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開復老師前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為什么我們都稱為老師,我個人覺得,他的思想,他的理論值的我們學習。李開復老師總是給我們廣大學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事事從我們的觀念出發,不像一個商人,更像一個老師指導我們前進打道路。
李開復老師深系著我們青少年,以下是他提出的家庭教育要注意的幾點。
一、多稱贊,少批評;多鼓勵,少懲罰
如果一個孩子在批評的環境中長大,就可能會潛移默化地用批評的態度來解決溝通問題;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懲罰或被威脅,就只有壓抑自己的恐懼,否定自己的情感,來換取父母的認同。這樣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會很聽話,但是也會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壓抑,無法體諒他人的情緒,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問題。
對小一點的孩子,尤其是涉及到道德或責任方面的問題時可以適當懲罰,但是有一點是千萬不可以懲罰的,那就是失敗。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最多的教訓就是從失敗中得到的,如果從小就告訴孩子失敗很可恥,他就可能不承認失敗,或是隱藏自己的失敗,甚至做出不誠信的行為,而不會從失敗中檢討、學習、成長。
夸獎使人充滿自信,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信任和鼓勵,反而激勵了孩子學好這門功課的決心。
二、多信任,少嚴管;多放權,少施壓
嚴厲管教下的孩子,會缺乏獨立的能力和管理時間、管理自己的能力,如果沒有人再幫他策劃,就會迷失自我,無所適從。所以家長應該隨著孩子的長大而逐漸放權,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什么事情就依賴父母。
三、多授漁,少授魚;多做,少說
要讓孩子學會一個問題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來看,“授之以漁”的思想傳輸給孩子,教孩子思考的能力、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父母教孩子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
四、多做好朋友,少做嚴長輩
在孩子成長的時代,心中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壓力,當他們面臨問題、困惑和挑戰的時候,父母要以朋友而不是家長的身份幫孩子分析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