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專業代碼:081004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主要研究建筑物理環境和環境控制系統的基本知識,進行建筑設備系統的設計、調試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訓練,實現室內環境設備和公共設施系統智能化。例如:樓道內光感聲控的照明燈的設計,室內溫度自動調節系統的研發,電力系統超負荷自動斷電的設計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工程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與該領域相關的工程設計、工程建設與管理、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路與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處理技術、通信技術,建筑設備、建筑智能環境學等較寬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建筑供配電與照明、建筑設備管理、公共安全、信息設施與信息化應用、建筑節能等專業知識和技術,接受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系統設計與調試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執業注冊工程師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能在設計院、工程公司和政府相關部門從事建筑電氣及智能化技術相關的工程設計、工程建設與管理、系統集成、應用研究和開發等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堅定的追求卓越的態度,具有較強的社會服務意識和責任感,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遵守學術道德規范和保證職業誠信。
2.具有從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工程工作所需的數學等相關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
3.掌握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以及土木工程的相關知識,掌握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本專業相關技術的發展動態和行業需求。
4.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科學理論,分析并提出工程實際問題方案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建筑智能化環境需求的分析方法、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系統設計方法和調試技術,具有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的基本能力。
5.熟悉國家在建筑電氣、智能化建筑、建筑節能方面的技術標準、相關行業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進行產品開發和設計、技術改造與創新的初步能力以及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初步能力,至少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文獻資料,可進行跨文化環境下的溝通和交流。
7.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主干學科: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電路理論與電子技術、電氣傳動與控制、檢測與控制、網絡與通信、計算機應用技術、建筑設備、土木工程基礎、建筑智能環境學、建筑電氣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技術基礎、建筑節能技術。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電路理論(88學時)、電子技術基礎(104學時)、自動控制原理(64學時)、計算機原理及應用(48學時)、建筑設備(28學時)、計算機網絡與通信(48學時)、智能建筑環境學(72學時)、建筑供配電與照明(72學時)、建筑電氣控制技術(40學時)、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50學時)、公共安全技術(36學時)、建筑物信息設施系統(36學時)。
示例二:電路理論(90學時)、模擬電子技術基礎(78學時)、數字電子技術基礎(54學時)、自動控制原理(54學時)、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72學時)、數據通訊及計算機網絡(54學時)、電氣控制技術(40學時)、建筑設備(32學時)、建筑智能環境學(72學時)、建筑供電與照明(72學時)、建筑設備管理系統(46學時)、公共安全系統(36學時)、信息設施系統(40學時)、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技術(30學時)。
示例三:建筑概論(36學時)、電路分析(76學時)、脈沖與數字電路(60學時)、信號與系統(50學時)、線性電子線路(56學時)、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80學時)、非線性電子線路(73學時)、建筑智能環境學(30學時)、電機與電力拖動(40學時)、建筑設備(60學時)、智能建筑概論(24學時)、建筑識圖(24學時)、自動控制原理(64學時)、建筑電氣(65學時)、安全防范系統(42學時)、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工程設計(32學時)、照明技術(36學時)、網絡與綜合布線(54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金工實習、專業實習、課程實驗(包括課內所含及獨立開設的實驗)、課程設計、綜合實驗、畢業設計(論文)、科技創新等。
主要專業實驗:建筑供配電與照明實驗、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實驗、公共安全系統實驗、信息設施及信息化應用系統實驗、樓宇現場總線系統實驗、系統集成及其組態編程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習內容
電氣控制與可編程、建筑制圖與識圖、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應用電機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氣CAD、建筑供配電、智能建筑環境學、建筑設備與自動化、建筑信息設施系統、公共安全技術等。
主要科目
《電氣控制與可編程》、《建筑制圖與識圖》、《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應用電機技術》、《電氣CAD》、《制冷與空調技術》、《樓宇給排水》、《樓宇綜合自動化》、《建筑供電工程》
就業前景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就業方向
專業的就業率高,學生畢業后主要面向建筑行業工程單位、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企事業單位或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工程設計與施工及規劃管理等工作。畢業生能夠在智能建筑類專業公司、大中型設備安裝公司、智能化工程設計、文化/金融/賓館飯店/大型商廈以及政府機關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電氣與智能化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組織與管理、設備安裝與調試、運行維護等工作。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就業崗位為:電氣工程師、電氣施工員、弱電工程師、水電工程師、機電工程師、機電設計師、弱電項目經理、安裝工程師、項目經理、中級工程師、建筑智能化項目經理、弱電設計工程師等等。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國民經濟對數字化城市、綠色與智能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各行各業用信息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是大勢所趨,而建筑智能化是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朝陽產業,社會對“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建筑電氣與智能化”本科畢業生的就業職業前景將主要是面向建筑行業工程單位,從事建筑電氣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維護與管理等。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用信息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是大勢所趨,作為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一個新領域,建筑智能化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辦公和生活環境,并帶來空前的效率和巨大的經濟效益,是目前建筑行業發展最為迅猛的領域,有著不可限量的前景,社會對“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就業前景廣闊,該專業所屬的行業被廣為看好的朝陽行業。建筑電氣專業方向具有良好的人才需求前景。
就業崗位
工程類企業:電氣工程、電氣施工、弱電工程、水電工程、機電工程、機電設計、安裝工程、照明工程、工程設計、施工管理。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