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梅地亞中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記者會上表示,必須解決幼兒教師工資待遇低問題。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3月1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學生減負、學前教育、中國高校排名等教育熱點問題接受媒體“考試”。
“大學排名你可以去參考它,但不要在乎它,它評它的,我干我的”“這些年各種校外培訓機構的廣告滿天飛,帶來的結果就是家長的口袋空了,學生的負擔重了,學校的教學秩序亂了”“校外培訓機構炫耀的培訓成績單、廣告詞,很多都是‘雞湯’加‘忽悠’”……陳寶生的這些“金句”引得現場陣陣笑聲。
同時,2020年將基本消除學校大班額、學前教育法正在抓緊起草、今年起將有17個省份開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他對公眾關心的問題一一進行了回應。
大班額
2020年將基本消除學校大班額
“學校大班額有兩類,一類是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另外一種是56人以上的大班額。”陳寶生介紹,2017年,全國共有56人以上大班額班級36.8萬個,占全部班級的10.1%。
如何消除大班額?陳寶生表示,要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把“城市擠”和“農村弱”統籌起來考慮。“城市擠”方面,核心是增加學位,“過去我們建了好多小區,規劃中有標準化學校配置,但是欠賬很多,沒有建成。欠賬的要補上,新建的小區必須同步建設標準化學校,千方百計增加學位。”“農村弱”方面,他提出要辦好教學點、寄宿制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穩定部分生源。
陳寶生對消除大班額提出了明確目標:今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明年對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額要取得決定性進展,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額。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法正在抓緊起草
學前教育是當前中國教育短板之一,受到高度關注。陳寶生介紹,2017年學前三年在園幼兒4600萬人,這是一個中等國家人口的概念;2017年適齡兒童的毛入園率達到了79.6%,單純從毛入園率來看,達到了中上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2016年用于幼教的投入是2800多億元,總量年均增長16.9%,其中財政性投入1300多億元,五年增長了77%;現在我國幼兒園已發展到25.5萬個。但是我國人口眾多,幼兒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下一步怎么做?陳寶生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80%以上,毛入園率達到85%的目標,繼續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督導各級各類幼兒園提高辦園質量,滿足入托、入園的需求;加強幼兒園安全管理,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模式。
“現在好多幼兒園主要是民辦幼兒園,工資低、待遇低,幼兒教師每個月兩三千元工資,不能安心從教、從保,幼師畢業的學生不愿到幼兒園工作,這個問題是必須解決的。”陳寶生表示,教育部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起草學前教育法。
高考改革
今年起17省份將開啟高考招生改革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教育綜合改革中它居于龍頭地位。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穩落地,取得了成功,為其他省份的改革提供了經驗。”陳寶生說。
陳寶生表示,高考改革試點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學生自主選課空間多大才是合適的,選擇的課太多,學生的壓力就會增大。“還有,選修的難度系數怎么設計?比如說簡單的課程選課的人多,而難度較大的一些課程往往是基礎性課程,是需要加強的。另外,走班上課怎樣組織,對老師的工作量怎樣設定,學校管理怎樣改革,這都是新問題。”陳寶生說。
他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配合指導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省市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組織力量研究,破解面臨的這些問題。
此外,從今年起將有17個省份要開啟改革進程。“對這些省份,我們正在進行評估,基本態度是實事求是、不湊數,條件達到了就批準啟動,條件達不到就創造條件,達到了再上。”陳寶生說,“從目前的進展情況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是成功的,進展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