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7682名新生在北京大學校本部報到,其中本科生3164人。今年,北大新生中20%家庭經濟困難,約有70%來自農村。這600余名貧困新生通過“綠色通道”入學。除了報到時獲得學校資助外,他們在校期間還將獲得學業、能力培養等各種幫扶,以順利完成學業,健康成長。
260萬愛心禮包
溫暖貧困生
當天早晨8時不到,北大南門附近的五四路已擠滿了報到的新生,“綠色通道”展臺格外顯眼。來自重慶的貧困生張登偉以686分的成績被光華學院錄取,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了入學手續,并獲得學校給予的愛心禮包,這讓他一入校就感到溫暖。
記者現場了解到,每一位通過“綠色通道”入學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獲得了愛心禮包,基本囊括了新生入學時的各種必需品,有基本生活用品、手機、棉被、衣服、書包、化妝品、健身卡、校內上網卡、筆袋、水杯、演出票、購書卡、校園綠地圖、電影兌換券、咖啡免費品嘗券、中秋月餅、愛心書籍等。此外,北大還為特困的39名學生免費發放了電腦。
北大資助中心主任楊愛民介紹,學校今年愛心禮包總價值近260萬元,其中5%左右的特別困難學生每人每年能獲得的資助金額達到1.5萬元左右,基本可實現免費讀大學。
燕園“領航”
助貧困生成才
北大今年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僅有經濟資助,還有精神資助。該校資助中心推出的“燕園領航計劃”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及來自老區的新生聘請了領航導師。
北大新任黨委書記朱善璐一大早就趕到迎新現場。他還得到了一個新任務,成為一名“領航導師”,他的領航對象是哲學系新生羅雙雙。北大校長周其鳳也是領航導師中的一員,他將輔導考入北大經濟學院的“小老鄉”——湖南新生覃明杰。去年,北大首次實施“燕園領航”計劃時,周其鳳就已擔任領航導師,通過面談、電話、郵件、短信等方式,細致指導了化學學院的一名2010級家庭經濟困難新生。
在“綠色通道”現場,一些“領航導師”跟幫扶的學生當場交流起來。
據了解,目前已有數十位知名學者、杰出校友、社會愛心人士新加入北大領航老師隊伍,他們將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個性需求,為他們提供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指導。
首啟“燕園攜手”
計劃傳心得
2007年入學的許仙萍,當年一入學就受到了國家資助政策的幫助。今年已經保送北大研究生的她,成為了“燕園攜手”計劃中的一員,和來自江西的貧困新生小羅成了好姐妹。許仙萍說,她將以自己在北大的點滴故事、成長歷程向師妹傳授心得,讓她安心、放心地在北大學習和生活。
北大聯絡曾經受到資助的高年級學生,特別是國家新資助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一對一地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提供學習、生活上的指導。
北大“燕園攜手”計劃,是由曾經受過資助的高年級學生一對一地對新生指導,幫助他們了解校園、選課、社團、考研、保研等受關心的問題。
此外,北大還將為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設學生資助課堂,組織舉辦包括學習方法、計算機培訓等大學適應性講座,通過能力建設基地開展普通話、英語口語培訓,幫助貧困新生提高能力,迅速適應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