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自動化專業學什么科目?就業前景好嗎?

2024/5/11 14:02:29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自動化 專業代碼:080801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自動化主要研究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系統工程、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進行自動化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實現對各種裝置和系統的自動控制。例如:大廈自動門控制系統的設計、智能機器人的設計制造、工業設備的自動控制、天氣現象自動觀測系統的研發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自動化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并能在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有關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制造系統自動化、自動化儀表和設備、機器人控制、智能監控系統、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聯網等方面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系統運行管理與維護、企業管理與決策、科學研究和教學等工作的寬口徑、高素質、復合型的自動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自動化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自動化領域的基本方法及其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自動化工程設計與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熟悉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和政策,具有較強的人文素質、社會服務意識和責任感,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并遵守學術道德規范和保證職業誠信;

2.掌握從事自動化領域工作所需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知識,以及電子電氣、計算機與通信等技術基礎知識,具有初步的工程經濟、管理、社會學、法律、環境保護等人文與社會學的知識;

3.掌握本專業中“信息、控制和系統”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處理的基本方法和優化設計的基本原理,了解自動化領域的前沿和發展動態;

4.掌握工程控制系統分析和設計的一般方法,具有較熟練地解決工程現場一般控制系統問題的能力,具有能夠獨立從事工程實際中控制系統的運行、管理與維護的基本能力;

5.具有對自動化系統或產品中的技術進行分析、改進、優化和獨立設計的能力;

6.具有創新意識和對自動化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7.了解自動化專業領域技術標準和相關行業的法規;

8.具有適應發展的能力以及對終身學習的正確認識和學習能力;

9.具有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至少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文獻資料,可進行跨文化環境下的溝通和交流。

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電路及電子學基礎、自動化基礎理論、計算機技術基礎(硬件、軟件、網絡等)、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運動控制技術、過程控制技術等。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電路原理(64學時)、模擬電子技術基礎(64學時)、數字電子技術基礎(48學時)、計算機語言程序設計(48學時)、數據結構(48學時)、信號與系統分析(64學時)、計算機原理與應用(理論48學時,實驗16學時)、自動控制理論(1)(64學時)、運籌學(48學時)、電力電子技術基礎(理論24學時,實驗8學時)、檢測原理(理論24學時,實驗8學時)、電力拖動與運動控制(理論48學時,實驗16學時)、過程控制(理論48學時,實驗16學時)、自動控制理論(2)(48學時)、計算機網絡與應用(48學時)、人工智能導論(32學時)、應用隨機過程(48學時)、系統辨識基礎(48學時)、計算機控制系統(48學時)、模式識別基礎(16學時)、數字圖像處理(48學時)、計算機仿真(48學時)、系統工程導論(32學時)、CIM系統導論(32學時)、控制理論專題實驗(16學時)、過程控制專題實驗(16學時)、運動控制專題實驗(16學時)、檢測技術系列實驗(16學時)、機器人控制綜合實驗(16學時)、自動化綜合實踐(48學時)。

示例二(括號內為理論學時+實驗學時):電路(64+8學時)、數字邏輯電路(56+8學時)、模擬電子線路(56+8學時)、工程電磁場(42+6學時)、信號與系統(32學時)、控制工程基礎(48+8學時)、現代控制理論基礎(48+8學時)、建模與辨識基礎(24+8學時)、自動控制元件(26+6學時)、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56 +16學時)、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16+16學時)、微控制器應用及系統設計(24+8學時)、VISUAL C++(48 +16學時)、軟件技術基礎(32學時)、網絡與數據通信(34+6學時)、工業自動化網絡技術(32+16學時)、傳感器與檢測技術(26+6學時)、自動測試系統(24+8學時)、電力電子技術(36+4學時)、嵌入式控制系統及應用(32 +16學時)、運動控制系統(36+12學時)、過程計算機控制系統(36+12學時)。

示例三(括號內為理論學時+實驗學時):電路分析(48 +16學時)、數字電子技術(48 +16學時)、模擬電子技術(48 +16學時)、C語言程序設計(32 +16學時)、計算機軟件基礎(48 +16學時)、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48 +16學時)、控制工程數學基礎(48學時)、自動控制原理(80 +10學時)、現代控制理論(34+6學時)、計算機控制系統(46 +10學時)、自動控制系統仿真(32+16學時)、檢測技術與儀表(46 +10學時)、電力電子技術(36+4學時)、電機與拖動(54 +10學時)、運動控制系統(48+8學時)、過程控制(48+8學時)、工業計算機網絡與通信(32+8學時)、微控制器技術課程設計(24學時)、現場總線技術課程設計(32學時)、自動控制系統綜合實驗(32學時)、集散控制系統(22 +10學時)、現場總線技術(32+8學時)、嵌入式系統(26+10學時)、基于網絡的智能控制(32+8學時)、先進控制理論(32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電類基礎課程實驗、電子工藝實習、計算機技術類課程實驗、電子技術綜合設計、計算機程序綜合設計、計算機控制系統綜合設計、過程控制系統或運動控制系統綜合設計和自動化技術綜合設計,以及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和課外學術活動、科技創新活動等實踐教學環節。

主要專業實驗:控制工程基礎課程實驗、信號處理技術課程實驗、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課程實驗、電力電子技術課程實驗、計算機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系統或運動控制系統課程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習內容

電路、信號與系統、PLC編程應用、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微機原理及應用、軟件技術基礎、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系統仿真、計算機網絡、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原理、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英語、智能控制,C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

主要科目

《模擬電路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DCS與組態軟件》、《自動控制基礎》、《單片機及接口技術》、《機械設計原理》、《Visual Basic語言》、《電機及其運動控制系統》、《DCS/PLC/FCS原理與應用》、《運動控制》、《自動化系統工程設計》、《傳感器原理與檢測技術》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樓宇自動化、電氣技術教育、電氣自動化技術、機器人技術教育、演藝工程與舞臺技術、城市軌道自動化與控制。

就業前景


就業趨勢:該專業是一門適應性強、應用面廣的工程技術學科。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基礎扎實、自動控制技術知識系統深入、計算機應用能力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所以學生在畢業后都能從事自動控制、自動化、信號與數據處理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就業領域也非常的寬廣,比如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大專院校、金融系統、通信系統、稅務、外貿、工商、鐵路、民航、海關、工礦企業及政府和科技部門等。歷年來,該專業的畢業生的供求比例一直都保持在1∶10左右,就業去向主要是在系統集成、計算機軟件硬件開發和通信等領域。

就業崗位

自動化類企業:自動化工程、自動化設計、軟件工程、自動控制、數據采集;電氣類企業:電力工程、系統運行、電力電子技術、供電技術。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