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物聯網工程專業學什么科目?就業前景好嗎?

2024/5/11 14:02:41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物聯網工程 專業代碼:080905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物聯網工程主要研究物聯網的體系結構、信息處理、安全技術、系統及其應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涉及通信、傳感、網絡以及RFID、嵌入式系統等多個方面,其應用在生活中屢見不鮮。例如:網易云音樂的在線搜索、聯網聽歌,淘寶APP聯網搜索各類商品,從個人電腦上傳視頻圖片資料至百度云盤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和物聯網相關的計算機、通信和傳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良好外語運用能力,能勝任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及物聯網應用系統規劃、分析、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1.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職業道德和心理素質,社會責任感強;

2.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等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學、管理學和工程科學知識;

3.系統掌握物聯網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理解基本概念、知識結構、典型方法,理解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關聯,具有感知、傳輸、處理一體化的核心專業意識;

4.掌握物聯網技術的基本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一定的工程意識,并具備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具有終身學習意識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和新技術、新知識的能力;

6.了解物聯網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具有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重要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理解工程技術倫理的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語應用能力,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10.掌握體育運動的一般知識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物聯網技術體系、標識與感知、物聯網通信、物聯網數據處理、物聯網控制、物聯網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設計與實施等。

核心課程示例(括號內理論學時+實驗或習題課學時):

示例一:物聯網工程導論(18學時)、物聯網通信技術(45 +18學時)、RFID原理及應用(45+18學時)、傳感器原理及應用(45 +18學時)、傳感網原理及應用(45 +18學時)、物聯網軟件設計(27 +18學時)、物聯網數據處理(54學時)、物聯網中間件設計(27 +18學時)、物聯網應用系統設計(54學時)、嵌入式系統與設計(45 +18學時)、傳感器微操作系統原理與設計(36+36學時)、物聯網控制原理與技術(45 +18學時)、物聯網定位技術(45 +18學時)、物聯網信息安全(45 +18學時)、物聯網工程規劃與設計(36學時)、計算機網絡(54學時)。

示例二:物聯網工程概論(30學時)、物聯網算法基礎(60 +15學時)、物聯網硬件基礎(60+15學時)、傳感網與微操作系統(45 +15學時)、物聯網安全與隱私(30學時)、無線單片機與協議開發(60+15學時)、JAVA語言程序設計(30 +15學時)、物聯網移動應用開發(20 +10學時)、物流管理信息系統(30+15學時)、RFID系統(30學時)、物聯網嵌入式系統開發(20 +10學時)、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技術(60學時)、云計算(30學時)、物聯網與智慧思維(30學時)、移動人機交互技術(30學時)、社會計算(30學時)。

示例三:物聯網工程導論(18學時)、物聯網體系結構(40學時)、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36+10學時)、物聯網數據處理(40+10學時)、嵌入式系統原理(40 +12學時)、物聯網工程規劃與設計(40+10學時)、物聯網應用系統設計(50學時)、物聯網通信技術(40 +14學時)、RFID與智能卡技術(40+10學時)、物聯網控制技術與應用(40+14學時)、物聯網信息安全(40 +14學時)、傳感器網絡及應用(40 +14學時)、網絡規劃與設計(40 +14學時)、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40+10學時)、信息系統分析與集成(40+14學時)、軟件集成與服務計算(40+10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主要專業實驗:傳感器實驗、傳感網實驗、物聯網通信實驗、物聯網數據處理實驗、物聯網工程規劃與設計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習內容

物聯網導論、Java程序設計、無線傳感網絡、嵌入式系統技術、傳感器技術、工業信息化及現場總線技術、M2M技術等。

主要科目

《嵌入式原理及應用》、《無線傳感器網絡》、《匯編語言與微機原理》、《傳感器微操作系統原理與設計》、《應用密碼學》、《光電子物理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建模》、《微處理器系統設計》、《物聯網信息處理技術》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電商物聯網、移動嵌入式、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采集與分析。

就業前景

物聯網專業就業前景

目前,教育部審批設置的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中有“物聯網工程”、“傳感網技術”和“智能電網信息工程”三個與物聯網技術相關的專業。此三個專業從2011年才開始首次招生,目前為止還沒有畢業生,所以,無法從往年的就業率來判斷未來的就業情況,但可從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該專業未來的就業形勢。

作為國家倡導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物聯網備受各界重視,并成為就業前景廣闊的熱門領域,使得物聯網成為各家高校爭相申請的一個新專業,主要就業于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未來的物聯網技術要得到發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進、芯片推廣、程序算法設計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這些的關鍵是如何培養人才。柏斯維也指出,從整體來看,物聯網行業是非常需要人才。

就業崗位

IT類企業:物聯網工程、物聯網系統設計架構、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物理網系統管理、網絡應用系統管理、物聯網設備技術支持、云計算。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