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介紹
(山東)濰坊科技學院
濰坊科技學院是壽光市人民政府興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院坐落于著名的“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校園占地2000畝,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總資產15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億元,館藏圖書150萬冊,擁有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7149種,開通了萬方數據庫、清華同方等數據庫,內容涵蓋了學院所有學科專業和專升本考試、研究生考試資料。現設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化學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賈思勰農學院、美術系和綜合教育學院等11個院系,開設60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學院秉承“修身、博學、求索、篤行”的校訓,堅持“以生為本,質量為魂,創新發展,引領社會”的辦學理念,實施“內涵發展,特色提升,制度管理,和諧校園”的治校方略,弘揚“創業敬業、求是求新”的學院精神,建設“讓認真成為品質”的校風,“責任高于一切”的教風,“勤學苦練”的學風,積極建立現代大學制度。
學院啟動了百名博士、千名碩士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努力打造省級、國家級教學團隊。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教授為名譽院長和特聘教授。學院現有教職工15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98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416人,特聘教授141人,外籍教師33人。
學院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動搖,堅持教學改革核心地位不動搖,視教學質量為學院的生命線,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和創新,不斷加強學科建設,規范教學管理,確保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學院形成了以農學為龍頭,工學為主體,經管、藝術為兩翼,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軟件技術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有2個省級示范專業,4個省級校企共建專業,4門省級精品課程。專科畢業生參加升本科考試,考取人數連續八年全省第一;首屆本科畢業生考研筆試通過率占畢業生總數的42.3%,參加山東省計算機技能大賽連續五年獲得團體一等獎;2011年,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新大賽獲山東省特等獎;參加山東省第22屆運動會大學生乙組武術比賽獲金牌12枚,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參加第八屆全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獲一等獎6項、二等獎8項;參加第三屆山東省科技外語大賽獲英語專業組比賽二等獎,并獲優秀人才培養獎;參加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CUBA籃球聯賽榮獲女子乙組全省冠軍;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榮獲山東賽區一等獎;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榮獲全國一等獎。
學院把促進學生充分就業、優質就業作為長遠發展戰略,構筑起了聯通全省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的網絡平臺。通過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校企合作定向培養,以及“訂單”教育,建立了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實現了學習、實訓、就業的“零距離”銜接,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畢業生以其扎實的基礎理論、過硬的專業技能、良好的職業意識和優秀的工作作風,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不斷提高,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學院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建設綠色校園、文化校園、和諧校園。校園內大樹參天,綠茵鋪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是省級花園式單位。學院現有100多個學生社團組織,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院先后成功舉辦了全國大學生排球聯賽、中國女排四強邀請賽、全國國際標準舞大賽、全國武術學校武術套路比賽、中美女排對抗賽、山東省大學生武術錦標賽和山東省體育舞蹈公開賽等重大賽事。
學院堅持科研興院,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建立了生命科學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植物病蟲害防治研究所、生態與植保研究所、作物育種與生物技術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水產養殖研究所、海洋精細化工研發中心、計算機軟件研發中心、汽車工程研究所、生物化妝品研究所、農圣文化研究所等15個科研機構。設施園藝實驗教學中心為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心面積5000平方米,設備總值4000多萬元;2012年,成功創建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工程研究院”,成為全國第一所針對國家“藍色經濟”戰略建立的地方綜合性科研機構。學院在生物組培、病蟲害防治、海洋化工、軟件研發、化妝品研制等方面開展了30多項應用研究。選育的“魯碩紅”薔薇新品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的“金陵十二釵”獲國家專利局外觀設計12項專利,研制的“美高斯麥”牌三大系列化妝品暢銷市場,研發的“降壓降糖蜂膠膠囊”投入批量生產,地下害蟲高效滅殺機進入實質性測試。近五年,共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教育部、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環保廳等科研課題128項,其中有資項目12項,獲地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11項,獲國家專利33項,出版著作教材175部,發表論文1869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32篇。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印度聯合成立了“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山東中印環球軟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濰坊科技學院國際交流學院”;與日本東京大學聯合成立了“中日生命科學研究院”和生物化妝品研究所;與韓國東西大學合作舉辦了應用韓語專業專科教育項目,聯合成立了“中韓留學生學院”;與東歐10所友好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舉行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中華農圣文化國際研討會成為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年會,2012年同期舉辦了山東高校博士服務藍黃戰略研討會,取得豐碩的成果。先后有荷蘭、美國、印度、韓國、英國、日本和烏克蘭等國外教119人來學院任教,其中1人獲國家友誼獎,2人獲山東省齊魯友誼獎,3人獲山東省外國文教專家教學獎。派出留學生600余人,接收外國留學生100多名。
學院堅持教學、科研、服務一體化,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學院建設的軟件園占地812畝,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是集軟件研發、技術支撐、商務服務、人才培養、教育培訓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基地,也是學院師生科研、實踐、創業基地。投資1千多萬元建設了軟件公共技術支撐平臺、動漫集群渲染平臺、軟件與服務外包公共支撐平臺。目前,已有印度格特維公司、清華陽光、北京恩源中國蔬菜調度呼叫中心、佛山遲達電熱公司、山東藍狐動漫公司等85家企業入駐,從業人員1600多人,年產值達5億元,離岸外包業務已打入美國、日本、韓國、捷克等國家市場。軟件園正在形成軟件研發、服務外包、動漫、文化創意、信息服務等五大品牌產業。
軟件園先后被確定為山東省服務外包示范基地、山東省服務外包人才實訓基地、山東省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山東省公共服務平臺和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被團中央授予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學院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牽頭組建了山東省軟件產業職業教育集團,與省教育廳聯合成立了山東教育軟件研發推廣中心,每年完成各類成人教育和培訓3萬多人次。
2010年8月,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魯昕先后蒞臨學院視察指導工作。魯昕副部長考察時講到,濰坊科技學院建設軟件園,專業辦產業,產業建園區,豐富了辦學內容、辦學形式和辦學內涵。這是個很好的校企合作的平臺,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載體。
學院先后獲得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企校合作先進單位和山東省就業服務先進單位等100多項榮譽稱號。
學院將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內涵發展為主線,全面實施質量立院、科研興院、人才強院戰略,努力建設高水平應用型特色大學,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山東)濰坊科技學院
-
- 所在地區:山東濰坊
- 行業類別:學歷教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