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應用物理學 專業代碼:070202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應用物理學主要研究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還包含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等方面的應用基礎知識、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術。生活中的紅外探測儀、感應識別門、激光筆等光感技術儀器多是出自該專業之手。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扎實的物理學基礎和相關應用領域的專門知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在應用物理學科、交叉學科以及相關科學技術領域從事研究、教學、新技術開發與應用以及管理工作的人才。本專業部分畢業生適合在相關學科領域進一步深造。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和特定專業方向的基本知識與原理、基本實驗技能與技術,接受科學思維和物理學研究方法的訓練,具有科學精神、科學素養、科學作風和創新意識,具備一定的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實踐能力和技術開發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職業道德和愛國敬業精神;
2.具有科學的世界觀,較為系統地掌握物理學和特定專業方向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備本專業所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具有職業安全意識;
3.掌握外語、計算機及信息技術、專利申請等方面的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并掌握其他自然科學和相關工程技術的基礎知識;
4.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技術開發能力;
5.具有獨立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具有技術管理能力、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與人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活動策劃能力,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能力;
6.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7.了解應用物理學相關專業方向的前沿、發展動態、應用前景以及相關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
主干學科:物理學。
核心知識領域:機械運動現象與規律、熱運動現象與規律、電磁和光現象與規律、物質微觀結構和量子現象與規律、凝聚態物質結構及性質、時空結構、物理學中的數學方法。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經典力學(64學時)、熱學(48學時)、電磁學(64學時)、光學(64學時)、原子物理學(48學時)、數學物理方法(64學時)、電動力學I(48學時)、熱力學與統計物理I(48學時)、量子力學I(48學時)、分析力學(32學時)、固體物理(64學時)、電工電子技術(電路80學時+模電60學時+數電56學時+實驗48學時)、計算物理(56學時)、半導體物理(48學時)、光電子學(64學時)、光電技術及其應用(32學時)。
示例二:普通物理學(力學、熱學,80學時)、普通物理學(電磁學,64學時)、普通物理學(光學,56學時)、原子與原子核物理學(56學時)、理論力學(48學時)、熱力學與統計物理(56學時)、電動力學(56學時)、量子力學(64學時)、固體物理學(56學時)、數學物理方法(64學時)、計算物理(48學時)、模擬電路(40學時)、數字與邏輯電路(48學時)、傳感器原理及應用(48學時)、單片機原理及應用(48學時)、智能儀器原理(40學時)。
示例三:大學物理(136學時)、固體物理(51學時)、量子力學(68學時)、模擬電路(51學時)、半導體物理(51學時)、熱力學統計物理(51學時)、電動力學(68學時)、原子物理(51學時)、數理方法(68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生產實習、科研訓練、大學生創新訓練、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主要專業實驗: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電工電子實驗、應用物理方向專業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學習內容
高等數學(或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或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普通物理學(包括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理論物理類(包括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力學、量子力學)、數學物理方法、電子技術(包括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固體物理學、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激光物理、C語言等。
主要科目
《傳感技術與應用》、《普通物理學》、《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量子物理》、《半導體物理學》、《Matlab及其在物理學中的應用》、《等離子體物理》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微電子、物聯網、原子核、光伏工程、生物物理、醫學物理學、應用電子技術。
就業前景
就業去向:畢業生能在應用物理、電子信息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技術等相關科學領域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以及教學和管理工作。
就業崗位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