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招生專業
中專:社會文化藝術專業(音樂方向)培養方案
一、招生對象與學制
招生對象:應往屆初中畢業生、具有同等學力者。
學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良好職業道德;能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基本觀點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培養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藝術實踐,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從事聲樂演唱、器樂演奏及教學的中等藝術專門人才。
職業崗位:專業劇團、群藝館、文化站、少年宮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團委,其工作崗位主要從事組織音樂活動,輔導業余藝術愛好者和宣傳隊,培訓業務骨干和少兒藝術團,擔任部隊和企業藝術團的演員等。培養高等藝術院校的后備生。
三、培養規格
(一)綜合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熱愛音樂事業,有奉獻精神、吃苦耐勞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2.職業素質:掌握音樂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音樂的民族風格、韻律樂感和藝術表現方法,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和表演能力,具有音樂活動的組織、輔導、培訓能力。
3.人文素養與科學素質:有較寬廣的知識面,具備終身學習和從事組織輔導工作的文化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具備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有—定的自學能力、知識更新能力、開拓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對職業環境的適應能力。
4.身心素質: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積極樂觀的態度、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全的人格品質。
(二)職業能力
1.具有良好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
2. 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具有比較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專業遷移能力,具備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及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公關能力。
3. 較強的實踐能力。不僅有表演能力,還要有輔導、編排、組織等能力。
4. 具備終身學習和從事組織輔導工作的文化理論基礎。有—定的自學能力、知識更新能力、開拓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對職業環境的適應能力。
5. 管理與協調能力。掌握必要的現代管理知識,懂業務,懂法律,善于積累信息。
6. 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達到國家規定的中等職業學校體質合格標準。
(三)職業證書
1.普通話二級乙等等級證書;(必考)
2.獲得以下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之一(選考)
(1)獲得由省級教育部門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
(2)湖南省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證書;
(3)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MS OFFICE”一級證書。
四、主干課程
(一)核心課程
1.中國音樂史
講述中國音樂的歷史發展及其規律,了解各時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了解中國間樂各門類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相互依托、推動和發展的關系及其規律,使學生掌握中國音樂史的基本概念及相關的名詞術語,為學生今后的音樂理論學習及藝術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外國音樂史
講述歐洲音樂的歷史發展及其規律,了解各個時期外國音樂的發展概況、代表人物及作品,了解歐洲音樂各門類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相互依托、推動和發展的關系及其規律,掌握古希臘、巴羅克、古典、浪漫、二十世紀音樂的不同風貌、代表人物及作品,為學生今后的音樂理論學習及藝術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文藝學常識
了解藝術的起源和發展、藝術與人類社會的關系、藝術的特征、藝術的作用,初步掌握各種藝術的特性。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及相關藝術專業的興趣,加強藝術素養,提高藝術理論水平。
4. 聲樂
了解歌唱發聲的基本原理,正確地掌握歌唱的呼吸、共鳴、語言等基本要領與技巧,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學習正確的發聲方法和演唱技巧,具備一定的演唱能力。
5.器樂
了解各門類樂器的基本常識(樂器的結構特點、歷史淵源、發展概況等),掌握科學規范的訓練方法和各項演奏的技能技巧,通過對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中外樂曲及練習曲的訓練,培養學生具有獨奏、伴奏、合奏的演奏能力。
6.鋼琴副修
了解鋼琴的結構特點、歷史淵源、發展概況,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通過對中外樂曲及練習曲的訓練,具備較好的演奏和鋼琴伴奏能力,培養良好的樂感和音樂表現力。
7.合唱與指揮
了解并掌握合唱及合唱指揮的基本知識和訓練要求,了解并能演唱各種音樂風格的作品,了解各聲部的特點,掌握平衡和協調聲部的方法,掌握聲音的音量、音色的控制的基本技巧,掌握基本的指揮法原理及指揮法的基本要素。
8. 樂理
正確的記譜法、音程、和弦、節拍與節奏、調式、變音體系、轉調、移調等基本理論知識,理解各種力度、表情術語、演唱演奏記號的含義,培養良好的音樂感受力。
9. 視唱練耳
學習兩個升降號詞內的大小調、民族五聲調式的視唱,聽記音程、和弦.節拍與節奏、旋律,聽辨中外樂曲,掌握科學的聽辨方法,具備較強的視唱和聽辨能力,并通過接觸大量的優秀曲目,讓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
10.形體訓練(聲樂學生必修、器樂學生選修)
了解并掌握形體訓練的基本手位和腳位。通過各種基本技能技巧的訓練,達到解放肢體平衡協調的目的。重點訓練手、眼、身法及站姿、坐姿和臺步,兼授舞蹈身韻組合和戲曲身韻組合,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氣質和舞臺表現能力。
11. 正音(普通話)
具有良好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聲樂專業學生還需了解正音的意義,明確正音的目的對聲樂訓練的重要性,掌握正音的技能技巧,達到字正腔圓、富于表現力的目的。
12. 表演課(聲樂生必修,器樂生選修)
講授表演、排練的基礎知識,通過一系列元素、小品等基礎訓練,使學生基本掌握表演藝術的一般規律和創作方法.能塑造人物形象,使學生熟悉舞臺,學會表演,掌握排練方法,培養學生舞臺表現能力及良好的臺風。
13.化妝
傳授舞臺藝術化妝的基本原理,講述不同人物化妝、造型的要領,使學生掌握不同人物的舞臺、影視化妝和生活化妝技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認證課程:普通話、計算機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1.國防教育
通過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防意識教育,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及集體榮譽感。安排在第1學期前2周進行。
2.入學教育
通過校紀校規與專業教育,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并了解本專業培養目標及要求。安排在第1學期前2周進行。
3.社會實踐(調查)
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要求學生提出問題,了解社會實際,撰寫調查報告,考察學生應用本專業所學知識能力,增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4.公益勞動(社區服務)
要求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社區服務),培養學生服務意識,養成勞動習慣。總計不少于2周。
5.社團活動
學生應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第1至第4學期進行。
6.演出實習
排練各種獨唱獨奏曲目、重唱重奏曲目、合唱合奏曲目,進行彩排和實習演出,通過彩排演出等專業實踐,使學生較熟練地掌握演唱演奏的表演技巧,正確地運用多種表演手段創造藝術形象,提高舞臺綜合表現力。通過排練、演出,使學生了解藝術創作過程中所特有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取得藝術創作的初步經驗。實習8周,分別安排在前5個學期進行,第1、第2學期各1周,第3、第4、第5學期各2周。
7、畢業匯報演出
安排在第六學期。畢業匯報演出的指導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集中訓練安排在第五學期,畢業匯報演出安排在第六學期。
8.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是學生在畢業之前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全面檢驗學生三年的學習成果,為學生較快較好地適應從事音樂實踐工作創造條件。全面檢查本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設性意見,為本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實踐依據。進一步加強與專業藝術院團,與地方文化管理部門的聯系,聽取地方文化管理部門領導和專業文藝院團長,文藝工作者對音樂專業建設的意見,以求更好地更切合實際地培養中職層次從事音樂專業工作者。頂崗實習安排在第6學期,共18周。
9.畢業教育
通過系列就業教育講座,對學生進行職前培訓,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神,幫助學生適應身份轉變。安排在第5學期。
六、畢業規定
符合以下規定,準予畢業。
1.修業時間不少于3年,且最多延緩1年。
2.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其中普通話參加湖南省語委辦組織的水平測試,成績達二級乙等以上;計算機基礎、英語自愿參加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的相關等級考試,并獲得相應的等級證書。
3專業實習與畢業匯報演出等成績合格。
4.修業期間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本校學生管理手冊中規定的不予畢業的條款。
中專:社會文化藝術專業(舞蹈方向)培養方案
一、招生對象與學制
招生對象:應往屆初中畢業生、具有同等學力者。
學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良好職業道德;能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基本觀點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藝術實踐,能表演、能編、能導、并具有一定教育教學能力、促進舞蹈藝術隊伍職業素質的提高和舞蹈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的綜合型舞蹈人才;
職業崗位:專業劇團、群藝館、文化館、文化站、少年宮、社會文化培訓機構以及文化傳播演藝公司、及企事業單位的工會、團委主要從事舞蹈表演、組織活動,輔導業余愛好者和宣傳隊,培訓業務骨干和少兒藝術團,擔任部隊和企業藝術團的演員等。
三、培養規格
(一)綜合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熱愛舞蹈藝術事業,有奉獻精神、吃苦耐勞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2.職業素質: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舞蹈的民族風格、韻律、音樂感和藝術表現方法,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和表演能力,具有舞蹈表演活動的組織、輔導、培訓能力。
3.人文素養與科學素質:有較寬廣的知識面,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具備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觀點、較強的審美能力,有—定的自學能力、知識更新能力、開拓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對職業環境的適應能力。
4.身心素質: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積極樂觀的態度、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全的人格品質。
(二)職業能力
1. 具有良好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
2. 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除了具有比較扎實的專業技能外,還必須具備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及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公關能力。
3. 較強的實踐能力。不僅有表演能力,還要有輔導、編排、組織等能力。
4. 自學能力與創新能力。有較寬廣的知識面,有—定的自學能力、知識更新能力、開拓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對職業環境的適應能力。
5. 管理與協調能力。要掌握必要的現代管理知識,懂業務,懂法律,善于積累信息。
6. 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達到國家規定的中等職業學校體質合格標準。
(三)職業證書
1.普通話二級乙等等級證書;(必考)
2.獲得以下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之一(選考)
(1)獲得由省級教育部門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
(2)湖南省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證書;
(3)獲得由文化部門頒發的舞蹈教師資格證書;
(4)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MS OFFICE”一級證書。
四、主干課程
(一)核心課程
1.文藝學常識
基本內容與要求:了解藝術的起源和發展、藝術與人類社會的關系、藝術的特征、藝術的作用,初步理解各門藝術的特性。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及相關藝術強藝術素養,提高藝術理論水平。
2.舞蹈簡史
基本內容與要求:初步了解舞蹈起源、掌握中國各個時期的舞蹈發展狀況。培養學生思辨能力、鑒賞能力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3舞蹈概論、
基本內容與要求:掌握舞蹈的審美特征、舞蹈的種類、舞蹈與其他藝術門類的關系,了解舞蹈教學、舞蹈創編、舞蹈導演和舞蹈表演的特點以及一些基本的方法。
4.音樂基礎理論
基本內容與要求:本課程包含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教學,講授音樂基本理論知識、各種演唱表演記號、科學地視唱及記譜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音樂理論知識和科學的視唱記譜方法,遵循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將理論知識融于視唱教學中,培養學生較高的音樂感受力。
5.基本功訓練
基本內容:訓練一位舞蹈者所需要的各種能力,主要解決腿、腰的軟度、開度、力度問題,解決手、眼、身、法、步的協調問題,解決技術技巧問題。
基本要求:通過訓練可以達到身體的直立感和穩定性、腿的“開、繃、直”。
6.民族民間舞
基本內容:講述少數民族民間舞(藏族舞、維吾爾族舞、蒙古族舞、朝鮮族舞、傣族舞)、漢族民間舞(東北秧歌、云南花燈、安徽花鼓燈、膠州秧歌)等民族民間舞的基本動作及特點。
基本要求:通過民族民間舞的學習,了解民族舞的特點。掌握各民族舞的基本動律及其具有代表性的組合,把握各民族和各地區的風格特征。
7.毯技訓練
主要內容:包括“軟毯功”等地面一系列的技能訓練、身體素質訓練和專項素質訓練。
基本要求:通過訓練“軟毯功”等地面一系列的個人小技巧,使全面身體素質訓練和專項素質訓練相結合,掌握腰、腿等基本軟開度,為學習舞蹈技能技巧打下扎實的基礎。
8.中國古典舞身韻
主要內容:基本元素訓練;中國古典舞的基本特征和表演。
基本要求:通過一系列技能技巧的能力性訓練組合來強調古典舞的神韻,準確掌握基本元素訓練,達到目的。
9.劇目(含學生自創劇目訓練)
主要內容:結合教學進行各種劇目的觀摩、排練。
基本要求:通過對各種劇目的觀看、排練,及時檢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把它作為對學生的一種綜合能力訓練。要求掌握各劇目的基本內涵,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10.化妝
主要內容:初步掌握舞臺以及生活化妝的基本方法與技巧。
基本要求:了解舞臺及生活化妝的基本常識與規律,熟悉舞臺化妝造型,積極參與實踐活動。
11.觀摩與實踐
主要內容;結合教學進行專業觀摩及各種形式的藝術實踐,來豐富舞臺經驗。
基本要求:通過觀摩、實習,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
(二)認證課程:普通話、計算機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1.國防教育
通過軍事訓練和國防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防意識教育,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及集體榮譽感。安排在第1學期前2周進行。
2.入學教育
通過校紀校規與專業教育,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并了解本專業培養目標及要求。安排在第1學期前2周進行。
3.社會實踐(調查)
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要求學生提出問題,了解社會實際,撰寫調查報告,考察學生應用本專業所學知識能力,增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4.公益勞動(社區服務)
要求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社區服務),培養學生服務意識,養成勞動習慣。其時間總計不少于2周。
5.專業見習
專業見習是舞蹈專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舞蹈專業的見習主要是參加專業藝術院團或社會大型公益活動的文藝演出以及各種文藝演出的觀摩。通過專業見習,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提前介入文藝工作者的角色,在激發和培養他們熱愛文藝工作的感情基礎上,了解一名文藝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樹立成長為一名合格文藝工作者的自覺意識;學生通過訓練具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底和通過對舞蹈理論學習獲得對舞蹈表演藝術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使其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與從事舞蹈藝術工作的背景相聯系,增強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和主動性。見習8周,分別安排在前5個學期進行,第1、第2學期各見習1周,第3、第4、第5學期見習2周。
6.社團活動
學生應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第1至第4學期進行。
7、畢業匯報演出
安排在第六學期。畢業匯報演出的指導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集中訓練安排在第五學期,畢業匯報演出安排在第六學期。
8.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是學生在畢業之前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全面檢驗學生三年的學習成果,為學生較快較好地適應從事舞蹈工作創造條件。全面檢查本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設性意見,為本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實踐依據。進一步加強與專業藝術院團,與地方文化管理部門的聯系,聽取地方文化管理部門領導和專業文藝院團長,文藝工作者對舞蹈專業建設的意見,以求更好地更切合實際地培養中職層次從事舞蹈專業工作者。頂崗實習安排在第6學期,共18周。
9.畢業教育
通過系列就業教育講座,對學生進行職前培訓,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神,幫助學生適應身份轉變。安排在第5學期。
六、畢業規定
符合以下規定,準予畢業。
1.修業時間不少于3年,且最多延緩1年。
2.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其中普通話參加湖南省語委辦組織的水平測試,成績達二級乙等以上;計算機基礎、英語自愿參加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的相關等級考試,并獲得相應的等級證書。
3專業實習與畢業匯報演出等成績合格。
4.修業期間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本校學生管理手冊中規定的不予畢業的條款。
更多內容,請查看 湘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