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7日,美國蘋果公司正式推出新一代平板電腦iPad3,全球“果粉”的熱情再次被點燃。此前,史家小學已經將iPad引進課堂教學,引發社會爭議:有人認為使用iPad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將引發課堂教學的一場變革;也有人認為iPad進課堂會增加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同時也可能引誘孩子沉溺于游戲之中,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雖然爭議不斷,但是越來越多的學校將iPad用于教學,已是不爭的事實。
一辯:新技術制造“數字鴻溝”?
正方:無奈地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呂女士(學生家長,工人):有一天孩子放學回家,跟我說起附近小學的學生用iPad上課,描述課堂情景時他的眼睛都在閃光。而我只能回避開,三四千元的iPad是我們全家一個多月的收入。
我在想,如果iPad這樣的平板電腦真要進入課堂,有多少家庭能夠承受?在北京或者其他東部城市可能好一點,那在西部呢,在西部農村呢?一個iPad可能抵過一戶人家的全年收成。大家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如果現在就推廣iPad進課堂,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就只能無奈地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了。這不就是新的教育不公平嗎?
羅崇敏(云南省教育廳廳長):我關注到了最近北京有學校在班級里使用iPad進行教學的現象,對于是否應該推廣iPad進課堂,我認為新技術有幫助提高教學質量的地方,但學校不要過分鼓勵使用這一工具,應該尊重學生家長的意愿,可以引導,但不能強制。
反方:政府、學校可補貼建“iPad公共教室”
張智方(企業管理人員):我認為,在目前的條件下,學校還是應該盡可能地引入iPad這樣的新技術工具用于教學。它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學的技術難度(如實驗效果呈現);還能避免一些教學污染(如粉筆粉塵)。
誠然,目前我國存在一定的城鄉貧富差異,一些家庭可能無力承受iPad的費用。但我想這個可以通過政府、學校層面的補貼來解決。政府加大對經濟不發達地區學校的教育補貼力度,學校之間可以建立對口支援,甚至不妨以建立“iPad公共教室”的形式,利用公共的iPad投入課堂使用,就像十幾年前我們支援農村小學建立電腦教室一樣。
iPad是好東西,好東西就應該用于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正道上。有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二辯:iPad推動教學革命?
正方: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到知識
王老師(東城區某小學教師):我們學校還沒有引入iPad到課堂教學,不過之前我曾經觀摩過外校一堂使用iPad教學的課,給了我很大震撼。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專心地使用iPad進行各種圖形分析,效果非常好。課堂教育,尤其是小學的課堂教育,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上課注意力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孩子很容易上課走神,而iPad漂亮的界面、良好的互動性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我們過去常說“要做一場教學革命,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在快樂中學習成長”,現在看來,iPad正在推動這一變革。
反方:技術現代化不等于課堂現代化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我認為決不能把技術手段的現代化簡單等同于課堂現代化。拿教師使用PPT來說,國內教學普遍實行灌輸模式,對著PPT“念課”,直接把整個推理過程呈現出來,很少引導學生參與思維的過程。這并非對“一支粉筆,一堂課”傳統模式的超越,反而可能對教學效果起反作用。
應該說,iPad帶來了新的教學手段,但我們的目光應該關注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教育評價體系的完善。不是用了iPad,就是課堂現代化了。
三辯:學習課堂變成游戲課堂?
正方:誰來保證學生不玩游戲?
孟靜依(海淀區某小學教師):我是堅決不主張將iPad引入課堂的。誰能保證學生在上課時不玩游戲?現在的iPad功能十分強大,可以安裝各種游戲,體驗效果非常好。此外,利用WiFi或者3G還可以接入互聯網,對學生的誘惑十分大。學生在課堂中萬一偷偷玩游戲,甚至登錄不良網站,后果不堪設想。
另外我認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和溝通能力。而iPad的使用對這種能力的培養是一種扼殺,因為它只將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雙線互動”變成了師生間的“單線聯系”,很容易造成學生性格孤僻。
反方:課堂監管可以趨利避害
劉曉陽(教育學博士):iPad引入課堂,有利有害,這點毋庸置疑。我認為,對于有害的部分,學校可以通過建立課堂監管等措施予以規避,發揮iPad的有利作用。史家小學信息部主任汪忱曾表示,孩子們手中的iPad上安裝的軟件全是用于課程本身的教學軟件,網絡使用的也是校園網,孩子們只能上網查看到學校數據庫的信息資料。我想這就是一種監管。
根據史家小學的經驗,我認為iPad引入課堂教學的最好辦法就是學校集中采購iPad,統一設置程序。這樣既能規避學生課堂玩游戲的風險,二也能大大減輕學生的家庭負擔。
眾說紛紜
iPad進課堂只是一個噱頭
Ironminer_abashed:說實話iPad進課堂只是一個噱頭,雖然說iPad可以減輕學生攜帶書本的質量,但對于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尤其是對中學生。對于演示較多的課程來說,iPad可能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淡定的高:看來除擇校費外還有相當大的后續投資啊。
拾位置:真心覺得如果大中小學生都拿著iPad進課堂,那會是教育界的悲劇。
肥蕉他二叔:iPad進課堂?荒謬,根本沒必要,為了什么?為了提高成績?為了體現大都市的現代化?有必要花那么大的成本?這些錢讓貧困山區的孩子讀書,能改變的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