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放射醫學 專業代碼:100206TK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五年
放射醫學主要研究電離輻射對人體的作用、損傷與修復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放射診斷、放射治療、放射損傷的修復等。例如:使用X光機、CT等進行放射診斷,利用放射線進行腫瘤治療,輻射損害的診斷與治療等。
專業介紹
專業代碼:100206TK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修學年限:四年
開設課程:
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病原學、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臨床醫學導論、內科學、外科學、預防醫學、放射醫學及防護、影像診斷學、腫瘤放射治療學、核醫學。
相近專業:
臨床醫學 麻醉學 醫學檢驗 眼視光學 康復治療學 精神醫學 醫學技術 聽力學 醫學實驗學 醫療美容技術 醫學影像技術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包括臨床見習、畢業實習等。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從事放射醫學及防護、放射病診治、核醫學及醫學影像等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系統的放射醫學理論與實踐能力的臨床醫師。
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放射醫學的基礎知識;用放射診斷、核素診斷、影像診斷等各種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并掌握其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應用γ射線、深部X射線、放射性核素等各種射線進行診斷及放射治療,并掌握其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放射損傷及放射病的診治技術;放射防護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醫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畢業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放射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2.掌握放射醫學及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3.具有運用放射醫學診斷及防治疾病的能力;4.熟悉有關放射醫學方針、政策和方法;5.了解放射醫學各專業分支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學習內容
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病原學、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臨床醫學導論、內科學、外科學、預防醫學、放射醫學及防護、影像診斷學、腫瘤放射治療學、核醫學。
主要科目
《放射生物學》、《放射治療學》、《輻射劑量學》、《核輻射物理學》、《核藥學》、《核醫學儀器》、《臨床核醫學》、《同位素示蹤學》、《遺傳毒理學》、《腫瘤學》
就業前景
就業崗位
醫療機構:放射治療、放射診斷、放射病診治、放射防護。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