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大學戶籍制度不公引大學生抗議

2011/10/14 10:42:45

  近日,剛剛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溫州籍大學新生周青潔,和家人商量后決定,把戶口保留在溫州農村老家。來自浙江農林大學的一個調查:八成新生入學時拒絕“農轉非”,不再把戶口轉入學校。曾經幾何,城市戶口不再是農村大學生眼里的香饃饃。(8月17日《今日早報》)

  “農轉非”曾經是許多農村人的夢想,為了實現夢想,不少人甚至跑關系、找門路,花費巨資以買到了一個“農轉非”指標。時過境遷,現在的農村大學生竟然放著城市戶口不轉,確實讓人感慨萬千。不過,如果因此而認為二元制下的城鄉戶口差距已經消除,未免失之膚淺和簡單。恰恰相反,大學生拒絕“農轉非”,其實更是現行戶籍管理中城鄉不公、地域不公等的生動注腳。

  不必否認,現在的城市中已經有許多沒有當地戶籍的外來人員,他們可能在城市長期工作和生活,但這并不代表他們與當地人無異。就業、社保,房屋限購、子女上學,哪一樣不與戶籍相關呢?關閉學校,首先是外來工子弟學校;整頓治安,首先想到清理外來務工人員;在許多城市,還依然把戶口作為對“優秀外來人員”的獎勵,做出種種細則要求。如此種種,哪個不在強化著當地城市戶籍的重要呢?事實上,許多戶籍管理專家也都坦言,戶籍改革的最大困難正是緣于戶籍所承載的附屬物太多太重。

  大學生們拒絕“農轉非”,絕非是看不到城鄉戶口的差異,甚至對農村戶口偏愛有加。熟悉高校的人都知道,大學生即便把戶口遷到學校,也并非是獨立的個人居民戶口,而是以學校為整體的所謂集體戶口。雖然也算是城市戶口,但幾乎享受不到普通城市居民的待遇,轉與不轉也就基本沒有了區別。更重要的是,等到畢業之時,都說就業難,其實在城市安下戶口遠遠比就業更難。許多試圖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找工作的畢業生最終選擇離開,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正是因為落戶毫無希望。

  而在一些中小城市,雖然能夠把戶口安下來,但同樣是掛在諸如人才交流中心之類的集體戶籍之上,不但沒有獨立的個人戶口,相反每年還要繳納不少的檔案、戶籍管理費。如此“農轉非”,有多少實際意義呢?更有甚者,當就業時遭遇戶口障礙,再想把戶口遷回老家常常也變得非常困難。到那時,上大學時的“農轉非”戶口倒成了燙手的山芋,無處安放。吃一塹長一智,后來的畢業生自然不敢輕易將戶口轉到學校了。

  戶籍是人口管理的手段,如果戶籍遷移真正簡單方便,誰不希望讓自己的戶籍跟著工作、生活走呢?人已“農轉非”卻不敢讓戶口隨之“農轉非”,不是進步而是尷尬。很顯然,只有努力消滅戶籍間的待遇差異,才能消除這種尷尬,才能讓戶籍遷移便捷自然。 (劉楚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