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報發出后,違規宣傳依舊
7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發出通報,對區內個別高中違規進行高考成績宣傳發布的錯誤行為進行全區批評,并要求這些學校和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違規宣傳發布高考成績的行為進行限期整改。
在通報發出后的第5天,中國青年報記者通過實地走訪和上網查看發現,在南寧、柳州、桂林等地違規宣傳高考成績、炒作高考狀元的現象依然存在。
7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南寧市新民路29號的南寧市二中,校門口雖然沒有任何對高考成績的宣傳,但位于校園中心位置的教學樓主樓上卻并排懸掛著十多個紅色的條幅,場面蔚為壯觀,內容全都是諸如“2011屆廣西理科前50名,我校××人,居廣西第一”、“××同學獲英語單科廣西第一名”等,引得經過的家長和學生紛紛抬頭觀望。
走進位于南寧市青山路5號的南寧市三中,離校門不遠處擺放著幾張彩色打印的喜報,除了對號稱是高考理科總分廣西第一名的學生進行大幅宣傳外,還張榜羅列出總分600分以上考生的姓名和成績。通過多種計算方法,這所中學宣稱其高考成績勇奪23項廣西第一。
在柳州高級中學的主頁上,《柳州高中2011年高考成績再創輝煌》一文對今年該校的高考成績進行了大篇幅宣傳。這篇文章稱,該校理科文科總分進入最前列的人數居廣西各校之首,并詳細公布了進入全區文理科前10名的多名學生的姓名和高考成績。記者注意到,除了公布應屆考生的高考成績外,該校網站上還對興柳高中補習學校的高考成績進行了宣傳,而網站右側則刊登了《2011年興柳高中補習學校招生通告》。
在桂林市第十八中學的主頁上,《2011年高考英雄榜》圖文并茂地對學校今年高考成績在620分以上的20多名學生進行詳細介紹。每一名高分考生面帶笑容的表情被定格在照片中,下方是班級、姓名和考分說明。有趣的是,在留言欄里,有人質疑弘文學校(原桂林十八中工會補習學校)的學生為什么明明成績比別人高,照片卻放在最后一個,難道是鄙視補習班的學生么?管理員回復說,原來這條新聞只是發應屆班的,發完后才發現補習班也有一位同學在合影里,所以就補了一張在最后面,沒有鄙視補習班的意思。
有學生認為,桂林十八中在官網上公布考生的成績、戶籍地、初中學校、錄入類別以及錄取高校是對學生的不尊重和侵犯隱私。該校管理員則回復說,學校對于每次考試(包括月考、段考、期考等)成績優秀的學生,都會以板報、網站發布的形式公布,這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榜上有名是大家都期待的。對于暫時沒有考好的學生也樹立了榜樣。我校這種形式,對高中三年在我校學習生活的學生來說,是樂于接受的。
發布往屆考生成績也屬違規變相宣傳
和這些學校依然故我地高調宣傳高考成績相比,也有一些高中學校在自治區教育廳發出通報后,對網站的宣傳內容進行了調整。
在桂林中學的主頁上,左上角圖片欄里對今年高考高分考生的宣傳已被幾則會議新聞所取代,只留下了往屆高考狀元的“倩影”。在廣西師大附中的主頁,《熱烈祝賀我校2011年高考成績再創輝煌》一文被悄悄拿下,但不斷閃爍的“高考成績金榜”依舊提醒著每一個來訪者,這所學校在歷次高考中創下了輝煌成績。
在河池高級中學的網頁上,原來刊載在網站最顯著位置的《劉成城:高分高能的高考狀元》、《2011年高考喜報》、《熱烈祝賀河池高中2011年高考再創佳績》三篇文章,現在只剩下了一篇,只刊登了幾名高分學生的照片、名字和分數,不再強調名次和狀元的身份。
早在2010年5月,廣西就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高考成績宣傳發布工作的通知》,提出了高考成績宣傳發布的“十不準”規定,明確要求“不準在校園內外公共場所以張貼海報、懸掛橫幅等形式宣傳炒作高考狀元及高考成績排名”,“不準在校園網站及其他公眾網站宣傳炒作高考狀元及高考成績排名”,“不準編印、發放與高考狀元和高考成績排名有關的宣傳手冊、海報等資料”。
《通知》發布后,廣西高中違規宣傳高考成績的現象明顯減少,記者瀏覽大部分高中學校的官方網站都沒有看到炒作高考分數的內容,但也有少數重點高中依然不愿意放棄這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要么在網站顯著位置羅列出高分考生的情況,要么在不顯眼的地方開辟一個高考專欄,“低調”展示在高考中取得的累累戰果。
記者瀏覽高中學校主頁時發現,很多學校雖然沒有發布任何關于今年高考成績的宣傳,但卻張貼著往年高考的光榮榜,這算不算是變相地炒作高考成績呢?
自治區教育廳新聞發言人李清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這種做法也是不允許的,“這不是發布哪一年成績的問題,而是根本不倡導這種做法”。他說,自治區教育廳之所以高度重視高考成績的發布問題,是因為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做法和傾向不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從明年開始,廣西將進行高中課程改革,改革的價值取向就是讓不同的學生都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用高考成績做指揮棒跟教改的導向有明顯的相悖之處。
杜絕高考成績違規宣傳就那么難?
今年參加高考的柳州考生小何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高中在高考成績發布后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第一。不是卷面分第一,就是含照顧加分后的第一;不是綜合成績第一,就是單科成績第一;排不上省級的第一,就排市級的第一。有的學校為了比別人多一些第一,居然造出了“理科前18名我校占6人,居廣西第一”的噱頭。
李清先表示,一些示范高中、特別是名校互相攀比高考成績之風愈演愈烈,也是高考成績宣傳發布的“十不準”規定出臺的一個背景。他認為這種攀比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傾向。這一現象雖然存在多年,很多有識之士也看到了弊端,但在家長有需求、學校得榮譽的“相互理解”中,一直沒有人對此較真。
去年廣西出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高考成績宣傳發布工作的通知》,對炒作高考成績和高考狀元之風給予當頭棒喝。該文件明確提出,要堅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招生考試機構工作人員違反“十不準”規定的要給予行政處分;各高中學校違反規定的對校長要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要撤銷校長職務,屬于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要撤銷“示范性普通高中”稱號。
在如此嚴厲的政策面前,為何一些高中依然我行我素?在廣西某地級市教育局工作的張明(化名)告訴記者,高考成績除了關乎一所高中學校的榮譽外,跟學校的招生及經濟利益都有密切關系。“近年來,隨著交通越來越發達、信息越來越靈通,高中生源的流動性也越來越大。”張明說,如果一所學校連續幾年高考都考得不好,學生就會跑到別的學校去,而且這種流動不僅是在一個市范圍內,甚至跨市、跨省的都有。記者查閱南寧市二中、三中發布的2010年高考成績榜也印證了張明的這種說法,這些學校的高分考生除了大部分來自南寧外,還涵蓋了欽州、賀州、崇左、桂林等廣西區內的多個市縣。
據知情人士透露,每招來一名學生就能給學校帶來一年1600至2000元的學費收入,加上住宿費、伙食費等其他開銷,都能給學校帶來經濟利益。從目前來看,高考成績是確保學校能在激烈的生源大戰中獲勝的關鍵,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學校為何要通過種種方式來宣傳高考分數和高考狀元了。
此外,張明還認為,由于高中學校校長一般都是由地方任命的,省教育廳只能對其進行間接管理,一些學校也就因此認為處理不到自己頭上,而且別的學校也發布了,自己跟著發發未嘗不可,法不責眾嘛。“如果要讓這項政策真正得到落實,主管部門還要加強監管力度,不能發一個文就完了。”
李清先表示,這次自治區教育廳對區內十多所高中點名通報批評的情況在以往還是比較少見的,教育廳領導已經旗幟鮮明地表示,在高考成績發布問題上不容討價還價。“通報發出后,現在給學校一個限期整改的緩沖機會,如果還整改不力、頂風作案,那么,該吊銷‘示范性普通高中’稱號的就要吊銷,該建議市里面處分的就要處分”。(記者:謝洋攝)
“高考狀元”信息是如何外泄的
“不是說不讓炒作高考狀元么,哎呀媽啊,這高考狀元新浪都有認證了,大家都是畢業生,他算什么名人啊,他就是一人名。”6月28日,一名新浪博友對微博里開辟的“2011年全國各地高考狀元微博匯總”欄目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盡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要炒作高考狀元”,但從學校到媒體對此幾乎都視而不見。從各高中的張榜宣傳到傳統媒體的采訪報道,從網站專題的集中展示,到微博打包狀元后招攬粉絲,狀元炒作之風越刮越猛烈。
據了解,從2007年起,海南、江西、江蘇、重慶、廣西等地的教育主管部門先后發布規定,禁止宣傳炒作“高考狀元”。今年,山東、廣東、遼寧更是動了真格,出臺紅頭文件冷凍狀元信息。如此重重封鎖之下,高考狀元的信息是如何被公布出來的呢?
6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招生考試院發布消息,從當日18時起,考生可查詢廣西2011年普通高考成績。6月23日11時49分,鳳凰網教育頻道就發布了廣西2011年高考文科狀元出爐的消息,并介紹了其所在學校和高考成績總分。6月24日,當地一家知名的都市報對廣西的文理科最高分學生進行了報道,之后陸續又有媒體跟進報道。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這個信息不可能是從我們考試院的信息庫里出來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新聞發言人李清先告訴記者,考生排名的信息在自治區招生考試院內也只有一兩個人掌握,除非有什么人能突破他們的電腦系統,否則是不可能通過這條渠道來獲知誰是高考狀元的。
實行平行志愿后,為方便考生準確地填報志愿,各地的招生考試院一般會向學校和考生提供一分一檔名次查詢。在一分一檔表中,雖然不提供考生的姓名等具體信息,但各個分數都對應有準確的考生人數,考生獲悉分數后,可以通過計算來了解自己的名次,因此學生的排名對學校來說自然不是秘密。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從高中那里獲得高考狀元的信息。”廣西某媒體從事教育報道多年的一名女記者說,高考狀元對學校來說是最好的宣傳,不用你去打聽,學校也會主動來找你。
一篇發表在某市級日報上宣傳廣西高考文科狀元的文章佐證了這名記者的話,這篇文章的通訊員正是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負責人。
在新浪、搜狐、騰訊等門戶網站教育頻道開辟的高考狀元風采欄目中,不僅信息更新速度快,而且對各地的高考狀元也搜羅得很全。
某知名網站的教育頻道主編告訴記者,除了通過搜索引擎查詢各高中公布的信息,他們也經常接到各種各樣的報料電話,有父親說兒子是高考狀元的,有姐姐說弟弟是狀元的,還有說親戚、鄰居是狀元的。因為網站通常會設置很多鼓勵報料的平臺,如在搜狐網的專題頁面中,專門設立了“高考狀元微博舉報”窗口,承諾對微博舉報者給予一定獎勵。
這位主編介紹說,他們一般會通過114查詢到學校的電話,跟教務處核實情況。通常情況下,學校在這方面是不會造假的。
“狀元的宣傳每年都是整個高考報道過程中的一個熱點,雖然教育部規定不讓報,但別的媒體都報了,你不報的話,沒有人認為你是在守規矩,反而會認為你沒有能力拿到這樣的信息。”這位主編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