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核工程與核技術 專業代碼:082201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核工程與核技術主要研究工程熱物理、核工程、核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核工程及核技術方面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等。例如:核電站的建立和運行,核供熱裝置的研究設計,核武器的設計制造,核輻射的控制和防護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核工程與核技術基礎知識,能在相關領域從事核工程與核技術方面的研究、設計、制造、運行、應用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創新意識的科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核工程、核技術及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接受核工程及核技術方面的實踐訓練,具有開展核工程、核技術相關研究、實驗、設計建造、運行、管理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科和藝術素養及外語綜合運用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了解本專業發展現狀、趨勢和需求;
3.了解本領域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導則,具備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4.通過較系統的專業實驗和實踐訓練,初步具備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干學科:核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核心知識領域:原子核物理、核反應堆物理、核反應堆熱工水力學、核電廠系統與運行、輻射探測及核信息處理、核電子學、輻射防護與核安全。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金工實習、電工實習、電子實習、專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安排夏季學期。
主要專業實驗:核物理實驗、輻射探測實驗、反應堆熱工水力實驗、控制與測量儀表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習內容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測試技術、核物理、核反應堆、核能與熱能動力裝置、熱工設備等。
主要科目
《流體機械》、《反應堆物理》、《反應堆結構與材料》、《核安全基礎》、《反應堆熱工水力學》、《工程分析程序設計》、《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核反應堆安全分析》、《核反應堆物理》、《汽輪機原理》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核電站。
就業前景
由于核能源將成為中國未來能源的綠色支柱,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就業前景良好。畢業生一般在醫療、衛生、國防、工業、農業的政府部門、規劃部門和經濟管理部門,核電工程的科研設計單位、工礦企業、高等院校等從事研究、規劃、設計、施工、核電廠運行管理及設備制造、研發、技術咨詢等工作。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亦可在核電站、核動力和核供熱以及常規火力電站等領域從事研究、設計、建造、運行與管理等工作。還可以從事核電設備制造企業的技術開發工作;核工程設計院和研究院的設計和科研工作;核電工程公司的技術咨詢與管理工作。這是一個目前就業率較高的一個專業,主要原因是核工業在我國正處于一個發展時期,現在該方面的專業人才較少,而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和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不多,絕大多數畢業生生都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就業崗位
政府、事業單位:核電工程、核技術開發、核動力工程、核供熱研究、輻射防護、運行管理。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