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多”了一所名校
近日,浙江永康一所中學的一句高考勵志標語,在微博上引起了轟動。“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這句話,出自白巖松去年7月與鄭州大學學生的對話。
為何這句話作為高考勵志標語,能引起這么多網友的關注?無疑,這句話很現實、很無奈,引起了大多數人的共鳴。對許多人來說,高考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命運。但學生只有靠高考,才能拼得過富二代嗎?
窮富差別客觀存在,但窮富只是一種生活狀態的反映,而不應成為社會階層的標簽,可當“富二代”、“官二代”這樣的詞語不斷闖入我們的生活,它事實上意味著社會的階層固化愈發明顯,也意味著社會財富的聚集與教育資源分配機制還很不健全。
在不均衡的教育資源分配機制下,我們是要重視高考,但高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過程,不是全部。考生應擺正心態,正視自己,更平和、更理性地看待高考,看待競爭。
并不想從價值導向層面來探討這句話該不該成為標語,探討這條標語可能帶給學生的所謂正面抑或負面影響。但過于放大這條標語的價值導向意義,不但無益于正在緊張備考的學生和學校,更可能誤傷制定標語的老師。
而這些,顯然都不是我們關注標語的本義。網友“圍觀”標語的背后,其實是對社會公平的普遍期待。期待有一天教育資源分布更均衡、貧富差距能更小。但眼下,考生和家長能做的是:擺正心態,理性面對高考和社會的各種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