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專業代碼:081002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主要研究建筑物理環境、建筑節能、建筑設施智能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針對空調、供熱、通風、建筑給排水、燃氣供應等公共設施系統進行設計、施工、調試、運行,并對建筑設備的運行進行節能控制,對室內環境的空氣進行凈化調節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從事建筑環境控制與能源供給系統以及建筑設施智能化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安裝、設備調試、運行管理、設備研發、產品營銷等工作所需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與創新能力,能在設計研究院、工程公司、設備制造企業、管理部門等從事沒計、研發、生產、施工、管理等崗位工作的復合型工程技術應用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基礎、建筑環境學、傳熱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建筑、機械、自控相關領域的基本知識,接受建筑環境與能源供給系統的工程設計、設備開發與使用、施工組織與安裝、系統運行調試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的規劃、設計、研發、生產、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堅定的追求卓越的態度、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2.具有從事建筑環境控制與能源供給系統工程領域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等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
3.具有良好的資源、能源、環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工程質量、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的意識;
4.掌握扎實的建筑環境控制與能源供給系統工程的公共基礎理論知識、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術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5.具有綜合運用所學專業技術理論提出解決工程應用的技術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決一般專業工程問題的能力;
6.具有能夠參與生產及運行系統的設計以及系統運行和維護能力,具有能夠進行產品開發、設計、技術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獲取信息和職業發展學習的能力;
8.具有建筑環境控制、能源供給及節能技術工程中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關行業的政策、法律及法規和本專業領域的技術標準和規范;
10.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學科:土木工程、熱學。
核心知識領域:熱科學原理和方法、力學原理和方法、機械原理與控制、電學與智能化控制、建筑領域相關基礎、能源應用技術、工程管理與經濟、計算機應用技術知識。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熱力學(64學時)、傳熱學(48學時)、熱質交換原理與應用(48學時)、流體力學(48學時)、流體輸配系統(48學時)、工程力學(48學時)、機械設計基礎(I、II)(80學時)、電子與電子技術(64學時)、建筑自動化(48學時)、建筑環境學(32學時)、建筑概論(32學時)、建筑環境測試技術(32學時)、暖通空調(64學時)、城市能源系統(48學時)、工程項目管理(32學時)、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48學時)。
示例二: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104學時)、理論力學(56學時)、材料力學(56學時)、機械設計基礎(48學時)、自動控制(48學時)、電工技術與實驗(68學時)、電工電子技術與實驗(68學時)、工程熱力學(64學時)、傳熱學(64學時)、流體力學(64學時)、建筑環境學(48學時)、流體輸送管網(48學時)、熱質交換理論與設備(48學時)、暖通空調(112學時)、冷熱源(64學時)。
示例三:傳熱學(64學時)、流體力學(64學時)、工程熱力學(64學時)、建筑環境學(32學時)、流體輸配管網(56學時)、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32學時)、供熱工程(48學時)、空氣調節(56學時)、鍋爐與鍋爐房設備(48學時)、制冷技術(40學時)、通風工程(32學時)、燃氣供應(32學時)、建筑環境測試技術(32學時)、建筑設備自動化(32學時)、建筑設備安裝技術(24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實驗、實習、設計和社會實踐以及科研訓練等形式。實驗包括基礎實驗、專業基礎實驗和專業及研究性實驗3個環節;實習包括金工實習、專業認識實習、生產(運行)實習;設計包括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熱工流體實驗、建筑環境實驗、暖通空調實驗、能源設備與系統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習內容
建筑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建筑環境學、建筑環境與能源學、熱質交換理論與設備、建筑環境測試技術、熱泵技術、空氣調節、工業通風、建筑設備自動化、燃氣輸配、建筑給排水、建筑電氣、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管理與經濟等。
主要科目
《建筑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建筑環境學》、《建筑環境與能源學》、《熱質交換理論與設備》、《流體輸配管網》、《建筑環境測試技術》、《熱泵技術》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建筑設備。
就業前景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寬,就業前景好。學生畢業后能夠在建筑設計研究和規劃管理部門、工程建設公司、設備制造企業、運營公司等單位從事供熱、通風、空調、冷熱源、凈化、燃氣等方面的規劃設計、研發制造、施工安裝、運行管理及系統保障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寬,就業前景好。每年有近30%的畢業生被免試推薦或考取碩士研究生。本專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好,學生畢業后就業面很寬,比如:施工單位,這應該是本科生一條主要就業途徑。目前中國的建筑市場十分紅火,在這個大趨勢下,本專業畢業生選擇這條路的比較多,進入施工單位主要是進行現場施工管理,整體待遇還可以。空調公司,近幾年,本專業的畢業生去空調公司的也不少,主要是去做技術開發。
空調銷售,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有很多本專業的畢業生選擇了這一就業途徑,現在混得都不錯,經濟收入也是很可觀的,但是,這主要是與人交往,因此要有較強的社交能力,據說還要有較大的酒量;
設計院,這應該是比較理想的一個就業選擇;高校,這個選擇對于本科生來說,現在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公務員,報考公務員是目前很多高校畢業生的一個就業選擇。本專業的畢業生考取公務員的話,雖然可以選擇建設部等一些與專業有關的部門;
自主創業,這也是一個可供高校畢業生選擇的就業方式,不過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家庭狀況來決定。
就業崗位
工程類企業:熱能工程、空調工程、暖通工程、燃氣工程、給排水工程、研發制造、工程技術、工程調試、運行管理、系統保障;政府、事業類單位:城市供熱、供燃氣系統與設備的設計、工程規劃;家電類公司:技術開發、產品銷售。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