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黃海職業學院,坐落于風景如畫、氣候宜人的青島西海岸,她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浪潮冉冉升起的一顆職教新星。由1996年辦學之初幾十名學員的培訓學校,發展成為一所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面向全國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學院占地1200余畝,已建成30余萬平方米。學院擁有中外教授、高級工程師和年輕骨干教師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萬余人。目前,學院已形成了以高職學院、本科學院、職業學校、實訓中心、培訓學校為一體的辦學格局。是我國較大規模的民辦高等職業院校之一。十二年滄桑砥礪,十二載春華秋實。被譽為“民辦教育家”、“青島市社會組織領軍人物”的劉常青院長,秉持“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的辦學宗旨,帶領他的優秀團隊銳意改革探索,精心教書育人,已為社會培養了4萬余名德才兼備的技能型適用人才,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運用先進理念,打造黃海品牌
青島黃海職業學院自建校之初,就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打造民辦職業教育品牌奠定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學院堅持“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的辦學宗旨,堅持“服務多元化社會,面向大眾化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建設高質量學院”的辦學定位,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和“質量立校、特色強校”的辦學理念,在十余年的辦學實踐中探索和形成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的辦學思想,“校企結合,訂單培養”的辦學模式以及“以人為本,準軍事化管理”的管理模式,為學院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支持。
優化辦學條件,確保教學質量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學院教育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有標準的教學樓、各類實驗室;有滿足教學需要的學術交流中心、多媒體中心和計算機中心;師生公寓、浴室、餐廳、超市、自助銀行、醫務室等生活服務設施齊全。現代化的校舍和高標準的學生公寓,給遠離家鄉的莘莘學子提供了溫馨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
學院始終把建設高標準的師資隊伍作為學院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學院已擁有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中青年骨干教師1400余人。其中專兼職教授、高級工程師100多人,雙師型教師260余人;來自日本、韓國、印度和新西蘭的外教10余名;并有多名國內知名大學的專家學者擔任學院的客座教授。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學院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每年利用假期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類業務和技能培訓。自2004年以來,學院先后組織專業教師赴海爾、海信、中集集團、上汽通用五菱等企業接受培訓,為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了保證
學院先后建成了家電維修、數控加工、汽車維修、電焊等十幾個實習實訓基地,擁有數控、模電、PLC等80多個實驗室,與韓國D&M公司合作投資400萬元建成了汽車維修實訓基地。與此同時,學院在2006年10月又投資近6000萬元興建了一出集工學結合、崗前培訓、再就業培訓、實習實訓和技能鑒定五大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訓中心。該中心設備投資3700萬元,包括數控技術、汽車維修、電工電子、焊接技術四個實訓基地和一個半工半讀工學基地五大功能區,擁有各種實習實訓設備2000多臺套,可同時容納1200名學生同時進行實習實訓,是目前青島西海岸最大的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此外,學校與青島著名企業海爾、海信、澳柯瑪、北海重工、中集集團等實行“校企合作”,建有穩固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了優勢平臺。
適應市場需求,多種形式辦學
學院圍繞“服務多元化社會,面向大眾化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建設高質量學院”的辦學思想,始終順應社會形勢發展,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行多層次、多類型辦學,現已形成高等職業教育、高等學歷教育、成人繼續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四種辦學形式共存,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等職業教育三種教育形式統籌,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面授教育與網絡教育并行的完整和諧的教育架構,同時積極推行國際化教育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為莘莘學子搭建深造平臺。
打造特色專業,提升學生素質
學院始終堅持特色辦學之路,在專業設置上,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立足青島,面向全國,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設置專業,培養社會急需的技術型高技能人才。學院現開設36個統招專科專業、12個試點本科專業和8個中職專業。在專業建設方面,學院采取以特色專業建設帶動全院專業建設的方針,使每個專業都獨具特色。各專業都建立起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通過產學研結合提高市場競爭力。現已建立起應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汽車制造與維修3個省市級的特色專業,并正在全力打造電子商務、軟件技術、數控技術、物流管理、船舶工程技術等品牌專業。同時,配合國際教育合作的深入進行,應用韓語、商務日語、商務韓語等專業建設已走向國際化發展的快車道。此外,學院開始在本科試點專業的基礎上探索實行雙本科學歷、雙學位教育,為廣大學子提供更廣闊的成才空間
探索辦學模式,闖出職教新路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施“開放式辦學、定單式培養、模塊化教學、頂崗式實習、立體化育人”培養模式,做到合理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結合,探索出一條全新的培養模式。特別是在“工學結合、半工半讀”辦學模式的實踐方面,學院堅持立足實際、拓寬渠道、強化措施,通過工學交替、定向培養、引企入校等具體措施做強、做好“工學結合、半工半讀”辦學模式,并輔助以“四個對接”(即教學環節與半工半讀對接、管理模式與半工半讀對接、實訓條件與半工半讀對接、服務機制與半工半讀對接)加以保障。半工半讀辦學也為企業培養并輸送了大批技術熟練、富有團隊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充分滿足了企業用工需求,并使他們擺脫了社會招聘時間長、組織費用高等難題,獲得了雙面收益。同時學院全方位推進校企合作,與海爾、海信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委托培養、接受學生實習等合作關系,為學生實習、就業開辟了新的通道。學院的這一作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2007年5月27日,國家教育部部長周濟親臨學院視察工作。周部長在與陪同領導的交談中指出:黃海學院在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等方面走在職業學校的前面,希望在這方面繼續努力、多總結一些有指導意義的好經驗、好做法。
制定國際化教育發展戰略。目前已有韓國、日本的留學生在我院學習生活;我院與韓國全州大學達成的學業分段培養機制業已順利實施。學院還與加拿大奈特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理工大學等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為實施教育國際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完善服務體系,保障就業順暢
學院自創辦以來,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目前,學院在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