”背后,他們其實最關注的是什么?
李偉民:這個問題背后潛在的主要是與社會公正、平等有關的問題。大家覺得個人在社會上發展遇到各種障礙,就在于一些人利用不公正、不平等的特權、關系和一些不符合制度和政策的手段去獲取個人目的。
南方日報: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哪些?
李偉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社會現有的資源分配和競爭的制度不完善,不夠公開透明。“拼爹”拼的是那些有關系、有社會資源或者社會特權的人。這就造成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不公平、不平等。
南方日報:“拼爹”現象在社會上會不會越來越普遍?
李偉民:社會存在這個現象,在某些時候還比較明顯。但是是否普遍,這個可以進一步分析和討論。這個問題會不會越來越嚴重?這決定于我們在發展中,社會有關部門和群體如何看待。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類似問題可以減少發生。
南方日報:“拼爹”現象給社會發展帶來那些危害?
李偉民:帶來危害,而且是很大的危害。這種社會風氣就像腐蝕劑一樣,會把社會腐蝕掉,把人們對社會公正平等的信心和理念腐蝕掉。
南方日報:靠父母能力就業,對那些缺乏家庭背景能力的人來說不公平。但我們發現,對這種“潛規則”的存在,許多人并不完全排斥。
李偉民:大家覺得社會現實就是這樣,有條件利用關系為什么不用,他們認為不用這些條件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這就反映出普通民眾對正常的、健全的、平等的制度缺乏信心。所以他們才會寄希望于“潛規則”。普通民眾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對平等公正的社會制度應該有信心。另外要給普通民眾一些權利,讓他們能切身參與到社會監督的過程中。社會應該有公開透明的機制,讓普通民眾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樣他們才能樹立正確的認識和態度。
現在社會競爭的確很激烈,如果普通民眾認為競爭不公平,而且他們又無法對這些不公平的現象施加影響,那他們就真的沒有辦法、無能為力了。
年輕人應該沉住氣
南方日報:上一代人通過自身努力,考上大學之后,就從農村到了城市。但是現在的年輕人讀完大學之后,即使很努力,也拼不過有家庭背景的人。有人說,現在社會這種“拼爹”的現象,讓更多社會底層的人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渠道變窄了。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李偉民:我們現在依然應該相信,努力一樣能夠獲得成功。出現這個現象,是因為社會競爭發展更加激烈了。另外,社會發展過程中,政策制度不夠健全,暴露了不同的社會問題。所以很多人好像覺得現在的環境跟以前相比不一樣了。
“拼爹”的人不可能占用所有的社會資源。如果年輕人有能力,通過努力還是有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機會。那些“拼爹”的人不一定都是很優秀的,年輕人未來的發展,還是要靠自己。
南方日報:那些沒有家庭背景的年輕人,遇到“拼爹”的人,該怎么辦?
李偉民:除了努力,還是要努力。現在“拼爹”的人和沒有背景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問題,指望一夜就獲得成功。這是很糟糕的問題,他們太沉不住氣,總是希望盡快成功。期望干一兩件事就成功,這是不可能的。成功需要靠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所以首先思想要正確,然后再考慮方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