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中醫學 專業代碼:100501K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五年
中醫學主要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從中醫角度進行疾病的診斷治療、調節人體五臟六腑等。例如:把脈診斷病情,藥物外敷化瘀,針灸、拔罐、艾灸等非藥物療法治療,中藥藥方的制定,板藍根沖劑等中藥制劑的研發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和職業素養,系統的中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對常見病癥進行中醫臨床診療的能力,能在醫療衛生領域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工作的中醫學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中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必要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本知識,接受人文、科學、職業素養教育以及臨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運用中醫藥進行診療、預防、康復和人群健康服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與中醫學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基本知識和科學方法;
2.掌握中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中醫思維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知識和基本技能;
3.熟悉國家醫療衛生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熟悉心理學、醫學倫理學和人文關懷的有關知識;
5.熟悉全科醫學思想和中醫全科醫生的工作任務、方式以及必要的預防醫學知識與常見傳染病的防治原則;
6.了解中醫學術思想的發展歷史和主要學術觀點;
7.了解中醫學科發展動態和行業需求;
8.具有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協作能力;
9.具有對常見病癥進行辨證論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常見危急重癥進行判斷和初步處理的能力;
10.具有與患者及其家屬有效溝通以及對患者和公眾進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閱讀中醫古典醫籍和醫學相關文獻以及利用現代技術獲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中醫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斷追求卓越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醫和在執業活動中保護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與能力。
主干學科:中醫學。
核心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經典、針灸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實驗、臨床技能訓練、臨床見習、畢業實習、科學創新活動、社會實踐等。
主要專業實驗(實訓):正常人體解剖學實驗、生理學實驗、病理學實驗、藥理學實驗、體格檢查訓練、中醫四診技能訓練、中醫內科臨床技能訓練、中醫外科臨床技能訓練、針灸技能訓練、急癥臨床技能訓練、醫患溝通技能訓練等。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本專業為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
學習內容
醫古文、英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檢體診斷學、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等
主要科目
《病理解剖學》、《方劑學》、《溫病學》、《黃帝內經》、《醫古文》、《中醫兒科學》、《中藥炮制學》、《傷寒論》、《金匱要略》、《推拿治療學》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骨傷、養生、英語、康復醫學、全科醫生、針灸推拿、中醫臨床、美容與康復、中西醫結合。
就業前景
就業方向:該專業的培養采用本科生導師制以保障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習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畢業后可以在各級醫院及醫療機構、制藥及藥品經營企業、藥品檢驗部門、藥品管理部門、科研單位及醫藥院校等從事研究開發、中藥檢驗、質量控制、生產管理、藥品營銷等方面的工作。
就業崗位
醫療機構:中醫醫師、醫療養生、針灸推拿; 制藥類企業:中藥研發、中藥制劑。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