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民族學 專業代碼:030401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民族學以民族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習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通過實地調查、資料分析和比較研究,研究各民族的社會經濟結構、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思想意識等,進行民族問題和民族事務的處理和解決以及宗教活動的管理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發展要求,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系統的民族學理論與知識,能夠運用民族學方法調查和分析問題的實踐能力的人才。本專業學生要有開闊的學術視野,了解相近學科知識和當代學術發展前沿,學生不僅具有在本學科和相近學科領域繼續深造、發展的科學素質,而且能夠成為從事黨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社會、文化等方面工作,特別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機構管理以及基層民族社區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民族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民族學學科的全面訓練,具有良好的學科理論、知識體系和運用民族學田野工作技術探析問題的實踐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并了解國內外民族學發展的前沿,熟知黨和國家民族理論與政策,具有在學科領域繼續深造、發展的科學研究素質,能夠從事黨政部門管理工作和基層社區工作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民族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體系;
2.掌握民族學研究方法和民族志技術;
3.具有運用民族學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能力;
4.熟悉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當代民族學學科的前沿理論和發展動態;
6.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寬厚的學科知識和反思批判的學術素養;
7.具有在學科領域繼續深造、發展的科學研究素質和能力;
8.具有在黨政部門特別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機構管理以及基層民族社區工作的良好能力。
主干學科: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
核心課程:民族學導論、考古學導論、社會學概論、語言學概論、中國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族學與人類學史、中國民族史概論、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體質人類學、民族學調查方法。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至少從事三個月的田野調查(二年級和三年級)。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學習內容
人類學、民族學導論、文化人類學、民族學、人類學史、生態人類學、民族學調查方法、中國民族概論、世界民族概論、民族考古學、民族經濟學、族群與家族、民族理論與政策、民族學概論、社會學概論、民俗學概論、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人類學通論、宗教文化學、區域經濟學、市場營銷、文化經濟學等。
主要科目
《人類學》、《民族學》、《中國民族概論》、《民族學調查方法》、《民族考古學》、《民族經濟學》、《族群與家族》、《民族理論與政策》、《民俗學》、《宗教文化學》
就業前景
發展前景:民族學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17%,50%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4.98,與其他大學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偏下。
就業崗位
政府、事業類單位:民族文化管理、民族事務管理、宗教管理;深造:保研或者考研,繼續民族學方面的學習深造,進行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的研究和教學。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