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生物工程 專業代碼:083001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生物工程主要研究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及其產業化的原理、工藝過程和工程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制藥、農林、食品等領域進行產品研發、生產、質量檢測等。例如:疫苗、抗生素等生物藥物的研制,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克隆等生物工程的設計,轉基因食品的研發,雜交水稻的培育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學與工程學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基礎知識,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等相關領域從事生物工程產品生產、工藝設計、生產管理、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的學科交叉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按照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工程產品生產相關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學思維與實踐創新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生物工程產品的科學研究方法與操作技術,具備生物產品制造和研發中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的基本能力,同時根據生物制藥、環境生物工程、輕化生物技術、生物材料、生物系統工程等專業方向,確立人才培養特色。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2.掌握生物學與工程技術學科的基礎理論及基本知識,具有數理化扎實基礎以及計算機及信息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素質;
3.掌握生物工程產品的分析方法,生產設計方法與實驗技術;
4.具有從事生物工程產品生產、研究開發及技術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領域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生物工程技術研究的前沿、應用前景、最新技術動態和行業發展趨勢;
7.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8.具有適應社會需求、繼續深造的潛能以及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初步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主干學科:生物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核心知識領域: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工程制圖、化工原理、發酵工程、生物分離與反應工程、生物工程設備與設計。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生物化學(96學時)、微生物學(48學時)、細胞生物學(48學時)、化工原理(72學時)、發酵工程(32學時)、基因工程(32學時)、分子生物學基礎(32學時)、生物分離工程(32學時)、生物工程設備與設計(48學時)等。
示例二:化工原理(96學時)、生物化學(64學時)、微生物學(48學時)、發酵工程(48學時)、生物分離工程(48學時)、基因工程(32學時)、生物工程設備(48學時)等。
示例三:化工原理(80學時)、生物化學(80學時)、微生物學(64學時)、分子生物學(32學時)、生物反應工程(40學時)、生物分離工程(40學時)、生物工藝學(40學時)、發酵設備及工廠設計(48學時)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工程基本技能訓練、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發酵工程實驗、生物分離工程實驗以及與專業方向相關的特色專業實驗課程。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習內容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生化工程、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發酵工程設備、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動物生理學、生態學等。
主要科目
《發酵工程》、《生化工程》、《細胞工程》、《基因工程》、《普通微生物學》、《動物學基礎》、《生物信息學》、《生物技術制藥》、《生物分離工程》、《蛋白質工程》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食用菌、發酵工程、生物農藥、生物質能源、微生物應用、農業生物技術、食品發酵與生物制劑。
就業前景
就業方向:
1.出國
生物工程屬于綜合交叉發展學科,且與應用有緊密的結合,國外很多著名大學都很注意其發展,所以出國深造機遇很大,也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讀研
讀研如選擇生命科學類,則向理科研究方向發展,一般會一直從事研究工作,如繼續本專業或轉向發酵工程,制藥工程,食品科學等,碩士畢業后會有很好的就業前景;
3.找工作
適宜于醫藥、食品、環保、商檢等部門中生物產品 的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及產品性能檢測分析等工作及教學部門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就業崗位
醫藥類企業:生物工程、產品研發、生物制藥、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藥物檢測;農林類企業:產品培育、植物組培、去病毒技術;食品類企業:發酵工程、轉基因技術。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