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學院是中國體育管理人才的搖籃。自建立至今30多年間,已經為我國體育事業輸送了2000余名優秀的體育管理人才。
現設有院辦公室、學生年級辦公室、管理學教研室、北京體育大學公共體育服務研究所、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管理分會秘書處等機構。設有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管理)本科專業,該專業為北京市特色專業,目前在校本科生500余人。此外,學院還是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授權單位,招收培養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
師資力量好 學科優勢強
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專職教師14人,其中教授6人,占教師總數的43%;具備博士學位的教師13人,占總人數的93%,博士生導師2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12人,占總人數的86%。同時聘請了體育界、管理界等若干知名人士擔任學院的客座教授及事業發展顧問。
積極組織科研資源,利用自身人才優勢、學科優勢,立足于解決國家體育事業發展中產生的重大理論問題,致力于打造中國體育管理的智囊團和思想庫,為促進體育事業發展,加快世界體育強國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從2008到2017年,完成了國家級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38項,出版學術專著6部,在SCI、SSCI、中文核心期刊及重要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與標準研究》《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三五體育發展規劃》等課題為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化辦學
不斷適應社會需要,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努力拓展國際化辦學模式。今年將按計劃與國外知名大學開展聯合培養(獲得雙學位)項目,包括與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芬蘭拉普蘭大學 2+2 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與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歐洲大學皇家馬德里研究生院 1+1+1 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項目,學校將公費資助入選聯合培養項目的優秀學生赴國外學習。
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或地區的體育院系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合作與信息交流聯系,定期邀請國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積極組織各類學術活動,近三年成功舉辦了全國體育管理科學大會、全國體育社會科學年會、全國高校體育場館運營實務高級研修班等。
多彩校園生活 豐富社會實踐
十分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開展了“塑造精英”主題教育活動,每年舉辦體育文化藝術節、冠軍杯足球賽、挑戰杯籃球賽、院田徑運動會、模擬管理大賽、管院講壇、管院說辯論賽、頒獎典禮、體育產業與體育管理知識競賽等活動,引導、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提升綜合素質。學院現有15個學生社團,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徑7支院代表隊,極大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
建有包括國家體育總局機關、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國家體育場以及一些知名體育企業在內的30多個學生實習基地,每年有大量學生參與到北京馬拉松、中國網球公開賽等國內外各類大型賽事的組織工作中,使學生有機會參與和了解我國體育行政決策部門、大型體育場館和賽事的組織管理工作,不斷開闊視野,提升實踐能力。
面對2022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和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前景,正以飽滿的熱情、開拓創新的姿態大踏步前進,為實現亞洲最強、世界一流的體育管理學院的目標而努力。
升學狀況喜人
國內升學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外交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
國外升學則有哥倫比亞大學、俄亥俄大學、佛羅里達大學、雪城大學、芝加哥大學、USC(南加州大學)、倫政治經濟學院、密歇根大學、萊斯特大學、拉夫堡大學、愛丁堡大學、伯明翰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徹斯特大學、匹茲堡大學、阿爾伯塔大學、悉尼大學、墨爾本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布里斯托大學、華威大學等。
學院專業介紹
Public Enterprise Management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體育管理) (四年制,管理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公共管理和體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了解政府管理過程和體育事業發展規律,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國際體育組織從事體育管理和綜合管理工作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規格學生主要學習公共管理、體育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公共管理和體育管理技術與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體育管理工作的領導、規劃、組
織、協調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社會學、體育概論、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倫理、公共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城市管理學、公共關系學、公
共組織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電子政務、體育管理學、體育賽事管理、職業體育管理、休閑體育管理、體育場館管理等。
就業方向各級體育行政部門、體育企事業單位、體育社會團體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
更多內容,請查看 北京體育大學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