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能源與動力工程 專業代碼:080501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能源與動力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動力機械和熱工設備的設計和測試技術等,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和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動力機械和熱工設備包括內燃機、鍋爐、航空發動機、制冷機等。例如:天然氣用作汽車燃料、風能發電、冬季燒鍋爐供暖、空調制冷機設計和測試等。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熱工、力學和機械科學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和控制技術為工具,培養具備能源生產、轉化、利用與動力系統研發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以及具備節能減排理念,能在工業、國防、民用等領域從事能源動力、人工環境、新能源研究開發、優化設計、先進制造、智能控制、應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與技術,接受現代科學與工程的基本訓練,掌握能源、熱科學及動力系統基礎理論,掌握計算機及控制技術等現代工具,具備從事節能、制冷、動力、環保和新能源開發利用等領域設備研究開發、設計制造和應用管理所必需的工程技術知識,初步具有應用所學知識提出、分析及解決本專業領域問題的能力。本專業學生還應具有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精神,對職業、社會、環境有責任感,樹立節能減排的理念。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并能應用與本專業相關的數學、物理、力學、材料、機械、熱工、控制、電工電子等工程科學基礎知識;
2.具有專門針對能源動力系統提出、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適應本專業要求的個人能力和專業素質,能進行能源新產品和新系統的設計與開發、運行維護以及相關制造,具有集成創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產、轉化和利用的行業需求動態,熟悉能源高效轉化和利用技術的理論前沿和應用背景,貫徹執行節能減排的方針政策和技術路線;
4.具有在能源動力類企業的初步工程實踐經驗,了解能源與動力工程技術的發展趨勢,及時掌握并應用相關新技術為社會服務,成為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善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熱科學基本知識(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工程設計基本知識(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基本知識(電工學、控制理論)等。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體力學(56學時)、傳熱學(56學時)、工程熱力學(56學時)、燃燒基本原理與建模(24學時)、機械設計基礎(48學時)、機械制圖及CAD基礎(24學時)、電工電子學(72學時)、自動控制理論(32學時)、工程力學(含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64學時)。
示例二:工程流體力學(A)(72學時)、傳熱學(72學時)、工程熱力學(72學時)、燃燒理論基礎(16學時)、機械設計基礎(64學時)、自動控制理論(72學時)、理論力學(48學時)、材料力學(48學時)。
示例三:流體力學(80學時)、傳熱學(60學時)、工程熱力學(75學時)、燃燒學(30學時)、機械原理及設計(90學時)、工程圖學(90學時)、電工電子(90學時)、自動控制原理(30學時)、工程力學(120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工程訓練(金工實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電工電子實驗、熱工實驗(包括工程熱力學實驗、工程流體力學實驗、傳熱學實驗)、能源與動力相關方向的專業實驗(如燃燒學實驗、熱工控制與測試類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習內容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圖、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測試技術、燃燒學等。
主要科目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流體機械》、《能源與動力機械測試技術》、《熱能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智能裝置自動化》、《低溫原理與技術》、《制冷原理》、《熱工過程自動控制》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新能源汽車。
就業前景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該專業培養掌握現代能源科學技術,信息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從事熱能動力設備及系統的設計、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環境保護、制冷空調、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和新能源開發等工作的知識面廣、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的復合型高級人才。下面讓小編給各位看官介紹一下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就業前景與就業方向吧! 一、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本專業屬于能源動力類,是國家重點發展領域之一,發展前景廣闊。它包括了原來的熱力發動機、熱能工程、流體機械及流體工程、熱能工程與動力機械、制冷與低溫技術、能源工程、工程熱物理、水利水電動力工程、冷凍冷藏工程等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拓展空間很大。目前設置該專業的高校較多,攻讀方向也不相同,比如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方向,畢業生可以在流體機械、流體工程、電站運行管理、液壓氣動、航空航天、給排水、能源利用等行業有關的研究單位、公司、企業、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門從事研究、設計、策劃、生產、教學和管理工作。電廠熱能工程及其自動化方向,畢業生可以在電力系統設計研究院所、火力發電廠、熱電廠、動力設備制造企業、高等院校以及有關能源、環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門從事有關的研究、教學、開發、策劃、管理和營銷等工作。工程熱物理過程及其自動控制方向,畢業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燒設備、熱工過程自動控制系統、微電子器件、環保與大氣污染治理、換熱設備、動力機械等相關的研究院所、企業、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門從事有關的研究、開發、教學、策劃、管理和營銷等工作。
總體來說,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可達90%以上,一些重點高校,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可達100%。在上海及蘇南一帶,不少鍋爐、空調、汽車、發動機制造業急需這方面的人才。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工資待遇
二、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可在熱力發電廠及電力公司、電力設計研究院、大中型用能企業、政府規劃和環保部門、制冷和空調設備企業、高等院校等領域,從事設計、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環境保護、清潔能源利用和新能源開發等類型工作。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動力機械(如熱力發動機、流體機械、水利機械)和動力工程(如熱電廠工程、水電動力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空調工程)的設計、制造、運行、管理、研究、開發、營銷等方面工作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就業崗位
熱工工程師、熱能工程師等等。
就業崗位
工業類企業:熱能工程、動力工程、制冷工程、暖通工程、產品開發、機械設計、工藝設計、生產技術、技術開發、生產管理。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