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排水設計培訓——醫院項目實戰系列
課程要求:1.上課須認真記錄筆記,因故不能按時上課者,要及時觀看課堂視頻;
2.課后須認真完成作業,并上交;
3.善于記憶和總結常規問題。
畢業要求:本期課程會有10次作業,每次作業都會打分,滿分1分,累計6分以上方可畢業,且發放結業證書。
本期案例簡介:
海門市人民醫院新院,總建筑面積184088平方米,地上142360平方米,地下41728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積147088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積37000平方米,包括門診、急診急救、住院、后勤綜合、感染科等功能。分二期建設,建成后的海門市人民醫院床位數為1200床。本地塊位于海門市岷江路以東、海興路以西、北京路以北、東海路以南。建設用地面積為155856平方米。
建筑物的布置,服務于醫院功能,服從于城市規劃的控制,又結合區域的自然條件和城市肌理,設定四項基本設計準則:
·因地而建——充分研究基地現狀及任務書要求,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堅持形式追隨功能的原則,充分考慮基地周圍環境,在交通、能源供給、污廢處理等方面統一布局,醫療區集中布置,行政、科研、感染分散布置。
·相關而建——從南到北依次設置門診、急診、醫技、病房,相鄰功能間設置庭院,既改善了功能用房的物理環境,又實現了醫技功能的資源共享,同時,為急診——住院,急診——手術,門診——住院,門診——檢查,住院——檢查、醫生會診等準備了綠色通道。
·環綠而建——保證建筑的功用,保證綠化規模化效應對環境的影響力,保證綠化環境的品質,避免因建筑將綠地分隔過碎降低吸碳能力。同時從醫院任何一處建筑內部向外探望都可以看到綠化庭院的景色。
·沿路而建——為最大程度提高院內功能的運作效率,便于各類人員便捷地到達目的功能區,建筑的布局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資源,沿城市道路而建。
海門醫院項目第一講
1、 整體項目介紹;
2、 如何去解讀醫院的給水設計;
3、 結合土建,介紹總體給水方案,其中醫院的給水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4、 介紹給水系統(包括其構成及分區);
5、 介紹給水部分基本計算(包括水箱、管徑大小及泵體參數等);
6、 如何進行管井、水泵房提資,其設置區域及面積大小如何預估。
7、 講解給水管線的走向及管井的設置(包括管井中管道的布置原則);
8、 總結給水系統的設置原則及需要注意的細節。
海門醫院項目第二講
1、 如何去解讀醫院的排水設計;
2、 結合土建,介紹總體排水方案;
3、 介紹排水系統(包括雨水部分等);
4、 機房層凈高設計及排水管網匯總設計(主要是病房樓)
5、 地下室排水的設計原則(包括集水坑尺寸選擇、潛污泵流量確定等);
6、 介紹排水部分基本計算(主要是通氣立管管徑、排水管管徑、結合通氣立管管徑等);
7、 講解排水管線的走向及管井的設置(包括管井中管道的布置原則);
8、 總結排水系統的設置原則及需要注意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