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1)專業概況
我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系國內較早開辦院校之一,從事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高等職業教育已有20多年的歷史,期間還多次承擔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任務。2000年該被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6年被確定為河北省示范專業,國家示范建設重點專業和國家級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數學、外語及信息技術等基礎知識和系統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適應從事汽車維修及相關行業需要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3)師資隊伍
該專業擁有一支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愛崗敬業、勤于奉獻的中青年教師隊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河北省教學名師2人,院教學名師3人。“雙師”素質教師達85%以上。2007年、2008年,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分別被評為河北省和國家級教學團隊。聘任、引進企業兼職教師10人。
(4)課程設置
計算機文化基礎、高等數學、英語、汽車機械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汽車構造、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汽車電器設備、發動機電控系統的原理與檢修、自動變速器原理與檢修、汽車維修技術、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等。目前該專業擁有多門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國家精品課程的數量位居全國高職院校相同專業之首。
(5)實習規劃
該專業依托汽車維修行業發展需求,開展與企業的多元合作,開發職業能力標準,打造旺工淡學、能力遞進的“342”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校內實訓基地使用面積為19937多平方米,設備總值達2090多萬元。全員共同開拓校外基地,校外實訓基地達到110多個。校內實習主要有:汽車駕駛實習、汽車拆裝實習、金屬加工實習、汽車鈑金、鉗工實習等,校外實習主要有:汽車維護實習、頂崗實習等,其中頂崗實習在企業6個月以上。
(6)就業情況
該專業面向全國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并在省內招收對口職高畢業生,學制三年,主要培養汽車領域高級服務人才,畢業生主要在汽車銷售服務公司、綜合汽車維修廠、汽車制造廠、各級種類學校及培訓機構從事維修、銷售、研發、管理和教學工作。多數已成長為售后企業的技術總監、售后經理和總經理。由于在校教育階段受到了良好的職業能力培養,畢業生適應期短、上崗快,深受用人單位好評,許多用人單位慕名到學校選擇優秀畢業生,幾年來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汽車營銷與服務
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辦學歷史悠久,綜合實力雄厚,國內知名度較高。該專業籌建于1998年,2000年開始招生,學制三年,面向全國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并在省內面向普通高中和對口職高進行單獨招生。
該專業學生多次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等優異成績,學生畢業時除取得大專畢業證之外,還可考取汽車助理營銷師等級證書、汽車推銷員證書、汽車修理工等級證書、機動車駕駛證等,部分同學還可以獲得計算機等級證書、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公關員證書、人力資源管理證書等。
(2)培養目標
本專業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情境化教學,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得到全面培養,使學生畢業后能夠迅速與汽車營銷與服務職業崗位對接,同時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本專業培養面向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企業所需要的,既熟練操作汽車診斷、檢測與維修技術,又熟練運用銷售與售后服務流程及技巧,獲得國家頒發的汽車行業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具有高認知、高技能和高素養的綜合職業能力的應用性人才。
(3)師資力量
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十分重視教學團隊建設,該專業教學團隊由校內專職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組成。專職教師中,教授1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汽車營銷賽項專家1名,汽車營銷高級工程師1名,院級教學名師1名,學院優秀教師2名,全部為具有研究生學歷和汽車營銷職業資格的雙師型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經驗,長期深入企業實踐,到企業指導學生實習,是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兼職教師6人,均為汽車銷售4S店總經理,他們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開發,承擔教學任務及開展各種技術講座。
該專業教師十分注重教科研工作,共主持教育部、河北省教科研課題6項,發表論文60多篇,出版專著9套。
(4)課程設置計算機文化基礎、汽車文化、汽車構造與拆裝、汽車公關禮儀、市場調查研究、汽車營銷實務、汽車銷售實訓、車輛保險與理賠、汽車計算機控制技術、汽車配件管理、汽車電器設備、消費心理學、商務談判、汽車及商貿英語、汽車營銷策劃、汽車服務企業管理、汽車保養、機動車鑒定評估、汽車車身修復與美容等。
在課程內容體系構建、教學方式選擇等方面,既注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又注重學生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合作。加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既要盡可能做到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實現零對接,又要為學生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在序化各門課程時,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知識的遞進性,根據操作技能的復雜程度,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以達到培養由認識到熟悉,從在指導下的操作,到獨立熟練操作,從新手到專家的階梯式培養。課程內容設計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為行動目標和作業指導,開發并實施教學。
(5)實習規劃
實習實訓是運用所學理論指導實踐的活動,與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的。該專業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優勢,對于職業典型工作任務所涉獵的課程學習,聘請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為學生講課,并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使學生知識技能培養與企業崗位相對接。
根據學生所處的年級,合理規劃了該專業的一系列實習環節。
①入學教育、軍事訓練:第一學期前2周進行,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技能,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
②汽車駕駛實習:第二學期進行,為期1周,使學生了解汽車行駛性能,熟悉汽車的駕駛方法。
③汽車拆裝實習:第二學期進行,為期1周,使學生熟悉汽車各部分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其聯系。
④汽車職場體驗實習:第三學期進行,為期4周,使學生深入企業體驗實際工作場景,了解汽車4S店單項崗位(銷售、管理及服務接待等)要領。
⑤汽車市場營銷實習:第四學期進行,為期4周,使學生掌握汽車4S店綜合崗位(銷售、管理及服務接待等)要領,并能夠在4S店獨立負責相關業務。
⑥汽車營銷策劃實習:第四學期進行,為期1周,使學生掌握汽車營銷策劃的基本流程,獨立策劃一次汽車營銷活動。
⑦職業資格培訓與考核:第五學期進行,為期1周,通過強化訓練使學生掌握汽車助理營銷師考試理論環節和實操環節的考核要求。
⑧專業綜合實訓:第五學期進行,為期4周,通過強化訓練使學生熟悉汽銷專業就業崗位要求,為頂崗實習做綜合準備。
⑨頂崗實習:第六學期進行,為期16周,使學生熟悉真正的工作環境,獲取從事汽車營銷與服務行業的實際工作經驗,為將來的更好就業奠定基礎。
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
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現有一支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教師隊伍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級技師1人,技師3人;高級實驗師1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師1名,河北省教學名師1人。教師在各類大賽中獲得多項獎項。近年來,先后有4名教師赴澳大利亞、德國等國進修和學習。
(2)培養目標
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掌握現代汽車制造、裝配、調試、質量監控等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能力,并具有一定生產管理知識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3)課程設置
該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機械制圖、汽車構造、計算機制圖、汽車機械基礎、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液壓與氣壓傳動、汽車材料與工藝、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汽車制造技術、汽車性能檢測、車身控制技術、汽車專業外語、汽車企業管理等課程。目前該專業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以及多門工學結合優質核心課程。近三年來,該專業編寫各類教材10余冊,發表論文80余篇。
(4)實習規劃
該專業依托汽車制造及汽車后市場發展需求,開設實習有汽車駕駛實習、汽車拆裝實習、汽車零件計算機繪圖實習、汽車性能檢測實習、汽車車身焊接實習、汽車制造廠頂崗實習等。探索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校外實習以帶薪頂崗的模式,通過依托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工學結合實習崗位,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了解企業,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
(5)就業情況
該專業面向全國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學制三年,主要培養汽車制造企業服務人才,畢業生主要在汽車制造企業、汽車銷售、維修企業和各級種類學校及培訓機構從事研發、制造、銷售、管理和教學工作。近年來,畢業生的就業單位有北京汽車制造廠、保定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等。由于在校教育階段受到了良好的職業能力培養,畢業生適應期短、上崗快,部分學生已經走上領導崗位,深受用人單位好評。許多用人單位慕名到學校選擇優秀畢業生,幾年來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汽車電子技術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數學、外語及信息技術等基礎知識;具備扎實的轎車電控系統理論知識、汽車檢測和診斷專業技能,能夠從事汽車電氣元件檢修、高級轎車電路分析和電氣系統故障排除等技術工作,適應從事汽車維修及相關行業需要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2)師資隊伍
該專業擁有一支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中青年教師隊伍,其中博士1人,碩士5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高級實驗師1人,高職高專汽車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1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師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院教學名師1人。“雙師”素質教師達85%。具有汽車維修考評員、高級考評員資格的教師5人。近年來,聘任、引進企業兼職教師8人。
(3)課程設置
計算機文化基礎、高等數學、英語、汽車機械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汽車構造、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汽車電器設備、汽車單片機、車載網絡技術、發動機電控系統的原理與檢修、自動變速器原理與檢修、車身電控系統檢測與修復、汽車空調系統檢測與修復、汽車維修技術、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汽車專業英語、汽車維修企業管理等。目前該專業擁有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精品課,國家精品課程的數量位居全國高職院校相同專業之首,且主持建設教育部已驗收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已完成省部級以上教科研項目9項,市級教科研項目18項,出版各類教材58部,公開發表專業技術論文300余篇。
(4)實習規劃
該專業依托汽車維修行業發展需求,開展與企業的多元合作,開發職業能力標準,打造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全員共同開拓校外基地,校外實訓基地達到110多個。校內實習210學時,主要包括:電路制作實習、整車拆裝實習、全車電路實習、汽車電控系統檢修實習等;校外實習6個月以上,主要包括:汽車駕駛實習、汽車維護實習、頂崗實習。
(5)就業情況
該專業主要培養汽車領域高級服務人才,畢業生主要在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公司、綜合汽車維修廠、汽車制造廠、各級種類學校及培訓機構從事維修、銷售、研發、管理和教學工作。大部分畢業生經過企業歷練已成長為售后企業的技術總監、售后經理。由于在校教育階段受到了良好的職業能力培養,畢業生適應期短、上崗快,深受用人單位好評,許多用人單位慕名到學校選擇優秀畢業生,幾年來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汽車車身維修技術
汽車整形技術專業是為適應事故汽車維修量快速增加,而從事事故汽車維修的高素質人才嚴重短缺的現狀而開設。該專業緊緊圍繞高端汽車服務市場,為汽車維修服務企業培養事故汽車維修和 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事故汽車維修是汽車維修企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事故汽車維修是汽車后服務市場發展最快、最具美好發展前景的部分。
(2)師資隊伍
該專業擁有一支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愛崗敬業、勤于奉獻的中青年教師隊伍,其中碩士5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高級技師2人。雙師”素質教師達85%,具有汽車維修考評員、高級考評員6人。教師在教育部組織的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獲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有三名教師參加并通過國際鈑噴工業協會的汽車車身鈑金修復技能資格認證,兩名教師參加并完成了杜邦、新勁和PPG等國際知名汽車油漆廠商的系列培訓。所有專業教師都具有豐富的事故汽車維修經驗,能一邊教學,一邊從事事故汽車的維修工作。
(3)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事故汽車維修的基礎理論,擁有現代先進的事故汽車維修理念,具有較強的的實際工作能力,適應從事以鈑金為主的事故汽車維修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4)課程設置
汽車構造、汽車維修技術、計算機文化基礎、高等數學、英語、汽車機械基礎、汽車電器設備、汽車車身結構、汽車車身焊接技術、汽車鈑金維修、汽車車身測量、汽車車身維修、汽車涂裝、汽車顏色理論與調色、汽車美容等。
(5)實習規劃
該專業教學主要以實踐課為主,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力求使學生熟練掌握事故汽車維修的基本技能。探索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校外實訓基地達到30多個。學生實習涵蓋汽車外附件的拆裝與調整、鈑金維修、車身測量和估損、車身結構件更換和車身維修、膩子的刮涂打磨、汽車噴漆等內容。學生在校外實習9個月,其中頂崗實習6個月。
(6)就業情況
該專業面向全國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學制三年,主要培養汽車領域高級服務人才,畢業生主要在汽車銷售服務公司、綜合汽車維修廠從事事故汽車維修工作。由于在校教育階段受到了良好的職業能力培養,畢業生適應期短、上崗快,深受用人單位好評,許多用人單位慕名到學校選擇優秀畢業生,幾年來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近幾年畢業生中60%以 上被奔馳、寶馬、奧迪等高端汽車維修企業錄用,學生供不應求。
車輛工程專業
本科工程教育實驗班是河北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以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為依托,探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增強學生對職業崗位及社會的適應能力。
經河北省教育廳批準,自2011年開始,我院與河北科技大學聯合舉辦本科工程教育實驗班,實驗班辦學地點設在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計劃編列在本科二批,為理工類計劃,面向河北省招生。學生修業合格,頒發河北科技大學畢業證書,學生在校期間學籍檔案材料信息與河北科技本校學生一樣,不顯示邢臺校區字樣。
車輛工程專業是本科工程教育的重點專業之一,學制為四年,招生對象為普通高中畢業生。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現代汽車產業體系建設需要,掌握汽車結構和性能、汽車零部件制圖、機械原理與設計、汽車制造工藝、測試技術、質量控制等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整車產品技術支持、汽車零部件技術改進、質量監控、汽車試驗測試、汽車市場技術問題處理等能力的,從事汽車及相關領域生產制造、品質檢驗、試驗測試、汽車市場技術支持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3、師資力量
該專業擁有一支實力雄厚、富有朝氣的教學團隊,其中:博士1人,碩士33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高級實驗師2人,講師17人,工程師2人,實驗師3人,技師8人,高級技師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河北省教學名師2人,高職高專汽車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1人。“雙師”素質教師達85%,教師在各類大賽中獲得多項獎項,具有汽車維修考評員、高級考評員12人。近年來,先后有13名教師赴澳大利亞、德國等國進修和學習,聘任、引進企業兼職教師30人。2007年被評為河北省教學團隊,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逐步形成了一支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愛崗敬業、勤于奉獻的教學隊伍。
4、人才培養規格
(1)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祖國,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獻身精神;
(2)具有敬業愛崗、團結合作的品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健康的身心素質;
(3)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有較高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有較強的溝通表達能力;
(4)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5)具有本專業必需的機械、電工與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基本知識和技能;
(6)具有較強的汽車零部件識圖、制圖能力;
(7)具有汽車結構的基本知識及熟練的汽車零部件及總成的拆裝技能;
(8)具有發動機和汽車性能的基本理論和汽車性能測試的基本技能;
(9)具有汽車制造工藝和汽車設計的基礎知識及初步的分析汽車零部件加工過程中的工藝及設計問題的能力;
(10)具有汽車試驗測試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的試驗測試的方法和技能;
(11)具有質量控制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12)具有初步的解決一線生產、實踐等技術問題的能力;
(13)能夠取得本專業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書;
(14)能夠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及相關專業領域的基本知識;
(15)能夠了解本專業領域技術標準相關行業的政策、法律、法規;
(1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汽車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
(17)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5、課程設置
(1)公共基礎課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信息技術基礎、溝通與交流、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實驗等。
(2)專業基礎課
車輛工程專業導論、畫法幾何、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機械原理、材料力學、金屬材料及工藝、電工電子學、機械設計、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液壓與氣壓傳動、現代傳感器及檢測技術等。
(3)專業課
汽車構造與拆裝、汽車電器設備、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發動機電控技術、汽車底盤電控技術、汽車制造工藝學、汽車設計、汽車企業管理、汽車實用英語、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營銷與策劃、汽車保險與理賠等。
在課程內容體系構建、教學方式選擇等方面,既注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同時更注重學生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即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合作、學會改善。加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既要盡可能做到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實現零對接,又要為學生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在序化各門課程時,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知識的遞進性,根據操作技能的復雜程度,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以達到培養由認識到熟悉,從在指導下的操作,到獨立熟練操作,從新手到專家的階梯式培養。課程內容設計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為行動目標和作業指導,開發并實施教學。
汽車電子技術(中德合作辦學)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數學、德語及信息技術等基礎知識;具備扎實的轎車電控系統理論知識、汽車檢測和診斷專業技能,能夠從事汽車電氣元件檢修、高級轎車電路分析和電氣系統故障排除, 達到汽車維修高級電工技能操作水平,適應從事汽車維修及相關行業需要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二、課程設置
主要由我院與德國大學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原版引進部分德國大學專業課程和教材,并由德國大學優質師資授課(黑體字課程)。主要課程有計算機文化基礎、汽車機械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汽車構造、德語、車輛驅動技術、電器系統設計、微處理器、通訊網路、車輛電子控制信息學、控制技術、汽油發動機管理系統的診斷與修復、自動變速器原理與檢修、車身電控系統檢測與修復、汽車空調系統檢測與修復、汽車維修技術、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等。目前該專業擁有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精品課,國家精品課程的數量位居全國高職院校相同專業之首,且主持建設教育部已驗收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
其中在語言學習方面,從入學起就開始德語學習,每個學期開設周10以上德語課程,同時還有德語加強班、強化班等專項德語培訓。
三、畢業與出國留學
學生畢業后,獲得我院專科學歷畢業證書和德國高校寫實性學歷證明。
出國留學:學生可以選擇到德國留學接本,時間約為兩年半,包括半年預科課程和兩年本科課程。畢業后可獲得德國施馬卡爾登應用技術大學頒發的學士學位,回國后可以到教育部進行學歷認證,享受海歸待遇。
四、項目優勢
1.就業有優勢。
中德經貿關系密切,德資銀行、跨國公司、對德貿易等急需一批會講德語、了解德國文化的應用型人才。目前有德國留學背景的專業技術人才十分緊缺。本項目學生除可獲得我院專科學歷畢業證書外,還可獲得施馬卡爾登應用技術大學寫實性學歷證明,雙語雙證,就業優勢明顯。
2.教學有保障。
中德合作辦學項目實行小班教學,德語教師全程語言培訓。部分專業核心課程采用德文原版教材,由施馬卡爾登應用技術大學教師授課;海歸教師擔任班導師,承擔部分專業課程教學經驗豐富的德語教師全程指導,學會德語不是難題。
3.留學直通車。
項目學生只需參加德國校方語言測試(非選拔性測試)即可赴德讀本科。按照校際合作協議,相同學科下我校項目畢業生可在德方大學本科專業學習中免修約三分之一的專業課,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教育部承認的學士學位文憑,且可繼續留校或申請其他德國大學免試攻讀碩士。免APS面試審核,實行團簽,簽證率近100%。
4.人人能享有。
德方承認國內部分專業學分,不用重復修讀課程,以最經濟的方式獲得德國本科文憑,節省時間,降低成本,適合各個階層學子出國圓夢。德國教育質量世界領先,費用卻是全球洼地,性價比最高。赴德后即可合法打工,畢業后就業有保障且可居留或申請移民。
5.助力精英夢。
國家獎、助學金、勵志獎學金等多項獎金虛位以待,最高額度近萬元,覆蓋面更廣。留德期間,優秀學生還可申請德國政府及校方獎學金。
更多內容,請查看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