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業大學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武書連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西安工業大學2022年國內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西安工業大學排名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194 |
軟科排名 | 275 |
武書連排名 | 317 |
西安工業大學簡介
西安工業大學創建于1955年,是國家“一五”計劃156個重點建設項目的軍工配套項目,具有鮮明的軍工特色,是兵器行業部署在西北地區唯一的本科院校。65年來,學校踐行“敦德勵學,知行相長”的校訓,弘揚“忠誠進取,精工博藝”的校風,注重學生軍工品格的錘煉,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區域經濟和國防工業輸送了14萬余名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占地面積1200畝,校舍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員工1900余人,全日制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2800余人,本科生約1.8萬余人。
學校現有15個教學單位,有“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和“機械工程”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1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專業碩士授權類別;學校有56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等8個學科門類。
目前,學校有5個學科獲批國家國防特色學科,1個學科入選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7個學科列入省級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建設項目。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5個學科上榜,上榜學科數位于省屬高水平大學前列。
學校6個專業列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6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2個專業獲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9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省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
學校有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6門,省級一流課程17門,省級精品課程2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4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課程6門。
學校有國家級實驗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8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6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省級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2個。
學校2009年和2014年兩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近10年,學校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2項(其中特等獎4項、一等獎6項)。2012年成為“陜西省大學生創新能力綜合改革試點院校”,2016年成為“陜西省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陜西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2017年成為“陜西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成為陜西省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培訓基地。近年來學生在“互聯網+”等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國家級獎項,成績優異。
長期以來學校注重平臺和團隊建設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學校現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其他省部級研究基地23個。2019年獲批共建“輕合金新材料校企聯合研究中心”是我校首個“四主體一聯合”校企合作共建省級研究中心。擁有陜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2個、陜西省高校青年創新團隊4個,在光學先進制造、特種加工、高性能輕質合金新材料、兵器測試與控制技術等學科具有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
學校目前承擔著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社科規劃辦公室、軍委科技委、裝備發展部、軍兵種裝備部、國家國防科工局及省市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委托的各類項目千余項。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成果在國家國防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5年至今,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40余項。學校大力加強產學研結合,2017年獲批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列入西安全面創新改革高校試點單位,2019年獲批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1項。
學校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620人;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2人;現有國家級人才13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省級人才19人,其中陜西省“三秦學者”崗位特聘教授1人;陜西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項目入選者2人,陜西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人才2人;陜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6人。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省青年科技新星9人、省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3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25個,省級教學名師19人。
“十二五”以來,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了較快發展。2011年,學校成為陜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2012年,實現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建。2013年,學校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4年,獲批成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站單位。2015年,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年實現陜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2017年,實現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共建。2018年,入選陜西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9年,獲批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優勢學科、專業、團隊和平臺
科研及教學成果: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
省級教學成果獲獎33項
5個國家國防特色學科:光電成像技術、軍工制造及其自動化、軍用關鍵材料、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武器系統與工程。
1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金屬材料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力資源管理、機械電子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會計學、產品設計。
6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
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金屬材料工程、軟件工程、人力資源管理、自動化。
9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金屬材料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金屬材料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1個國家級雙語教學課程:材料科學基礎雙語課。
6門國家級一流課程:創新創業學、電工電子技術、創新工程實踐、機械設計基礎、光電儀器設計、書法創作實踐。
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精密與超精密加工及測量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網絡與檢測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光學先進制造與光電檢測”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西安工業大學-陜西北方動力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金屬材料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力資源管理、機械電子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會計學、產品設計、
漢語言文學、測控技術與儀器、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書法學、工業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與計算科學、通信工程、材料化學。
9個省級特色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力資源管理、自動化、光電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漢語言文學。
17門省級一流課程:創新創業學、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材料研究方法、行書教程、超空泡射彈水下試驗測試虛擬仿真實驗、齒輪智造虛擬工廠仿真實驗、火炮基本運動機構創新設計與測試虛擬仿真實驗、涉危化品實驗關鍵單元操作規范的虛擬仿真、匯編語言與微機接口、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制造基礎、中外城市建設史、創新工程實踐、機械設計基礎、光電儀器設計、中國現當代文學、書法創作實踐。
21門省級精品課程:光學零件工藝、材料科學基礎、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工科電路分析、物理光學、工程力學、機電系統設計、軟件工程、光學零件工藝學、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市場營銷、工程測試技術、書法、儀器制造工藝學、大學物理、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材料加工基礎、信號與系統、機械制造工程學。
25個省級教學團隊:光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團隊、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電工電子教學實驗團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工商管理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書法專業教學團隊、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教學團隊、工科數學教學團隊、機械電子教學團隊、材料物理專業教學團隊、軟件工程專業教學團隊、機械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信息對抗技術教學團隊、土木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群教學團隊、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團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團隊、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大學物理教學團隊、產品設計專業教學團隊、大學英語教學團隊、材料化學專業教學團隊、軟件設計類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更多內容,請查看 西安工業大學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大學排名”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