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專業簡介
康復醫學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并列組成四大醫學,是現代醫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康復治療技術專業開設于2014年,我院康復專業始終堅持“貼近臨床、突出實踐”的原則,緊密聯合醫院,創新探索出了“理論夠用、技術過硬”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與阿拉善盟中心醫院簽訂學生實習協議,成為康復專業實習醫院和實訓基地。
培養目標: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良好職業道德,掌握本專業所必備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基礎上,系統掌握現代康復和中國傳統康復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具有獨立的康復實踐操作能力,能對各種傷、病導致的功能障礙患者進行康復治療,面向醫院康復科、社區康復站、工傷康復中心、殘聯康復中心、假肢矯形器康復中心、社會福利院、體育運動隊康復科、特殊教育學校等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兼職教師12名,其中康復專業帶頭人2名,副教授3名,所有專兼職教師都具有學士以上學位,多數教師具有醫療工作經驗或醫院實踐鍛煉的經歷,并取得了衛生系列職稱及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即“雙師型”教師。
課程設置
職業基礎學習領域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基礎、疾病學基礎、藥理學、康復醫學概論、診斷學基礎、內科疾病、外科疾病、神經科疾病、中醫學基礎。
職業能力學習領域課程:運動治療技術、作業治療技術、物理因子治療學、傳統康復治療技術、言語治療學、康復評定技術、臨床康復學、康復工程技術。
職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急診醫學、文體康復治療技術、康復護理技術。
綜合崗位技能訓練課程:運動治療技術實訓、作業治療技術實訓、理療實訓、中醫康復治療實訓、言語治療實訓、康復評定實訓、臨床康復實訓、康復工程技術實訓。
可考取相關資格證書
1.本專業學生可考取康復醫學治療師證(衛生部門頒發,全國通用)。
2.保健按摩師證。
就業方向
1.主要就業方向
各級綜合醫院、專業康復機構及相關康復機構等。
2.主要就業部門
綜合醫院康復科、社區康復站、工傷康復中心、殘聯康復中心、假肢矯形器中心、社會福利院、體育運動隊康復科、特殊教育學校等。
3.可從事的工作崗位
運動治療(PT)、作業治療(OT)、言語治療(ST)、文體治療(RT)、理療、中國傳統康復治療、特殊學校教育、矯形器及假肢裝配崗位等。
藥劑專業(中專)
培養目標:面向醫藥商業和藥品生產企業,培養從事藥品采購、儲存、銷售、咨詢;面向醫療機構,培養從事處方調劑等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與技能型人才。
主要課程:醫學基礎、微生物基礎、藥事法規、醫藥商品基礎、醫藥電子商務技術、醫藥商品購銷與儲運實務、藥店零售服務與技術、醫藥企業經濟核算、醫藥市場營銷技術、商法實務、藥物制劑基礎、藥品調劑技術、藥物制劑技術、藥品檢驗技術、藥品儲存與養護技術、臨床醫學概要、藥理學、藥品分析基礎等
就業方向:醫藥經營企業藥品購銷員;醫療機構藥房輔助員;藥品檢驗機構藥物檢驗工
蒙醫醫療與蒙藥(中專)
培養目標: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蒙醫藥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蒙醫臨床診療技能,掌握一定的現代自然科學和現代醫學等方面的知識,接受蒙醫臨床技能和現代醫學臨床技能的基本訓練,掌握蒙醫各科疾病的臨床診療技能。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諸方面協調發展的,能夠適應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要求的,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較強實踐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蒙醫學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蒙醫基礎理論、蒙醫診斷學、蒙藥學、蒙醫方劑學、(四部醫典)導讀、蒙醫療學、蒙醫溫病學、蒙醫內科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診斷學、內科學、中醫學。
就業方向:醫療、教學、科研等領域從事相關工作
農村醫學(中專)
培養目標:面向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常見病、多發病的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及康復指導等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能型醫學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藥理學基礎、診斷學基礎、內科疾病防治、外科疾病防治、婦產科疾病防治、兒科疾病防治、公共衛生學基礎、急救醫學基礎、康復醫學基礎、針灸推拿技術、農村常用醫療實踐技能實訓等。
就業方向:旗縣級以下衛生院及嘎查衛生室
護理專業
一、專業特色:
經過多年的積淀,護理學專業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色。堅持以人為本,以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發展潛能”的護理人才為目標,圍繞“加強人文、突出實踐、強調綜合、注重創新”的教學理念,按照基礎課“厚”、專業課“精”、選修課“新”的原則,優化課程設置。在專業知識扎實的基礎上,構建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人文素養并舉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護理專業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專業素質發展的有機統一。圍繞“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學習、實踐、創新相互促進”這條主線,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并貫穿于護理教育體系中,形成了“教學與科研并重,專業與人文融通,基礎與臨床互滲,素質與能力相長”的專業特色。
二、就業方向
學生就業主要分布在盟、旗、縣各級各類醫院、急救中心、康復中心、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并且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工作。 如果國家發展到一定的程度,還可以為每一個家庭和小區配備一個護士,到那個時候護士可以進入家庭和社區。
三、護理專業現狀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應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按照衛生部要求,我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應是1:4。而目前全國1:0.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衛生部的要求,與1:2.7的國際水平相差很大,與發達國家1:8.5的比例相差更遠。目前我國護士總數為130.78萬人,醫生總數為209.97萬人,按衛生部最低醫護配置,護士的數量缺口近300萬人。
四、護理專業就業前景
國內形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逐步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對衛生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衛生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護理人才的數量、質量和結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提出的目標:“增加臨床一線護士總量,實現護士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到2007年,全國的三級醫院的編制護士應達到護士的配備標準。到2010年,全國85%的二級醫院的編制護士應達到護士的配備標準。”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聯合召開的“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短缺明顯,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健康保健的需要,今后將加大護士的培養,預期到2015年,我國的醫護比達到1:1。每年需要培養各層次護士15萬人。護理人才緊缺,男護士更是供不應求。全國各類醫院尤其是綜合性大醫院都需要男護士。他們認為男護士身體素質好,動手能力強,在急診科、手術室、ICU病房等崗位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服務患者。上世紀80年代,我校培養的男護士,已在我盟各醫院主要科室擔任主要護理工作和管理工作。
五、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熱愛醫學和護理事業,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寬厚扎實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基礎,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規范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溝通合作能力,身心健康,能勝任臨床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科研和護理管理的應用型高級護理人才。
六、課程設置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護理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藥理學、病理學、衛生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護理管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學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老年護理學、康復護理學。
更多內容,請查看 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