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執行專業
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的刑事執行專業,是由原河北司法警官學校開設的主要專業,始于1986年,原名為“監所管理”專業。截至到2004年,共為河北省輸送中專畢業生 人,絕大多數在監獄、勞教、公安、法院工作,其中相當一部分走上領導崗位,成為工作骨干力量。2004年組建學院,根據《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更名為刑事執行專業,專業代碼:690201,培養具備罪犯、勞教人員管理、教育的高級人才。當年開始招收大專生,至今每年招生計劃為200人。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民主法制建設的需要,根據教育部,司法部以及河北省教育廳、司法廳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省監獄、勞教管理工作在新形勢對人民警察隊伍素質及現代化文明監所建設對司法警官的需求,培養掌握刑事執行法律基本理論和刑事執行、監獄、勞教管理能力,從事罪犯、勞教人員管理、教育的高級技能型人才。我國現代監獄管理,需要高素質的監獄人民警察。作為培養監獄管理、教育人才的“刑事執行”專業,面向監獄管理工作,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宗旨,倡導學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建立多樣性和選擇性相統一的教學機制,堅持職業教育特色,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適應現代監獄管理工作需要,德、智、體、能全面發展,高等實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二、學制及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及具有同等學歷者
學制:三年
三、主干課程
普通心理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民法學與民事訴訟法學、中國監獄史、犯罪心理學、監獄學基礎理論、獄政管理學、罪犯教育學、獄內偵查學、罪犯矯正心理學、監獄生產管理學、獄內偵查技術、司法應用口才、司法文書寫作、、散打擒敵
警械具使用、槍支、入學教育、軍訓、社會實踐、畢業實習
四、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主要在監獄機關、勞動教養機關和公安機關看守所從事刑事執行工作及其他相關的專業技術工作。也能勝任國家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的治安保衛工作。
五、專業核心能力
對罪犯的管理與教育技能。
刑事執行(社區矯正)專業
一、培養目標
我學院刑事執行專業(社區矯正方向)旨在培養適應河北省司法戰線特別是基層司法所急需的,具有較高科學素養和人文修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從事社區矯正和法律服務、法律咨詢等工作的實用型高技能人才。同時輻射周邊省市,并按照河北省社區矯正模式、參照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培養適合我省需要的人才模式,創新河北省社區矯正模式。
根據刑事執行的實際需要,我學院培養的未來的刑事執行工作者除應具備一般刑事執法工作者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素質外,根據社區矯正工作的實際需要,還應特別具備以下素質要求:(1)掌握在社區中執法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把法學、社會學、犯罪學、心理學和有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運用于對罪犯的改造和矯治工作中;(2)學會社會工作者應該具有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
二、學制及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及具有同等學歷者
學制:二年
三、主干課程
社區矯正理論與實務、社區矯正心理學、社區矯正教育學、司法文書與寫作、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社會學概論、犯罪心理學、犯罪學、治安管理處罰法、軍訓、機動車駕駛、散打、擒敵、畢業實習
四、就業方向
社區矯正工作者既要扮演刑事執法的角色,也要扮演對罪犯進行幫助和服務的角色。因此,社會工作方法必須學會。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范圍主要是河北省及周邊地區、特別是基層司法所社區矯正試點單位,司法行政單位、基層派出所、監獄、勞教所、少管所、社區、法律服務所等。
主要工作崗位是(1)社區矯正工作人員;(2)司法所助理員;(3)法律服務人員;(3)監獄警察;(5)勞教所警察;(6)社區民警;(7)少年犯管教所警察等。
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專業市場需求變化特別是河北省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專業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課程內容,并由專業指導委員會審核教學計劃和指導專業發展。做到專業建設與發展始終導向市場,使培養起來的畢業生能適應市場需求。
五、專業核心能力
具備社區矯正工作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掌握相關法律知識,熟悉有關的法律、法規,掌握管理、教育服刑人員的知識與技巧,掌握心理咨詢的知識與技能,掌握安全防范與自衛知識與技能,有較強的文字與口語表達能力,能獨立處理刑罰執行管理中的日常事務性工作;同時掌握計算機辦公的常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
心理咨詢專業
當今社會,知識日新月異,科技突飛猛進,競爭日趨激烈,關系錯綜復雜。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也備感升學、求職、工作、生活及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種種壓力,國民心理健康狀況令人堪憂。有關統計表明,我國有超過5%的人口(6600萬)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僅抑郁癥患者就超過了2600萬,但接受咨詢及治療者尚不足10%。國民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決定》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黨和政府的指示,建設和諧社會的現實需求,推動了心理咨詢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本專業將以培養基礎扎實、技術過硬的心理咨詢初級人才為己任,為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培養目標
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我國司法系統急需的,具有較高科學素質和人文修養、具備一定醫藥衛生基礎知識、系統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將心理學知識應用于社會心理咨詢、罪犯心理矯治等各行各業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學制及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文、理兼招)
學制:三年
三、主干課程
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技術、心理測驗技能、心理測量與統計學
四、就業方向
心理咨詢專業就業前景十分廣闊。我國心理咨詢產業正處于迅猛發展時期,社會對本專業的人才需求極其旺盛。國家制定的小康社會四大標準中,已把每1000人中有一名心理咨詢師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照此測算我國心理咨詢師人數應在130萬以上,而我國目前僅有區區2萬人。另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專職心理輔導老師的中小學尚不足1%,與黨和國家對學校的要求相距甚遠,因此,畢業生就業前景十分樂觀。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范圍主要是監獄、少管所、勞教所、戒毒所、社區矯正機構、社區及心理咨詢機構。本專業工作崗位:司法系統心理矯治人員、心理咨詢門診工作人員、社區心理輔導人員
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專業市場需求變化特別是河北省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專業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課程內容,并由專業指導委員會審核教學計劃和指導專業發展。做到專業建設與發展始終導向市場,使培養起來的畢業生能適應市場需求。
五、專業核心能力
能在監獄系統和社會有關心理服務部門從事心理咨詢、輔導和治療等能力。
更多內容,請查看 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