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一大早,四川數百名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涌進廣元、宜賓文化館,等待著“2011年四川省社會藝術考級”開考。
“從7月初至今,我們所到之處,都是考生爆滿。”多年參與藝術考級工作的趙小毅感嘆,今年藝術考級太火了!“火”的背后卻有隱憂:同一門類藝術考級,省內外多家機構都在設考點,藝術級別評定有沒有統一標準?各個考級單位教材不同、難度不同,哪家的證書更有含金量?
【現狀】 藝術考級有“三多”
人數多:據不完全統計,四川省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分聲樂、舞蹈、美術書法三類,開展近20年來已從最初的300人報名上升到現在的10多萬考生。今年,四川全省僅舞蹈考級報名人數就突破5萬人,而最火爆的還是聲樂類鋼琴考試,全省考生達到15000人,比去年增加近3000人。從考點看,僅成都考點就有7000余人,比去年增加2000余人。
經費多:考生的增長也使考試報名費成為一筆不菲的收入。以舞蹈考級為例,考級分低中高三段,報名費從50元到100元不等。業內透露,除了場地費、評委費等費用外,剩余的經費空間相當可觀。
機構多:目前川內的考級機構分兩類:一是跨省的全國性考級機構,二是省內的省級考級機構。除了北京舞蹈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全國性考級機構可以在四川設立考點外,四川省內還有省舞協、省音協、四川音樂學院、四川藝術職業學院等組織的考級。
【調查】 搶生源,考級市場呈亂象
代招:不菲的報名費,使考生成為眾多考級機構爭奪的焦點。今年的藝術考級,首先“開戰”的便是外省有資質的考級機構,他們通過設在四川的培訓學校代為招生。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省外機構委托當地的培訓學校代為招生,然后讓省外評委過來考試。如此一來,與省內考級機構搶生源就成了家常便飯。
內訌:除了省外考級機構“湊熱鬧”,四川省內的考級機構“內訌”也不少,舞蹈考級最為明顯。
據了解,目前四川省內共有兩家機構具備舞蹈考級資質,即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和省舞蹈家協會。今年7月,兩家考級機構幾乎同時開考,將成都的藝術考級市場各分了一半。
全省具備舞蹈考試資格的評委就幾十人,一場考試至少3名評委,兩家機構一起開考,幾十個考點哪有那么多評委?成都市民劉瑩談起藝術考級直搖頭,“現在考級機構這么多,肯定會相互排斥、相互競爭,不免有些考級機構擔心對考生太嚴格會失去生源,而放寬考級要求。這樣考級不就越來越‘水’,那還有啥意義?”
“李鬼”:6月27日,達州市文化局發出通告稱,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市場已現“李鬼”。“每年藝術考級,一些地方都會冒出不少考級機構,他們沒有正規的認可證書,嚴重干擾了正常的藝術考級。”
省文化廳有關人士者透露,一些歪中介機構不僅超額收費,還制作假證書,給不少學生家長造成了重大損失。
【聲音】 藝術考級能否免費
在省社科院專家胡光偉看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促成了“考級熱”盛行,也催生了考級市場的膨大。有市場就有競爭,但目前適應這種競爭格局的配套機構還不夠完善,市場缺乏有效的監管,不能有效遏制惡性競爭,導致藝術考級市場混亂。
如何解決考級市場的亂象?胡光偉表示,藝術考級并不是生意,考級機構也不能一味追求利益,應該多考慮其所擔負的推動群眾文化發展,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的社會責任。
“哪個機構會甘愿舍棄眼前的‘香餑餑’?所以,要規范藝術考級,不妨考慮取締這個‘市場’。”業內專家認為,全國文化館正在實施“零門檻”,不僅免費開放,免費藝術培訓也被納入其中。“社會藝術考級是否可以作為百姓的文化權益,嘗試免費考試?”胡光偉說,“沒有培訓費、不收報名費,沒有利益爭奪就不會有各種不規范的競爭,免費考級同時提高門檻,或許這樣‘市場’就規范,那本證書才更加可信。”(記者:吳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