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悉尼大學開考生留學方便門疑圈錢

2012/2/27 13:03:34

  2012年高考的號角尚未吹響,但是生源大戰已烽煙燃起。2月16日,澳大利亞名校悉尼大學正式宣布:接受中國內地高考成績,內地考生可直接申請本科入學。一紙新政引來公眾熱議,高考不再“獨木”路窄,還把“橋”架到了大洋彼岸。但值得擔憂的問題也接踵而來:當出國留學不再只是高考的“退路”,而變成了另一種“出路”之時,中國高校是否真的陷入了“狼來了”的招生窘境?

  海外名校為中國學生量身打造錄取政策

  “世界排名高于清華、北大,錄取分數卻比清華、北大低100分左右!”近日,海外名校悉尼大學攜著具有如此強大吸引力的招生新政高調進駐中國,讓不少考生和家長心動不已,也讓邁進大洋彼岸的名校讀書的夢想似乎變得更加“唾手可得”。

  記者登錄悉尼大學官網看到,在其最新的招生政策中,對申請讀本科的中國學生以附件形式、按省市區劃分明確列出了高考分數要求。綜觀各地的高考分數要求,大致與其2011年的理科或文科重點線持平,這意味著中國高考考生不必再額外準備澳洲高考,憑借本地高考分數,就有機會申請就讀世界排名前50的悉尼大學。

  “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甚至可以說是悉尼大學針對中國學生量身打造的‘史上最強錄取政策’。”據澳大利亞留學中介張小姐介紹,新政之前,無論中國學生有多優秀,都不能直接入讀悉尼大學的本科,而是需要經過8個月至1年的預科課程,考試通過后方可就讀。而預科的升本考試又是帶有分流性質的,每年大概約有70%的考生順利升學。“可以說,這項政策既能降低學生升學就讀的風險,又能省去預科一年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剛聽到這個消息,高三學生的家長王女士十分高興,決定讓孩子申請試試,為極具風險的高考再加個“保險杠”,可仔細咨詢研究后,卻發現現實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煩惱主要來自語言水平和經濟要求兩個方面。

  據了解,悉尼大學對申請人的語言水平同時列出了詳盡要求。總體而言,雅思成績要達到平均6.5分,或者托福成績要達到577分(卷考)或90分(機考),某些特殊的專業,如教育類、傳媒類等要求更高。這個要求對于不少高三畢業生來說難度不小。

  經濟的“門檻”也讓不少學子只能望校止步。據張小姐介紹,悉尼大學一年的學費約為2.8萬至3.5萬澳元,再加上生活費用等,基本上每年的生活、學習費用需要20余萬元人民幣。

  是摟錢的“鐵耙子”,還是為搶生源?

  悉尼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的新聞一經傳出就引發熱議,而除了其世界名校的光環外,更多人感興趣的是:究竟是什么動力驅使其不遠萬里來招生?

  不少網友直言“1年20余萬元的費用實在是‘圈錢’”,悉尼大學盯緊的是“中國人的錢袋子”。近年來,隨著國內留學市場的持續走熱,中國已成為澳洲最大的留學生資源國。據統計,目前在澳約有14萬名中國留學生,占國際學生總數的24%。但自2010年以來,澳元升值拉高留學費用,且移民門檻大幅提升。在高費用和難移民的雙重打擊下,澳洲留學市場曾備受冷落。在此背景之下,作為澳洲高校翹楚的悉尼大學放下身段“示好”似乎也不足為奇。

  更多學者則認為“中國人的腦瓜子”才是悉尼大學此舉的真正目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促使悉尼大學此舉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范圍內激烈的生源競爭:“生源是決定大學水平和質量的首要因素,哪所大學都想招到更好的生源,承認中國的高考成績就減少了一道中國生源進入悉尼大學的門檻。中國的生源數量和素質都相對較高,中國將成為全球范圍內大學生源爭奪的焦點,而悉尼大學是想占得先機。”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則坦言,海外名校加入中國優秀生源大戰是“對國內高校乃至中國高等教育的極大挑戰”。不少人預測,由于名校的示范力量及政策的先行效益,越來越多的海外名校將效仿此種“基于高考成績之上的自主招生”,在承認統一高考的前提下打破集中錄取制度,不僅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升學壓力,也有利于學校選拔到更多的優秀生源。

  居危求變,推進招生改革是關鍵

  “在這樣的挑戰面前,如果我們還是無動于衷、因循固守,那隨著時間推移,形勢將越來越不利。”在海外名校吹響了爭奪優質生源的號角之時,儲朝暉認為居危求變是關鍵:“中國高考不能等著別人兼容,而應該自主與世界各國的大學錄取相互兼容。一是提高中國高考在世界上更大范圍內的認可度,讓它逐漸由知識水平的考試逐漸轉向知識水平與基本素質相結合的考試,成為更多體現一個人基本能力的考試。另一方面要尋找中國大學招收世界各國學生時,與其他國家可以互認的評價標準,簡化中國大學招收別國留學生的門檻,建立能準確評價學生,供需快速搜尋并對接的機制。”

  “認可而不依賴高考成績”成為悉尼大學此舉中可圈可點之處。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悉尼大學新政類似于香港地區在內地的自主招生方式,其“承認我國高考成績,且把申請條件定為一本線,不與內地名校‘飆分’”的做法,展現出該校在評價體系方面的成熟,值得我國內地高校在推進自主招生時借鑒。儲朝暉則認為不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依據,“既消減了大陸高考招生制度的不利因素,也可減少學校和學生的成本”。

  還有不少學者認為,面對“跑到家門口亮劍”的海外高校和全球化生源競爭的日益加劇,以往“掐尖”搶生源、圈生源的做法已經過時,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苦練內功,用優秀的教育質量和服務吸引生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