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專業代碼:080503T 專業層次:本科 修業年限:四年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種類、特點、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等,包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電能等,例如:風力發電、太陽能熱水器、沼氣燃燒供熱、農村農林廢物發電等。
專業介紹
專業代碼:080503T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修學年限:四年
開設課程:
理論部分:在基礎教育系列中重點強調基礎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工程技術基礎課群;大學外語、馬克思主義原理等社會科學課群。在專業教育系列中重點遵循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包括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能源系統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學與工程、風力發電原理、生物質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礎等專業平臺課群;光伏材料與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場等專業選修課群等。
相近專業:
核物理 核工程與核技術 核反應堆工程專業 風能與動力工程 南昌大學幾所高校開設了太陽能建筑一體化 光伏材料專業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包括課程實習、畢業設計等。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在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領域從事相關工程技術領域的開發研究、工程設計、優化運行及生產管理工作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具有較強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專門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畢業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機械、電子等學科基礎知識;2.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管理科學基礎知識;3.掌握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4.具有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5.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學習內容
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能源系統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學與工程、風力發電原理、生物質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礎等專業平臺課、光伏材料與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場等專業選修課群等。
主要科目
《流體力學》、《流體機械》、《傳熱學》、《工程熱力學》、《電工電子學》、《自動控制理論》、《能源系統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風力發電原理與技術》、《儲能原理與技術》、《太陽能發電與熱利用》、《生物質轉化與利用》、《流體機械轉化原理與技術》
就業前景
就業崗位
新能源類企業:電力工程、熱能工程、火力工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優化運行、生產管理、新能源管理。
更多內容,請查看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問答”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