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介紹
北京師范大學科培教育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學校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范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范大學。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師范大學、輔仁大學先后并入北京師范大學。百余年來,北京師范大學始終同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進步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在五四、一二九等愛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釗、魯迅、梁啟超、錢玄同、吳承仕、黎錦熙、陳垣、范文瀾、侯外廬、錢穆、白壽彝、鐘敬文、啟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為代表,一大批名師先賢在這里弘文勵教。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學校秉承“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形成了“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
北京師范大學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題寫校名并指示,“北京師范大學應當進一步發展,培養更多的合格師資;教育行政部門要為師大提供有利條件,使師大在各方面為全國高等師范院校起示范作用! 1977年9月,鄧小平同志在與教育部負責同志談話中指出:“師范大學要辦好,……不辦好師范教育,教師就沒有來源!1992年9月9日,江澤民同志視察北京師范大學,并題寫“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譜寫中國教育的新篇章”。在建校一百周年慶祝大會上,江澤民同志代表黨和國家高度評價了北師大百年來為我國社會與教育的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提出了教育創新的重要思想。2005年2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元宵節聯歡晚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專門向鐘秉林校長詢問北師大的發展情況。2006年5月4日,溫家寶總理與我校學子共度五四青年節。2007年7月23日,溫家寶總理在我校落實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有關情況的報告上做了長篇重要批示:“教育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強指導,大力支持,努力把這項改革搞好。”2007年9月9日,溫家寶總理再次來我校與師生親切座談,并就教育改革和師范生培養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為師范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七五”、“八五”期間,學校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十所大學之一!熬盼濉逼陂g,又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設計劃。2002年,百年校慶之際,教育部和北京市決定重點共建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第九次黨代會將北京師范大學列入支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笆濉逼陂g,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計劃。
北京師范大學占地面積為738779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9500余人,其中本科生8529人,研究生8999人,長期留學生2015人,F有教職工3000余人,其中教師總數2198人,教學科研系列師資1607人。現設24個學院、2個系、20個研究院(所、中心)。目前館藏文獻達357萬冊,中外文數據庫近190個。年到位科研經費由2000年的6288萬元增加到2007年的2.54億元。人均科研績效在全國高校中居于領先地位。
2002年,北京師范大學成為首批擁有自主設置本科專業審批權的6所高校之一,F有本科專業5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5個、博士后流動站18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點數在全國高校居于前列。在2002—2004年教育部全國高校一級學科評估中,13個一級學科進入全國前十名,其中教育學、心理學、系統科學位居第一。2007年,有5個一級學科、11個二級學科獲批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獲批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9個二級重點學科。學科點覆蓋了除軍事學以外的11個學科門類,形成了綜合性學科布局。
北京師范大學根據戰略轉型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教師教育的“4+X”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為構建多樣化教師培養體系,培養高素質教師積累了經驗。舉辦“勵耘實驗班”,進行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行按院系或專業大類寬口徑招生的改革,實施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設立本科生科學研究基金,加強科研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京師杯”學術節、創業大賽等為依托,積極開展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在歷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和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評選中,北京師范大學獲獎數均居前列。在全國各類學科競賽、科技競賽中,北京師范大學學生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有14篇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入選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學,F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5個,以及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各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
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其中共建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5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
北京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勢突出。“十五”以來,共獲省部級以上項目731項,其中國家項目167項、省部級項目564項;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9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6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獲準數量排名全國高校第二。200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評審中我校有3項中標,中標數在全國高校名列第三位。CSSCI收錄期刊中論文數超過1萬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在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選中,我校獲獎總數名列第2位;在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的26項一等獎中,我校獲得3項,居全國高校第2位。根據2007年中國科學評價中心公布的評估結果,北京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競爭力位居全國高校第3位。
北京師范大學是國家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笆濉币詠恚主持完成國家級科技項目和課題625項。其中,有7人次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重大科學問題研究計劃和國家“973”項目,主持國家“973”項目課題30項、國家“863”計劃課題30項、國家科技攻關和科技支撐項目3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52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準經費在2007年突破4000萬元!笆濉币詠恚ń刂沟2006年),被國際三大檢索機構SCI、EI、ISTP收錄科技論文3476篇。2000年以來,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
近年來,北京師范大學通過實施“優秀人才引進計劃”、“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人才資源共享計劃”等,建立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有兩院院士8人、雙聘院士11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2人、長江學者18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9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學科評議組成員14人、教育部跨世紀和新世紀人才92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和外專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群體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北京師范大學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與近百所境外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及加拿大等國家的20多所大學有交換留學生項目的合作。近三年來,選派100多名本科生參加交換留學生項目和海外實習。每年有400多名境外學者來校講學或從事研究,近千人次教師赴境外參加國際會議和合作研究。先后授予或聘請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專家等百余位海外人士為北京師范大學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與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教育機構聯合舉辦學歷和非學歷教育項目。分別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加拿大謝布克大學和道森大學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對外漢語教學走在全國高校前列。長期留學生來自6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近51%攻讀學位,留學生規模居全國高校前列
-
北京師范大學科培教育中心
-
- 所在地區:北京合肥
- 行業類別:學歷教育類